舍身救人受伤落下残疾 饱经病痛仍希望自力更生(图)

发布时间:2011-12-06 21:17 | 来源:e法网 2011-12-06 16:50:12 | 查看:1850次

 郭德高一家三口的合影。

  舍身救人受伤落下残疾 饱经病痛仍希望自力更生
  
  见义勇为者郭德高: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
  
  特约记者 彭亮 吕曦东 文/图
  
  一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中心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书显示:1.挤压伤综合症;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双下肢不全瘫;3.左桡骨中段骨折;4.腰1、2双侧横突骨折,5.右第12肋骨骨折,6.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
  
  诊断书中的病人郭德高是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的一名摩的司机,因为一次车祸救援损害了他的脊椎,留下了终身的残疾,也让他饱尝了痛苦乃至屈辱,但他却始终把“良心”作为人生的信条,如磐石一样坚韧。
  
  车祸中只身救援被困妇女
  
  2009年7月20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正在家中午休的郭德高被“轰”的一声巨响和房屋的震动惊醒。他立即跑出房门,只见一辆载满水泥管的大货车撞进了离家40多米的一家烟花鞭炮店,半个车身嵌进了店面!
  
  “不好,店子里都是烟花鞭炮,要是爆炸了肯定出大事!”郭德高脑子里涌上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去关闭电路总闸,以防止电线短路引发起火造成烟花爆炸。郭德高迅速冲进鞭炮店,关闭了电路总闸,就在他准备从马上就要坍塌的鞭炮店中全身而退时,竟听到了大货车内传来一名妇女的呼救声!郭德高不顾危险,又迅疾回头,跑过去救被困妇女,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埋在了废墟底下。
  
  现场乡亲们和随后赶到的消防官兵很快发掘出废墟下的两人,迅速送往医院救治。郭德高的父亲郭树生向记者讲述当时的场景时,老泪纵横:“我们把他送到医院的时候,他脸上淤肿得厉害,浑身都是血,连我都认不出他的样子了。”
  
  面对触目惊心的诊断书,家属向院方请求赶快施行手术,院方告知家属:“由于病情极不稳定,血压过高,尚未脱离危险期,建议暂不手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就这样,浑身是伤的郭德高躺在病床上,一直捱到了第七天,才动了左手桡骨手术,第十天才进行了脊椎手术。
  
  十几天后,郭德高转到湘雅附二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看不得别人为难”的老好人
  
  “郭德高的见义勇为不是偶然的,他为人一直都很善良,看不得别人为难,有人笑他是个老好人,在这社会肯定要吃亏,其实这样的好人多一点,社会就好了,大家就都不吃亏了。”
  
  桥驿镇民福村的村支部书记易云布告诉我们,从懂事起,助人为乐、帮人解难已成为了郭德高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时至今日,民福村家喻户晓的“大好事”就有两件。
  
  郭德高儿时的玩伴刘伟成告诉记者,小学六年级时,他在池塘边玩水,不小心进入了深水地带,很快就沉了下去。正好郭德高路过,衣服都没脱就跳进了池塘,游到他身旁,将他的脑袋托出水面,用力往岸边拖。郭德高用尽全力将刘伟成救上岸后,当即就瘫倒在岸边爬不起来了。
  
  在初中时候,有个叫盛琴的女同学罹患了小儿麻痹症,行走很不方便,平时去上学,总是搭同学的便车,可并不是每次都能搭上。有一次,郭德高看到盛琴在路上艰难行走,就用自行车将她送回了家,并从此成了盛琴的“专职司机”。由于两家并不顺路,中间还隔着一个山头,郭德高每天都得提早半小时起床,绕道十多分钟去盛琴家,然后载着她一道去学校,放学后将盛琴送回家后,才匆匆赶回自己家,遇上下雨下雪天气,常常连晚饭都赶不上。就这样,郭德高一坚持就是两年多,直到初三第二学期辍学为止。
  
  记者忍不住追问郭德高:“当时你还是个初中生,正是贪玩、贪睡的时候,怎么会不计报酬,不顾艰辛,坚持接送一个非亲非故的女孩子?”
  
  “人家的脚不方便,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我少睡半个小时,多走点路算什么,可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了。”郭德高平静地回答,“一开始觉得有点辛苦,到后来习惯了,就没什么了。”
  
  郭德高在湘雅附二医院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徐立发的病友,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一场矿难事故中砸断了脊椎,下半身彻底瘫痪。加上小伙子的亲人都在外地,平时很少有人来探望,于是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郭德高看在眼里,有空的时候就去陪徐立发聊天、谈心,由于都是病人,彼此心灵相通,徐立发很快对郭德高敞开了心扉,有什么委屈和难处都告诉郭德高,情绪得到了缓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运动,郭德高能下床慢走了。于是,湘雅附二医院里的医生和病人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刚刚能勉强走路的郭德高,缓缓地推着轮椅里的徐立发,在医院的院子里散步,徐立发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有人于是开起了善意的玩笑,说他们是“病人推病人,难兄帮难弟”。
  
  一场“英雄保卫战”
  
  郭德高救人负伤的事迹很快在茶亭镇和桥驿镇、望城区、甚至长沙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茶亭镇集上的居民目睹郭德高奋不顾身,自发抢险救人的全过程后,深受震撼与感动,第二天(7月21日)就写下了一份《目击证人联名书》,在场的十几个人全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郭德高的处境也很快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易云布告诉记者:“21日下午3点多钟,宝爹(郭树生)就把郭德高的情况告诉了我,我马上将情况汇报给了桥驿镇的主管和分管领导,桥驿镇马上跟茶亭镇党委政府联系,到现场调查取证,22号就将情况汇报到了望城县(区)政法委。”
  
  7月22日下午,茶亭镇政府从办公经费中紧急划拨1万元慰问金,赶赴医院看望郭德高,将慰问金送到了英雄家人手中。
  
  望城区政法委副书记易志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对郭德高见义勇为事件认定后,根据袁健康书记的安排,我负责跟医院和肇事方交涉,宗旨只有一条:救人第一!在我们的督促下,肇事方在一周内就将6万块钱打到了医院账号,按照正规程序,至少要一个月时间。住院期间,医院几次断药,都是政法委出面斡旋,确保郭德高得到及时救治。”
  
  2009年8月14日,望城县人民政府在“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上,认定郭德高“在长湘公路戴公桥段特大交通事故中奋不顾身,英勇救人”,并将郭德高编号列为0001号,称赞他是“望城县三年来见义勇为第一人”。不久后,望城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授予郭德高同志“望城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决定》,号召望城县全体人民学习郭德高的英雄品质。
  
  据粗略估计,从湘雅附二医院出院止,郭德高在163医院和湘雅附二医院花费的医药费近30万元。正是由于望城各级组织开展了一场“英雄保卫战”,确保了郭德高的巨额医疗费用。
  
  “希望能凭本事吃饭”
  
  “现在我就希望快点好起来。这两年,欠了家人很多,我希望能够凭本事吃饭,能够尽快担起家庭的担子。”
  
  虽然创造了主治医生口中的“奇迹”,但由于脊椎损伤严重,郭德高的病情依然严峻,臀部完全没有知觉,小腿也已经严重萎缩,走路全靠脚后跟的力量支撑,根本不能出远门。
  
  “最麻烦的就是大小便还不能自理,一天裤子都要换好几回,加上尿总是拉不出来,就产生了膀胱结石。医生说,以后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妻子焦春梅告诉记者,去年冬天,郭德高穿裤子时不小心摔倒了,坐在电烤炉的发热管上,竟然全无痛感。直到后来去看电视,看到了椅子上的血迹,才发现屁股被烧坏了一大块。
  
  郭德高的母亲是个直脾气,她嗓门洪亮地跟记者算起了账:“一辈子受影响,要吃饭、要穿衣、要治病,这样下去,这个家怎么得了?”
  
  在母亲的数落下,郭德高的头垂了下去,原本家里的顶梁柱,如今却成为了家人的“包袱”,他内心的痛苦与歉疚外人是无法体会的。而郭母的话又何尝不是这个家庭困境的真实反映?两年来,不但全部的赔偿金都用于治疗,郭家还搭进去了近10万元。连进行到一半的干细胞移植手术,也由于缺钱不得不中途停止。
  
  当我们问郭德高,有没有去向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寻求帮助时,他摇了摇头:“领导已经为我们的事情出了力,不好再去麻烦他们。社会上比我们还困难的人还有很多。”
  
  一位廖姓邻居的话很能代表村民的看法:“老郭是为了救人受的伤,跟普通车祸肯定不一样!到头来弄成这样子,我们周围人心里不是滋味。这样下去,谁还敢当好人,谁还想当好人呢?”
  
  对此,郭德高却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倔强:“虽然我现在的处境不好,甚至可能终身残疾,但我不后悔去关闭电路,不后悔去救人。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见死不救的事情我做不出来。”(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焦春梅、盛琴均系化名)

  保持良心的温度
  
  本报特约评论员 黄河清
  
  前两日,《法制周报》特约记者彭亮和吕曦东敲开了我的家门,请我对他们采写的一篇稿件进行评点。两人都是优秀的80后青年。尤其是吕曦东,2005年曾在贵州从火车轮下救人,昏迷了八天八夜才被抢救过来。如今,他对笔下的这个采访对象竟然也用了“最敬佩”的言辞,看来是“英雄惜英雄”了。
  
  他们采写的对象名叫郭德高,2009年,他为了阻止一场车祸可能引发的大爆炸,冲进即将坍塌的鞭炮店关闭电闸并救人,不幸房屋倒塌,身负重伤,迄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详见本报本期08版)
  
  然而,真正触动我灵魂的,却不是郭德高的救人壮举——当然,这壮举难能可贵——而是另外两件事情:读初中的时候,郭德高曾骑自行车载一位残疾姑娘,接送她上下学,坚持了两年多时间;当他在事故中脊椎受损,刚可以行走的时候,他帮助照顾和开导另一位瘫痪的病友,出院后还曾多次前往探望。
  
  用社会的标准来衡量,郭德高实在不算是一位成功人士。职业是摩的司机,风里来雨里去,一个月下来也不过2000元工资;文凭也不过是初中肄业,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用一句“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让人叹服之余,不由心生敬意。
  
  什么是良心?抛却学者和道德家的长篇大论,我觉得,良心的核心要素在于同情心。同情心并非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设身处地地倾听别人尤其是弱者的心声。
  
  我不禁想起一位老友讲过的一个真实故事。老友有一个宝贝女儿,气质出众、才貌俱佳,是众多男孩子心仪的对象,追求者不可谓不众。后来,有人为她介绍了一位海归精英,不但家境优越,外形俊朗,博士学历,薪水丰厚,1.78米的个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是“出类拔萃”。
  
  初次见面,海归帅哥不但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最难得是富有绅士风度,对女孩很是关照。正聊得愉快之际,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小孩从女孩身旁走过,小孩掉了一只鞋,年轻的母亲没有看到,继续往前走,“海归”只看了一眼地面,继续侃侃而谈。
  
  女孩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将鞋子捡起来追上母亲,再折回来却对“海归”再也提不起兴致。后来,“海归”几次给她打电话,都被她婉拒了。当我同事为女儿放弃这么优秀的对象而叹惋时,女孩很干脆地给出了理由:这样的人我找他作对象,一辈子都会靠不住,因为他身上缺了一样东西,就是同情心。
  
  我打心眼里同意她的看法。如果连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不可能对生活抱有真正的热情,不管进过什么名校,身居什么高位,拥有多少财富,骨子里对生活肯定是冷漠的,跟一个冰窟窿有什么本质区别?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权力、地位、财富等外在的东西,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导致了价值观的日益偏废,而基本的做人规则与底线,却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践踏。于是乎,某些公职人员贪污纳贿,买官卖官,视百姓为“屁民”;某些商家如蝇逐臭,添加剂、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屡禁不止;某些暴发户甚至开车调戏妇女并将其丈夫当街碾死……
  
  跟这些人谈良心、谈同情心,自然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造成的痛苦,或者说看到了也麻木不仁,别说良心,连人性都已所剩寥寥。
  
  然而,在一个失去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对的弱者,同样,在一个失去同情心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假想敌。失去了良心的社会底层人物能干出什么,看一看南平残杀无辜幼儿园孩子等的极端案例,不由不让人毛骨悚然——白岩松曾说“连安全感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幸福感?”当整个社会生态急剧恶化,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坐拥亿万家财,面对随时可能落到头上的灾难,遑论什么“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郭德高的真正价值,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良心保持了温度。当下社会,也许没多少人愿意成为郭德高。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汲取些许感动和温暖,保持我们良心的温度,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身,更为了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安全与幸福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湖南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见义勇为者郭德高: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