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人要做非凡公益:从助人寻亲到寻找无名尸(图)

发布时间:2011-11-05 00:26 | 来源:羊城晚报 2011年10月30日 第A05版 | 查看:2200次

残疾人张大勇欲卧行全国收集无名尸信息 新华社 发

  羊城晚报记者 马海洋 罗坪

  10月27日晚,广州军区总医院急诊室底楼,一位患有重度瘫痪的河南汉子被临时安排暂住于此。他此次入住并不为看病而是志在公益。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乘坐火车来到广州,身无长物,一路只有妹夫陪伴同行。他叫张大勇,河南洛阳人,此行目的只有一个:躺在床架上卧行中国,寻找各地无名尸以建立“全国无名尸数据库”。广州,是他计划中的第一站。

  缘起:从寻活人到寻死尸

  他创办首个“中国寻人网站”,汇聚4000多个寻亲资料,免费助240多个家庭团聚

  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张大勇长年卧床难起,从高中患病休学一躺,就是整整20年。尽管除了头及胳膊,身体的其他部位全部瘫痪,但张大勇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何做起寻找无名尸这一“冷僻公益”,要上溯至上世纪90年代。“那时我常看电视节目,里面报道许多家庭为寻找走失的亲人以致家破人亡,于是我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残疾人,我想我能做点什么?”

  首先做起的,是寻找活人。2001年初,张大勇在弟弟张小勇的帮助下创办首个“中国寻人网站”:网站汇聚了全国各地4000多个寻亲资料,截至目前一共免费帮助了240多个家庭团聚;2001年5月,张大勇再次自费开通首个“中国寻人110热线”。所有的寻亲服务,一律免费。

  “其实国内活人寻亲网站也不少,但我发现在死尸这一块竟是空白。鉴于此我就想建立一个全国无名尸数据库,供那些常年找不到亲人尸体的家庭上网免费查询、比对。”

  愿望的实现是在2010年9月。当时团中央和中国移动联合举办“百万青年创业计划”大赛,张大勇报名参赛,他特意取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卧行中国公益行动”。截至目前,张大勇的“数据库”已积攒了500多条无名尸信息。

  行动:致信曾荫权喜得回复

  他坦言,香港做法值得借鉴,期待能得到警方、医院、殡仪馆的支持

  收集无名尸信息极为繁琐,张大勇告诉记者,收集的信息包括:无名尸性别、大致年龄、体貌特征、生前衣着打扮、语言特征、死亡原因、最后出现的时间、地点、遗物照片等。“我躺在床上行动不便,之前的行动主要是依靠志愿者的支持。”

  警方、医院、殡仪馆作为走访的三大对象,他们的支持尤其显得可贵,但并不是没有一丝障碍。今年6月张大勇拨通了广东某刑警大队及广东省各大医院的电话,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卧行中国”的计划,希望对方提供无名尸的相关资料。但回音寥寥。

  8月初,近乎绝望的张大勇灵机一动,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香港方面直接取得联系。“我想看看那边的情况,要是回复了我,也许某些措施能够借鉴过来。”很快张大勇在网上找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电子邮箱,当即发去一封邮件。

  9月6日,张大勇收到了香港警务处处长陈思敏回复的邮件,回函对他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回复。据悉,这是香港警务处首次向内地公民披露无名尸的相关信息,这让张大勇异常兴奋。“香港警务处有专门的失踪人口调查组,与内地相比,这就大大减少了失踪人口和无名尸的数量,该做法值得借鉴。”

  计划:广州住一周盼志愿者相助

  他表示,将沿奥运火炬传递路线走,期待感染更多人做冷门公益

  “我准备沿着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走,这样或许能感染更多的人来做冷门公益,我不怕别人说闲话。”广州,正是他此番计划的第一站。

  “我打算在广州住一周,寻找死尸还得依靠志愿者的帮助。”张大勇表示,对于此次来粤的具体行程虽还没做好详尽的安排,但警方、医院和殡仪馆是必去的地方。“来广州前我了解到,这里对无名死尸的处理方式很合理,提取死者各项信息后公示、存放三个月,如果还无人领取就火化。我在河南殡仪馆碰到过存放了22年的无名死尸,这样耗着比较浪费社会资源。”

  以“卧行中国”的形式来收集无名尸信息,张大勇感慨实属下下之策。“如果由民间公益组织来接手这个,那是最好不过了。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之所以我很难招募到志愿者,主要还是人们比较忌讳这个事情,但我愿意继续做下去。”

  “我还打算去香港看看他们的具体做法。”张大勇坦承,此前10万元的公益赞助未到位。目前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招募到本地志愿者。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欲卧行中国,首站来广东,一个残疾人要做非凡公益——从助人寻亲到寻找无名尸》)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