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把青春和生命献给我热爱的电视新闻工——张龙

发布时间:2008-11-07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查看:4099次

  张龙同志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14年来一直在江西电视台新闻部工作,从事过编辑、记者、研发等多个工种。现任江西电视台新闻部采访科副科长,主任记者。

  他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抗冻救灾、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一线,2005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1998年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创新报道,作品《地震灾区第一夜》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代表江西卫视与凤凰卫视同仁合作采编了90分钟的大型报道《九江抗洪第一线》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反响。他勇于接受挑战,代表江西新闻工作者首次踏上南极大陆采访报道,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鲜为人知的南极见闻。他排除万难,在没有任何报道证件的情况下,连续十天在江西台报道了2001年上海APCE会议的盛况,开创了江西媒体直接参与国际重大事件报道的先河。他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连续多年参加全国"两会"、"党代会"的报道,多次报道中央领导来江西考察,每一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他十几年如一日,迸发着孜孜不倦的新闻精神,把新闻触角延伸到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他说:我愿把青春和生命献给我热爱的电视新闻工作。

  现将其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

  1998年6月8日,一辆越野车疾驰在南昌到鹰潭的公路上,张龙和他的同事正在奔赴抗洪一线。因为连降暴雨江西省的第二大河流信江出现大洪水。这一天,张龙的婚假还没有结束,是他的责任心驱使他提前上班,投身抗洪抢险一线。没想到的是,这一开始就长达三个多月。从信江到赣江,从修河到鄱阳湖,从病险水库到长江干流,为了采访到更生动、更感人的事迹,能更近距离的拍摄到悲壮抗洪画卷,他转战在各个危险堤段。在鄱阳湖的一次圩堤抢险中,是抗洪的群众提醒他所站位置的堤坝正在垮塌,才侥幸躲过一劫。长江干堤九江段倒堤后,九江江面封航,正是在他的敬业精神感召下,抗洪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将军特批一艘冲锋舟给他使用,以保障他采访的安全。《九江抗洪第一线》《堤外波涛汹涌 堤内机声隆隆》等优秀作品正是在这一保障下才得以完成。

  2005年11月26日,九江市的瑞昌、九江两县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地震,震情影响到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湖北、江苏等省市。正在外地出差的张龙一得到消息,就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报道中。当时,很多人都从灾区往安全地带转移,而他却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村落进行现场报道。特别是当天晚上,家人和朋友都不断发来信息,传美国地震台网预测到当晚要发生7、7级的大地震。这个时候,身处灾区的他也非常的矛盾。要离开很容易,上车就行。可是报道怎么办?地震专家现场监测的即时消息怎么出得去?惶惶不安的群众如何了解得到最新的灾情?这个时候,他坚强地选择了留下来,与抗灾干群共同奋斗。也正因为这样,晚上11点他第一个发出了《专家预测: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的报道,很有效地稳定了全省甚至是全国的人心。随后,他又带领同事们到各个灾民安置点,采访灾区群众如何过夜的新闻。《地震灾区第一夜》就这样诞生了,这篇报道后来被评为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唯一的一等奖。在九江灾区的前三天,他一下也没有合过眼,不仅自己每天要做好报道,还要承担本台十几名记者抗灾报道的策划、审稿任务。二十多天下来,170斤的他变成了140斤。

  2006年7月,17级的超强台风"桑美"从福建、浙江登陆奔向江西,全省上下紧急动员抵御超强台风。为了让广大观众能直观的了解到超强台风进入我省后的状况和危害程度,当天晚上,张龙带领追风四人组转展于浙江、福建和江西交界处。因为风向的不断变化,台风进入我省的地理位置也不断在变化。经过一昼夜的追赶,终于在武夷山分水关拍摄到了超强台风进入江西时的肆虐:载重汽车被吹翻,大树连根拔起,用于拍摄的三脚架也多次被刮倒,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是他顶着危险,为观众带来了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场景。

  2008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降临江西,张龙先后8次深入到抗冻救灾一线采访报道。他爬高山、下矿井,通过荧屏将抗灾一线的感人景象不断的进行展示和升华。在一次采访中,他为了拍摄到更好的角度,不慎从一米多高的拍摄梯上倒了下来,背部的红肿一个多月才消,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大年三十晚上,为了抢时间编辑制作温总理在江西灾区过年的新闻,他是在离家仅几公里远的宾馆里过的。因为宾馆的厨师都回家过年了,他和同事不仅没有吃上年夜饭,而且饿着肚子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初一一大早,他又踏上了采访的征程。

  二、哪里有大事哪里就有他

  省级媒体的记者主要任务是做好本省的新闻报道,很少去参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但是张龙因为工作出色,承担了不少这样的报道任务。98年底,张龙作为新闻记者加入了国家海洋局组织的第十五次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期间,他克服晕船、时差、极昼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等诸多困难,历经十五天,拍摄了两千多分钟的珍贵素材。同时他每天从南极发回电话连线报道,及时满足观众了解极地的需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南极只有在做报道的时候才能做到头脑清醒,其他的时间都是晕忽忽的",困难可见一斑。回来后,他又制作了系列报道《跟我看南极》以及专题片《走进南极》,很好地反映了极地的面貌。

  2001年,APCE会议首次在我国召开,这件事情中央媒体都高度重视,提前半年多就做好了报道准备。大约在会议开始前5天,台领导要求新闻部要对APCE会议做重点的报道。这一艰巨的任务又落到了张龙的肩上。从组织报道队伍,了解会议情况,制定报道方案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为重要的是,当时采访证件因为国务院新闻办早就办理完毕了,他们没有任何的证件,根本进不了会场。怎么办?他决定采取没有办法的办法,所有报道都采取现场目击的方式。十天下来,他每天给台里发回十分钟的现场报道。每篇报道都是在会场外现场完成,因为做现场时只能把会议代表进出会场作为背景画面,时间十分紧张,这给报道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因为准备充分,他出色的完成了报道任务,得到了观众的极大认同,同时也得到一起参与报道的上海台,湖南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每年的全国"两会"和五年一次的"党代会"也是张龙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从1999年起,他几乎参加了所有的 全国"两会"和"党代会"的报道,每一次都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从2006年开始,他一直担任省委主要领导的专职记者,现在已是第二任。

  三、刻苦钻研 努力创新

  从到电视台当编辑起,张龙就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当记者后,他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无论哪种题材的报道,都要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原来的报道方法,一定要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创新,或者是文字的表达,或者是画面的表现,或者是编辑效果的加强等等。正是这种刻苦钻研的作风,使他的作品往往与众不同。

  2003年,世界第三、中国最大的冶铜企业―――江铜贵溪冶炼厂依靠自主创新完成了产量翻番的技术改造。技改后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能否达产达标?这一事件全世界的冶炼企业都很关注。如何报道好这一重大事件?根据掌握的材料,冶炼系统在最初运行的72小时至关重要,能否产出合格的产品就是要看这前三天。因此他提出了72小时不见断的报道方案,也就是在当时江西卫视每天七档新闻节目中不见断的报道设备运转的最新情况。他和两位同事一起,提前三天就扎到了贵冶,仔细了解冶炼的每一个步骤,分析设备运转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报道中,他们和技术人员、工人师父们一起驻守在冶炼炉前,随时拍摄可能出现的情况。那天,当摄氏1300多度的铜水从闪速炉放出来时,张龙马上冲到炉旁做现场报道,可能是当时比较激动,身体离铜水的距离过近,再加上连日工作的疲劳,他被扑面的热气所窒息,晕倒在闪速炉旁。被大家救醒后,他再一次拿起话筒,坚持把报道做完。就着样连续72小时、21次的报道,让江铜贵冶技改后投产的每一个过程走向了世界。当合格的阴极铜生产出来后,他和工人师父们一起喜极而泣。一些不能到现场,而又对江铜技改有疑义的外籍专家通过我们的报道也对技改的成功心服口服。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他分别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五一"好新闻奖。他8次获得江西新闻奖一等奖,10次获得江西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十几年来,他共有几十篇报道获奖。他真诚做人,踏实做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五年考核优秀,三年评为先进工作者,两年评为优秀党员。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