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7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查看:2820次
孙德宏,男,1962年生,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为《工人日报》高级编辑、总编辑, 中共十七大代表。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系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从事新闻工作的21年里,他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5部著作,曾6次获中国新闻奖(1999年任副总编辑后, 不再报送作品评奖, 2004年论文获中国新闻奖系《新闻战线》报送),其中独立采写的通讯《寻找时传祥》获第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分别被节选和全文选入全国初中、高中语文课本。
一、做一个专家型的新闻记者
从1987年至1994年,孙德宏在建设报主要是做记者。这期间,他在房地产报道和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被业界称为"专家型记者"。1993年初,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大干快上的气氛中,他采写的新闻分析《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在全国媒体中较早地提出了 "整治市场"的观点。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和争议,但其观点被三个月后中央政府首次做出"宏观调控"的决策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该稿次年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4年9月调入《工人日报》后,他的报道开始从以专业性为主向专业性和社会性、时政性并重转变,其中系列报道《工薪阶层何时能有套自己的住房?》(共8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后被有关部门作为文件附件下发。
1995年"五一"期间,他采写并发表了通讯《寻找时传祥》,在当时社会上拜金思潮颇盛的大背景下提出"寻找当代人精神家园"的问题,在看似"旧闻"中挖掘出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主题。后来有专家说,该作品"既有对普通劳动者平凡劳动的讴歌,也有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既有对"文革"文化道德层面的反思,也有对今天人们"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的探寻,还有对"干活做人的道理"的思索"。同时,作品又是"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记者将自己强烈的情感和理性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当时中国新闻奖评委张宏遵撰文认为:"这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它跳出了好人好事的窠臼,开掘出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十分重大的主题",其风格是"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是"近年来少见的新闻精品"。此稿后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做一个思想深刻的新闻编辑和评论员
从1997年任要闻部主任起,孙德宏转向了编辑工作。这期间他参与或组织策划编辑了《工人日报》绝大部分重大报道,其中多篇获中国新闻奖。
1998年长江洪水期间,他得知抢险救灾的解放军从九江完成任务撤走时场面十分感人的情况后,立即布置现场摄影记者写一篇通讯。当晚夜班他把2000多字的来稿编写成一篇800余字的新闻特写。这篇由他责编、摄影记者于文国采写的《九江城哭了……》一稿见报后,大获好评。后该稿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专业摄影记者的文字报道获得此奖在中国新闻奖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1999年底任副总编后,在组织正常编采业务和诸多重大报道的同时,他又更多地从事了新闻评论的写作。其中《信用失范正在瓦解我们》、《公共权利不得滥用》、《取消经济适用房,不妥》、《西部要警惕东部恶行重演》、《寻访劳模是确认一种价值》等都反响热烈。9年来,他撰写和发表了200多篇社论社评和80多篇专栏随笔文章, 其中多篇被选入各种选本。
2005年7月担任总编辑后,针对都市类报纸和网络媒体对传统主流大报的冲击,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他明确提出了"中国报业已进入"比拚内力"时代",所以,"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关键在办好报纸本身"的观点,并结合《工人日报》的自身情况提出, 在"导向正确、中央满意、工会欢迎、职工爱看"的前提下, 把《工人日报》办成一张"精致大报"的办报理念, 并努力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为此,他与同事们狠抓编采人员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狠抓事件新闻尤其是独家事件新闻和报道的策划……
正是这一系列观念创新和艰苦实践,在他担任总编辑的近三年来, 《工人日报》发表了一大批"既有本报特色又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道: 2006年《工人日报》获得5项中国新闻奖, 2007年又获得5项中国新闻奖, 其中1个一等奖, 3个二等奖; 近3年来,《工人日报》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联播"栏目转播的新闻每天都在2条左右,多时高达6条; 近3年来,《工人日报》共收到中宣部新闻阅评30件和多件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均为表扬; 同时,2007年的《工人日报》发行结束了连续22年的下降,并且实现了48%的增长, 2008年又比2007年增长28%。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人日报》的发行增长了近一倍。
三、做一个有理论高度并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新闻人
孙德宏长期以来始终十分关注和钻研中外新闻界前沿实践与理论,并以其研究成果来指导实践。近20年来,他的新闻论著的选题全都与其工作实践紧密相连。从他在产业报工作期间撰文提出产业报"要站在全社会高度透视本产业",到在《工人日报》提出"中国报业已进入"比拼内力"时代"、"报业核心竞争力在办好报纸本身",传统大报要办成"精致大报", 以及近期提出的"新闻要实现审美传播"等,都为其从事和指导新闻实践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
从1990年起至今,他已发表出版5部著作,其中有新闻学专著《中观新闻论》,经济学专著《开发商决策论》等,以及20多篇新闻学论文,其中《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在办好报纸本身》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近期的万字论文《新闻的审美传播》在新闻学界反响强烈。
由于在新闻学术和业务方面的成绩,他先后受聘为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与此同时,他依然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目前他还自费在职攻读美学博士。
四、做一个有强烈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
孙德宏同志酷爱新闻事业,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他曾一度因工作"劳累过度、用眼过度"导致左眼视网膜脱落, 手术后至今他左眼矫正视力也仅有0.4。在21年的新闻职业中,无论是前10年主要做新闻记者,还是后11年主要做新闻编辑和评论员,他都把新闻当做终身职业对待,始终刻苦钻研业务,勤恳努力,在《工人日报》工作的14年中从未休过年假。担任总编辑3年中,虽然日常工作十分繁重,但他仍坚持与其他副总编们一样顺序轮值夜班。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