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丨中国“入网”三十年: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名吗?(组图)

发布时间:2024-11-20 19:58 | 来源:新华网 2024 11/19 15:16:21 | 查看:1736次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于11月19日至22日

  在浙江乌镇举行

  2024年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一枕临流水

  一网通天下

  从2014年首届峰会开始

  乌镇这座千年古镇

  不断释放

  照亮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之光

  前沿科技和民俗乡情在

  这个水乡小镇奇妙共融

  

  今年恰逢

  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

  我们将指针回拨

  在照片中回溯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994年4月

  随着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

  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

  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

  1995年,在天津“信息高速公路”展示会上,“信息高速公路”应用演示引起观众的关注。新华社发

  2004年4月15日,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文顿·瑟夫(右)到访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全功能接入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他参观了中国第一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路由器和第一台CN域名服务器。新华社记者 刘宇 摄

  随后的30年

  是互联网给中国带来巨变的30年

  许多老网民或许还记得

  当年用“猫”拨号上网的场景

  调制解调器单调刺耳的鸣叫声之后

  获得的是连接外面世界的喜悦

  那时人们很难想象

  互联网会如此深刻地改变

  我们的生活方式

  1996年6月,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首次在第七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使用。新华社记者 高广志 摄

  1999年9月多家新闻媒体发起的

  “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尝试

  12名选手不能携带任何饮食

  72小时内只允许通过房间里

  一台上网电脑与外界联系

  大多数选手在测试中都遇到了困难

  网络生存在当时看来仍是童话

  1999年9月6日,“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在京、沪、穗三地顺利结束,在广州完成测试的张春楠在欣赏她通过网络购得的鲜花。 新华社记者 刘彦武 摄

  今天

  互联网早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外卖、打车、购物、游戏

  ……

  几乎所有事情都与网络有关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

  也许“无网络生存”才是挑战

  2024年11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数字食堂,来就餐的老人展示手机上的自动结算记录。老人们通过小程序进行用户注册后,就餐时可实现通过AI人脸识别、自助称重计价、即时无感支付。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从门户网站崛起

  到聊天软件风靡

  到移动互联网成主流

  再到人工智能大潮来袭

  互联网已成为

  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截至202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2024年7月9日,与会者在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展览展示区设置的中国互联网30年时光长廊内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网络时代初期

  门户网站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它们提供海量的资讯

  展现大千世界的多样

  同时

  电子邮箱、网址导航等

  成为当时人们常用的工具

  后来

  BBS灌水、QQ聊天、开心网“偷菜”

  ……

  成为一代网民的美好回忆

  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网名?

  是“快乐男孩”“轻舞飞扬”还是“往事随风”?

  1997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用电子邮件发送电子贺年卡。新华社记者 王海燕 摄

  1998年2月25日,中文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OHOO)在北京正式开通运行。新华社发(宋晓刚 摄)

  2000年8月,人们在北京一家电脑网络培训班上认真学习。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2000年8月,北京市民在北京市电信局办理上网手续。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2004年6月16日拍摄的浙江省高考网上阅卷现场。新华社发

  2006年2月22日,浙江省上虞中学几名学生在浏览班级博客上的同学留言。 新华社发 (韩坚 摄)

  2009年4月29日拍摄的QQ2009好友面板界面。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当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

  得益于高速数据传输

  手机传输图像和音视频成为可能

  人们开始用手机在线听歌、观看视频、下载应用

  享受新奇的数字生活

  2008年4月1日,沈阳一位市民在试用3G手机。新华社发 (王齐波 摄)

  2008年8月15日,一位记者通过手机浏览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手机已经成为传播奥运会的新载体。新华社发

  2012年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4号线列车上,一名男子在用手机观看视频。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2013年8月14日,一名与会者在中国互联网大会的自动贩售机前扫码购买物品。新华社发(史阳琨 摄)

  2013年10月,一名游客在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一家客栈里使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进入4G时代

  人们利用智能手机推开了

  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大门

  视频通话、短视频、移动支付、社交媒体等

  新业态的兴起

  让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互联网+”逐渐从行业热词

  升级为全民热词

  2013年12月26日在北京地铁站地下通道内拍摄的4G手机宣传广告。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2015年7月29日,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的刘兆辉在家里介绍互联网农业应用系统。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2015年12月9日拍摄的乌镇互联网医院。12月7日,浙江省桐乡市政府正式宣布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推出乌镇互联网医院官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为全国百姓提供以复诊为核心的在线诊疗服务。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15年12月15日,一名学生在上海街头使用共享单车(拼版照片)。新华社发(赖鑫琳 摄)

  2016年8月26日,一位市民在北京西单使用打车软件约车。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7年6月14日,乘客在武汉BRT武昌站刷支付宝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17年10月24日,两位老人在昆明市西山区一家餐厅用手机点餐并支付(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井辉辉 摄

  比4G更快的5G

  改变的不只是消费互联网

  还有产业互联网

  它培育了新的产业生态、商业模式

  加速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5G不仅意味着

  无处不在的“超级网速”

  还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

  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

  2019年11月7日,在位于重庆的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店员展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2022年11月7日,在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的人工智能专区,一名媒体工作人员借助VR头戴设备体验虚拟工作空间“元宇宙”交互应用。新华社记者 侯俊 摄

  2024年4月11日,工作人员在四川攀钢矿业朱兰铁矿智慧管控中心通过露天矿智能生产调度系统监控5G无人钻机、无人电铲、无人自动驾驶矿车的远程自主作业情况。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024年6月19日,在北京亦庄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内,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进行车载设备的道路测试。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2024年9月27日,无人驾驶农机在黑龙江省友谊县的一处玉米种植地块进行秋收作业。新华社记者 石枫 摄

  2024年11月15日,创业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奥火创业孵化基地内直播销售服装。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

  30年来

  互联网已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曾经的美好畅想

  如今已照进现实

  2014年11月20日,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乌镇退休居民高明忠展示他对未来互联网生活的畅想,“互联网的发展能帮我远程控制家里的电灯、热水器,方便老年生活。”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未来

  新一代互联网浪潮

  将更加智慧地连接起万物

  实现全息交互、通感互联、智能交互

  这将改变我们日常的

  千行百业、大事小情

  2024年7月6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们观看宇树科技通用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表演“科目三”舞蹈。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1987年9月14日

  中德科学家在北京联合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

  该邮件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

  这被多数人认为是

  中国发往国外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标志着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

  邮件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30余年过去

  这句话依然映照着

  中国互联网人的心声

  描绘着中国以开放姿态

  拥抱创新的壮阔图景



制作:张铖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