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7 11:00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24-07-25 10:09:00 | 查看:4955次
长城脚下植树4000余亩
李荣:让“绿色”与长城相伴
7月19日,张家口青边口长城脚下,李荣种下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阅读提示
青边口长城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青边口村,有战国、北魏、明朝三个时期的长城遗址,其中明长城遗址保存较为完整。
季夏时节,一片片绿色在山上山下延伸,青边口长城在山间蜿蜒起伏,如蛟龙遨游在绿色的海洋。
64岁的李荣是这片绿色的播种者。30多年如一日,他以大山为家,植树4000余亩,守护长城的一砖一石,让“绿色”与长城相伴。
绿染青边口
7月19日,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青边口村。
村民李荣带着记者来到青边口长城,山上劲风依旧。
青边口的“口”字,说明这里是群山之间的缺口。地理条件造就了这里多风的气候,也使其在历史上成为重要军事关口之一。
李荣喜欢站在高处远眺,看着山脊上的长城和有层次的绿。
这片绿,来之不易。
1989年春天,青边口山上着火,又赶上了大风,大火吞噬了多个山头,蔓延到长城脚下。
好好的树都给烧死了,还险些毁了长城,李荣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当年,29岁的他承包了青边口长城周边的部分荒山进行绿化。
年轻时的李荣经过商,有过安稳舒适的生活。他原本在外地有不错的发展机会,却毅然决定留下来为家乡做点事。“长城是祖先留下的宝贝,我们有责任守护好它。”李荣说。
一开始,李荣没有经验,他尝试着种各种树:椿树、榆树、落叶松、樟子松……
山上没有路,李荣就背着小树苗一趟趟上山。
历代长城大多分布在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与我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走势基本一致。李荣种树所在的青边口长城,同样也处在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上。对于没有专业绿化知识和经验的李荣来说,在长城脚下绿化荒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山上植树的时候,累了、倦了,李荣有时会坐在长城边墙或烽火台旁歇息。他说:“古代人一砖一石人背肩扛修建出了长城,这得是什么样的精神呀!相比之下背背树苗还是轻松多了。”
然而,起初当地村民并没有保护植被的意识。
一次,刚种好的一片树苗被羊群破坏了,把李荣心疼得直哭。这让几个放羊人愧疚不已,从此他们都小心避开李荣种的树苗。
刮风下雨的时候,别人往家里跑,而李荣却惦记着刚栽的树苗往山上跑。
后来,为了方便植树,节省每天来回跑的时间,李荣在一条山沟里建了个地窝子。“渴了,就喝泉水。饿了,就吃家里带的馒头、咸菜。想改善伙食,就跑到山沟里挖些野菜,洗净、剁碎吃。”李荣说,在荒山上种树有多艰辛,只有自己清楚。
“那时候,家里的地由我管,他什么忙也帮不上。他长时间在山上,衣服顾不上换,头也不经常洗,还胡子拉碴,就像‘野人’一样。”回忆起当年,李荣的妻子侯玉芳不无抱怨。
第一年种树,成活率不足两成,周围人都给李荣泼冷水。李荣却铁了心,一心要让长城脚下的这片荒山变个样。
实践经验加上学习书籍,李荣渐渐摸索到了一些栽树的门道:阳坡种山杏、榆树;阴坡种油松、侧柏;沟里种杨树、柳树;先栽上一批保养土壤,几年以后再增加密度;栽种混交林少生虫害……
种树、管护、防火,年复一年……李荣把家搬到了山上,在本村里反而成了“陌生人”。
经过几年努力,荒山一点点绿起来。
经济困难时,李荣也动过心思,想砍几棵树卖了赚钱补贴家用。可是,他跑到山上,看到好不容易长大的树苗,却怎么也下不去手。“栽树的人和不栽树的人感受不一样。”他说,这些树都是亲手种下的,就跟亲生儿女一样。
1999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位教授来青边口长城考察,偶遇了在山上植树的李荣。当了解到眼前荒山中的一片片绿林出自李荣之手,教授非常感动,帮助李荣获得了一笔资金支持。从此,李荣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2005年以来,经常有热心人士来这里义务植树。”李荣说,社会各界的帮助,让自己绿化荒山的干劲儿更足了。
2009年,李荣带着妻子上了山,住在了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看他挺辛苦的,我也挺心疼。跟他上了山,起码能给他做口热乎的饭。”侯玉芳说。
如今,大老虎沟、正台沟、西高山……跟着李荣上山,记者看到,一条条沟、一道道梁满目苍翠。
大老虎沟是李荣钟爱的地方,他在那里种下的小树苗,如今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有些粗壮的杨树,成年人一个人搂不过来。”李荣笑着说。
经过30多年的努力,青边口长城脚下的4000余亩荒山披上了“绿装”。松柏苍翠,绿草青青,野花遍地。密林深处,常见野兔、狍子的踪影,给沧桑的城墙增添了勃勃生机。
长城看不够
青边口长城长约10公里,沿线有17座烽火台。
青边口村有900多人,村子因长城而生、因长城而兴。李荣就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代。
“小时候,我经常上山砍柴,在长城旁边玩耍。”李荣说,从小在长城脚下长大,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长城,可就是看不够。
由于年代久远,或因战争破坏,或因风吹雨打,青边口长城风化、坍塌了不少。李荣说:“长城是有文化、有故事的。看到它,能够感受到祖先是通过怎样的艰辛修建的,祖先为了守护安宁的生活,付出了多少血汗。”
长时间相伴,让李荣对身边长城逐渐熟悉起来,在心中生起对古人建造技艺的敬佩。
青边口长城的烽火台有多高?砖垒了多少层?李荣都能娓娓道来:“烽火台有12米高88层砖,最下面是3层根基石。基座东西10米、南北10米,越往上越收窄,最上面有75平方米。”
戍边将士如何登上烽火台?“他们使用软梯子,人上去了将软梯子收上去,人要下去再把软梯子放下来。”李荣指着一座烽火台墙上的两道凹痕说,这就是当时将士攀爬软梯子、脚踩城墙留下的。
“古人修筑城墙就地取材,附近有石头就用石头、有土就用土。一层木头一层黄土夯实,除了结构,古人建造时对黄土的含水量、不同土壤比例也有很高的要求。”李荣告诉记者,研究的多了,他学会了如何通过夯土层的厚度判断长城的建造年代。
了解长城,爱上长城。为了考察长城,李荣曾从青边口长城走到大境门,翻山越岭走了一天。
在山上植树期间,长城成为他孤独时的伙伴、失落时的激励。每当夜幕降临,他翻阅有关长城的书籍,希望进一步了解长城。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性文化遗产,绝大部分处在野外,不可能像其他文物那样收藏起来,对它的保护,单靠文物部门是不行的。”李荣通过自学,不断深化对长城的认识。他认为,保护长城需要人人出力,尤其是不能舍弃一砖一石。
有一年,一位游客从青边口长城上走下来,手里拎着一块长城砖,跟李荣遇个正着。
“长城是祖先留下的,如果你搬一块,我搬一块,总有一天会搬完,拿啥留给子孙后代?”李荣的话让这位游客面红耳赤。游客连忙道歉,主动把砖送了回去。
上山植树之后,只要有时间,李荣就要巡查长城,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劝阻游客不要拆砖、刻字……
一边植树,一边守护长城。2016年,李荣被当地文保部门正式聘为长城保护员。
2017年以来,青边口长城游客增多。遇到节假日,便是李荣巡查长城最忙的时候。青边口长城的城墙为石块垒砌,存在坍塌隐患,攀爬不但威胁文物安全,也不利于游客自身安全。有些游客听到李荣劝返,就自觉离开城墙;而有些时候,需要多费些口舌,但李荣乐此不疲。
在采访期间,山头上风大了起来。李荣拉紧衣领,不时咳出声来。“职业病——常年在山上,风吹多了。”他说,到了冬天,长城上气温最低时将近-30℃,冷得伸不出手。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为破坏长城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自然的风化侵蚀让长城砖墙仍面临不小的威胁。李荣说,他在巡查时,如果发现烽火台的墙砖有酥碱、剥落等问题,会第一时间反映给文物管理部门专家。
“我的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守护长城,就像守护家一样。”望着山上蜿蜒的长城,李荣眼里充满深情。
胜景引客来
如今,青边口长城脚下,林木繁荫,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小树长大了,我也变老了,但我不后悔。”看着满眼的绿色,头发花白的李荣动情地说。
长城遗址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让青边口长城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来自张家口市区的摄影爱好者李世勇,是青边口长城的常客,对这里的四季景色格外熟悉。“比如春天,山桃花、山杏花漫山遍野,红的、白的小花一串串缀满枝头。有了这样的景色‘打底’,更衬托了青边口长城沧桑古朴的雄姿,很‘出片’。”李世勇说。
“村里每年举办长城登山赛,聚人气、引客流。”青边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东升说,青边口长城距离市区近、长城形态好,良好的生态更是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游客多了,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青边口村有一家小卖部,每逢节假日,小卖部里的矿泉水、面包及零食都能卖脱销。“以前山上植被差,风沙大,几乎不来外人。现在生态好了,村里到处停满了游客的汽车。”提起村里的变化,李荣合不拢嘴。游客来游览长城,总免不了买上点村民们种的小米、马铃薯等土特产。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青边口长城,李荣很是自豪,他还兼职当起义务讲解员。李荣认为,长城保护员不仅要保护好现有长城及附属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还要传播长城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长城。
这几年,李荣一直忙着收集、整理青边口长城资料,记录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说起青边口长城的文化与历史,李荣打开了话匣子。
据清乾隆八年编的《宣化府志》记载:“青边实内外戒严之地,且逼近镇城……”由此可见其显要的战略地位。
烧窑厂、练兵场、古井……散落在青边口村周边的遗迹,依稀勾勒出当时的关隘样貌。
青边口,不仅是古战场,在现代革命战争中也发挥着作用。平津战役解放张家口时,解放军的一个前线纵队指挥部就设在青边口村里。
去年5月,李荣尝试在社交平台开直播,专门讲述青边口长城的故事,倡导更多人关注、保护长城。他说:“每天直播一个小时左右,渐渐也有了一些‘粉丝’,很多网友也会留言分享自己和长城的故事。长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接触久了,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它。”
今年4月,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河北长城“十大”系列评选活动中,李荣获河北长城“十大”最美人物奖。
如今,在李荣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参加保护长城活动,村里自发成立了一支10人的长城保护队,还有专业保护团队用先进技术设备定期为青边口长城开展“精准诊疗”。
“依托长城文化资源,村里正谋划利用闲置民宅发展民宿和旅游产业,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孙东升说,眼下,看到村里的发展机会多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陆续回来了。
日复一日守护青边口长城,李荣见证了身边的变化:“青边口长城火了,也活了。”
“太空俯视地球上,蜿蜒好似一条龙。若是它变做一条龙,乘着巨龙游天空……”采访结束,记者告辞后,远远还能听见李荣在山间高唱的歌曲《长城我的梦》。
那是他唱给青边口长城听的,仿佛与历史对话、与时光相交。
相关:“绿色长城”与长城遗址交相辉映
李荣吃在大山、住在大山,30多年默默坚守,植树24万余株,绿化荒山4000余亩,铸就“绿色长城”,让青边口长城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恢复植被对长城遗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植被特别是其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缓长城遗址受到风化和水蚀的速度。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能够调节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为长城遗址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这种调节有助于减少因极端气候变化对长城造成的损害。
“人怕风沙,长城也怕风沙。过去青边口风大,山体裸露,家里窗台上经常有一层沙土。现在长城周边的山体变绿了、沙也少了,很少见到扬沙天气。”青边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东升说。
生态建设与长城文化保护的关系紧密。植被的绿化作用能够美化长城遗址周边环境,使其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这不仅提升了长城遗址的景观美学价值,还优化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每年春天,青边口长城脚下开满山桃花、山杏花、野玫瑰,令人赏心悦目。“游客多了,我就给他们讲长城的故事。”李荣说,大家对长城了解得多了,破坏长城的行为就少了。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可以让自然环境与长城遗址历史文化相融合,提升长城知名度和影响力。”张家口市长城保护管理处副处长许珊珊表示,长城遗址周边的植被区域为公众提供教育和学习的场所,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长城历史文化的了解,让更多人参与到长城保护中来。
张家口市的长城大部分在崇山峻岭、草原荒山,不少城墙为干插石垒形式,存在坍塌现象。该市在推动长城遗址修复的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生态措施,为长城遗址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减缓其受到进一步风化和侵蚀。
“绿色长城”与长城遗址之间存在着保护与被保护、相互依存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青边口长城采访期间,记者看到有村民沿着长城遗址巡逻,并捡起散落在林间的矿泉水瓶等垃圾。“如今,村民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长城保护和爱绿、护绿中来。”孙东升表示,青边口长城周边生态环境变美了,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为村庄发展带来活力,也进一步激发村民自觉保护长城的动力。
许珊珊说,“绿色长城”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长城遗址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长城遗址保护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持。(文/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