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式漆器修复技艺传承人杜道子——妙手匠心让千年漆器焕彩重生(3图)

发布时间:2024-03-08 21:22 |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4年01月29日 | 查看:2112次

杜道子(中)在指导弟子。

“华夏第一建鼓”修复前。

“华夏第一建鼓”修复后。

“文物泡在水中是一种最原始的保护。但饱水状态的木漆器出土后十分脆弱,不做脱水处理将快速损毁。”1月23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漆器修复室,楚式漆器修复技艺传承人杜道子仔细地观察器皿中被液体浸泡的木块,他鼻梁上的老花镜后是一双镇定专注的眼睛。整个楼层十分安静,年过六旬的杜道子像一尊雕塑,一坐就是一整天。

楚式漆器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2500年前,以湖北荆州为中心,楚文化勃发兴盛,匠人们从漆树上采漆,以木胎制器,反复髹涂,精心描绘,独特的楚式漆艺已达到全球“漆器工艺的高峰”。

“复活”荆楚文化烙印,让湮没于岁月的漆器焕彩重生,在传承与创新中,现今的湖北竹木漆器文物修复水平世界领先。

把精美绝伦的楚文化留下来

“关口西汉一号墓内部被地下水淹没包围,随葬漆器脆弱,得徒手小心翼翼从淤泥中摸索取出。”对杜道子的采访约了近半个月,此前他在重庆关口考古现场已4个多月,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问到一天待在考古现场9小时累不累时,他摆了摆手,兴奋地讲着文物的精美之处,眼神炽热。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杜道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绘画、木雕、髹漆工艺和木漆器传统修复技艺。学工艺美术专业的他,毕业之后一直在工厂从事传统美术设计的工作,因为对楚式漆器有研究,1987年作为人才引进到荆州文保中心,此后30余年,一直从事漆器修复工作。如今,从荆州文保中心退休的杜道子又被返聘,担任湖北省博物馆木漆器修复技术指导。

他所修复的漆器文物超过2000件,如国家一级文物“虎座凤架鼓”“鸟羽人”等古楚式漆器代表作;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漆器,如漆盘、漆盒、漆奁、漆案、耳杯等;还修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漆器,如一级文物彩绘龙纹漆盾、瑟等。这些送修文物病害各不相同,修复工艺繁琐,从清洗、脱水、干燥,到髹漆、彩绘、封护等等,要进行十几个步骤,才能让沉睡的文物“复活”。

“每件文物的难度不一样,有的是胎体坏了,有的是漆皮坏了,有的是纹饰坏了。它是什么材质,要达到什么性质,都要自己琢磨。”如何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杜道子一直在研究摸索。使用器具更是繁琐,例如,修复胎体所用的工具,除了常用的锯、斧、刨、凿、钻及各式雕刀外,还有不少家传自制的弯刀、钩刀、翻口刀等等。

“楚人对木漆器情有独钟,漆器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杜道子认为,每一件文物跟自己见面,就是一种缘分。楚文化通过木漆器这个载体千年传承,他也要尽己所能,将这样精美绝伦的文化留下来,给后人再见和展示的机会。

“复活”碎片状的“华夏第一建鼓”

历史是时间的层累,重现历史同样需要时间。

在亲手修复过的文物中,杜道子对“华夏第一建鼓”记忆深刻。该建鼓1988年出土于当阳赵巷12号墓,出土时腐朽严重,由于修复难度大,一直用水浸泡着,等待着可以让它重现华彩的人。

文博界有个说法:“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南方地下水位高,竹木漆器出土前长期泡在水中,才能保持不腐。土木漆器的保护修复首要任务是做脱水定型,然后才能进入漆器髹饰。

2018年,杜道子为这面建鼓脱水,此时,它已出土整整30年。“脱水后,这面建鼓就是七八十片碎片。这些碎片在诉说,它在春秋时期已经被使用者修过,后来又被盗墓贼弄散架了。”在杜道子看来,每一件文物都在用身体默默讲述它们的故事。“整理纹饰、形状,拼对就花了2年时间……没有先例可以进行参考,所以修复的时候非常谨慎。”杜道子说,出土的漆器大多存在饱水、糟朽、断裂、变形等病害,漆物上的花纹自然也缺失了,过去的花纹多为龙纹、凤纹,在细节上会非常复杂,具有连续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对称图形,修复过程中,就会按照现有的依据,对照完成另一边所缺失的图案。

修复后的建鼓,鼓身髹黑色底漆,通体施红色变形窃曲纹,面覆牛皮,完整精致。

2021年12月,建鼓在湖北宜昌博物馆正式亮相。该建鼓直径47厘米,鼓身长59.4厘米,由整块金丝楠木挖制而成,重达22公斤。该建鼓是目前国内能保存下来形制较大、较为完整的一件实物,对研究先秦音乐、军事、艺术及木漆器工艺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文物修复需要耐心更需要热爱

老一辈文物工作者的兢兢业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

省博漆器修复室里,穿着整齐工作服的年轻人对待手中的器物一丝不苟,显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严谨。

“我当学徒的时候,师傅要求点线面都要画得好。我每天要临摹10多个小时。”杜道子说,木漆器的修复工艺非常强调个人的感受,必须长期训练,亲力亲为,手上才能慢慢找到准确的感觉。此外,还要长期学习文史知识,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这都需要时间长才理得顺。”

“师傅传授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工匠精神。”32岁的修复师陈亦奇说,2018年,他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杜道子的弟子,除了学习传统技艺,还学习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科技手段,并应用到文物保护和修复中。他的身边,同样32岁的修复师龚祥炜已屏气“盯着”一根破破烂烂的“小木棍”多时。面对记者询问,他指着这根2000多年前的“小木棍”介绍:“你看,这件文物修复过,但线条颜色不一致,脱水痕迹还要进一步处理。”

修复技艺之难在于“还原”,“还原”不仅仅是花纹上还原,在绘漆上也是一样。楚地先人研制出“油性大漆”,并调制出红、黄、蓝、绿、金、银等彩漆,这些漆器历经千年,仍然光彩夺目。“而现代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大多是化学漆,刷出来的效果会和物件上保留的漆的质地形成很大反差,因此修复所用的大多是植物漆。”杜道子说,上一遍漆就得等上三四天才能干,做这行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真心热爱。

采访结束时,一名实习生拿来自己的硕士论文,希望杜道子老师能够提供帮助。“不能写纸上文章,要多去现场,要多看实物,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认真看完论文后,杜道子当即取来相关文物,细致指导,并给出建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实习生 罗之南 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