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0 17:22 | 来源:新华网 2024 01/19 09:32:26 | 查看:142次
前言:女性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为了助力推动我国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新华网重磅推出“诊爱健康 自由绽放”系列访谈节目,聚焦女性健康领域,普及女性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探讨诊断在女性疾病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
一直以来,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其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晚期卵巢癌五年生存率大约仅为39%。为了更好地了解与防治卵巢癌、实现早诊早治,近日,新华网特邀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胡元晶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宋现让教授,围绕“诊”爱“巢”能力、守护“她”健康这一主题,为公众科普卵巢癌早诊早治的相关知识。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胡元晶教授(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宋现让教授(左)
警惕“妇癌之王”!这些信号别忽视
卵巢癌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但其死亡率却高居妇科肿瘤首位。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我国每年新增卵巢癌病例高达57200例,粗发病率达8.47/10万;年死亡病例数为27200例,粗死亡率达4.04/10万。
胡元晶强调,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我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40%,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也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尚有距离。”
一直以来,卵巢癌都有“沉默杀手”之称。胡元晶表示,由于卵巢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有70%的卵巢癌患者是在晚期才被发现。一些早期发现的例子,大多是在查体中所发现,此时多伴有卵巢肿块或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
针对高危人群,胡元晶指出,卵巢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晰,与遗传有一定的关联性。她特别提到,携带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的家族成员,卵巢癌发病风险分别达54%和23%。其他基因异常如林奇综合征等,同样会显著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对于家族病史和潜在症状,胡元晶呼吁女性警惕不明原因的腹胀、腹疼、腹部包块、排便和排尿异常、月经异常出血等情况。她建议,涉及妇科或盆腔问题时,女性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以及定期体检,以提高早期发现卵巢癌的机会。
7成患者发现即晚期,早诊早治是关键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早期诊断也是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有哪些诊断技术可以更好地鉴别盆腔肿块的良恶性、提高早期诊断率?
宋现让表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他提出目前常用的一些检查手段,包括B超、经阴道超声,CA125、HE4等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ROMA指数等。此外,宋现让呼吁,公众应加强对卵巢癌的认知,“因为该疾病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直至晚期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建议高危人群及早接受必要的检查,以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机会。”
卵巢癌实验室检查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测定,对于卵巢癌诊疗全程管理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宋现让解释,在卵巢癌诊断中,CA125和HE4两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非常关键。这两种标志物相对特异,在卵巢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以及复发监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体内肿瘤细胞数量和活性有关,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为卵巢癌,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持续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他详细阐述。
“还需注意的是,对于复发诊断来说,患者在手术之后,有时检测基线值即使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随访有明显的变化是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定期检查,应注重其动态的变化趋势。”宋现让说。
呼吁多方协作助力患者获益,共促健康中国建设
针对卵巢癌这场“持久战”,早期诊断和规范标准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在谈到预防措施时,专家都呼吁并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胡元晶表示,卵巢癌目前缺乏良好的筛查手段,因此,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体检、超声检查以及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宋现让同时分享道,肿瘤标志物HE4和CA125的检测结合卵巢癌风险预测值ROMA指数,被认为是早期发现患卵巢癌风险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卵巢癌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平均患病年龄在50岁左右,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年轻女性也应加强对身体变化的观察,定期进行基本的检查,譬如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胡元晶表示,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至关重要,希望未来能够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宋现让也认为,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共同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