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03 00:14 | 来源:光明网 2010-09-02 02:35:46 | 查看:1025次
“做人为政,比豆腐汤还清;对待自己,比黄连汤还苦;对老百姓,比人参汤还补。”在安徽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群众用朴素而智慧的语言比喻支书王坤友的崇高境界。
“三汤”支书王坤友,参加工作40多年来,始终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即使是在家人去世、自己身患癌症时,仍然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我是党员,我要听党的话”
“我是党员,我要听党的话。”40多年,王坤友先后干过一镇一乡4个村基层干部,对组织决定,他从不讨价还价。
2001年,在泊山洞风景区管理处干了8年主任的王坤友刚把一座荒凉偏僻的天然溶洞变成3A级景区,组织就决定让他去全镇最“困难”的建成村任党支部书记。第二天是元宵节,王坤友上任。“一个外村人来干书记,难道我们建成没人了?”一个浑身酒气的村民嚷嚷着,把他的铺盖扔了出去。王坤友对送他来的镇干部微微一笑:“没关系,组织上叫我来,我会好好干的。”
为打开局面,他进村串户找群众谈心。经过调查,王坤友得知,村里的糊涂账最让乡亲们窝心。于是,王坤友每天拎着装有陈年旧账的大竹篮,一家一家走,一笔一笔算。两个多月,糊涂账水落石出——村级债务110多万元,人均负债1000元。他带着村“两委”,当年化解债务30多万元。
到建成的第二件事,是解决抛荒田问题。200多亩长满荒草的抛荒田,涉及67户人家,其中还有4户祖坟地。王坤友把田间的“老鸭棚”当成宿舍和指挥部,带着村民们打响了整治抛荒田的硬仗。8个月整治,土地集中起来,并且实现了田成块、路成网、水灌通。外包后每年集体增收3万多元。
王坤友又带着大家开挖了5口当家塘,修通了自然村道路,贯通了抗旱沟渠……就在建成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组织上调王坤友回新安村任党支部书记。
“刚搞好一个村,又接个烂摊子,你的官是越当越小。”新安村村民徐关怀替他抱屈,而王坤友大笑,“组织上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谁叫我是党员呢”!
“把公家事当自家事,就没有干不好的”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把群众当自家人,把公家事当自家事,就没有干不好的。”这是王坤友几十年农村工作的心得。
一天早晨,村民朱孝根匆匆赶往黄姑集的粮站去做工。走到西河圩埂,他看到前面有一个人走走停停,靠近了才看清是上任不久的王坤友。“你这么早在忙什么?”“镇上不是给我们村4000块钱嘛,干大事也不够,我想用这些钱把路上的坑坑洼洼补一补、修一修,所以来看一看。”王坤友笑着答话,眼睛还瞅着路面。
2009年夏天,为帮助村民建沼气池,王坤友带着同事从外地运来8车猪粪。尽管没让村民花一分钱,出一分力,但有人嫌脏怕臭,不愿意搞沼气。王坤友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一边带领村干部挑猪粪。那段时间,大家发现他脸色比以前黑,步子比以前慢,气喘得也厉害。同事劝他抽空到医院看看,王坤友淡然一笑,“可能有点累了,等忙完这阵子再说吧”。
新安村滩口新农村示范点有50多户用上了沼气。市里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就在沼气推广工程如火如荼时,王坤友病倒了。“肝癌晚期”——得知检查结果,陪他检查的女儿忍不住放声大哭。可是,他平静地说:“我不要紧,你们不要在这陪我了,回去把村里工作干好了,我就放心了……”
“人活一天就要珍惜一天,干好一天事”
疾病没有压垮王坤友,没有带走他脸上的微笑。他依然把灿烂的笑容带给乡亲们。很多人无法理解,他只是笑着说:“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干完,人活一天就要珍惜一天,干好一天事。”
王坤友出生在无为县蜀山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解放前给大户人家当过长工,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当过原黄姑乡党委委员、新安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好书记。如果说父亲是王坤友的榜样,那么焦裕禄就是他的青春偶像。年轻的时候,王坤友没少看有关焦裕禄的书籍,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几十年来,他走到哪里,就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带到哪里。2006年,程湾自然村程克俭夫妇俩先后因病去世,丢下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12岁。“乖乖,往后,我就是你们的爷爷。”王坤友跑民政部门给两个孩子办低保,协调学校让两个孩子上学,照顾两个孩子生活,一年四季的衣服、被子也几乎给包了。
确诊为肝癌晚期后,村里的大事小事,王坤友仍然都装在心里。他依然和从前一样,整天忙得见不着人。即使在化疗间歇,王坤友也在忙着协调供电所建设变电台区,忙着把河滨自然村环圩路上剩下的1200米土路铺上沙石。村里的工作安顿好后,5月21日,王坤友第5次去上海化疗。5月30日晚上,他特意从上海给村主任张君长打电话:“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请你明天一定要替我去新安小学看看孩子们……”
图为新安村党总支书记王坤友在村委会办公室内办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