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苏锦山(图)

发布时间:2023-05-06 15:44 | 来源:宁夏文明办 2022-09-12 | 查看:218次

韦州镇敬老院院长、人民调解员苏锦山,32年来一心扑在基层矛盾调解岗位上,潜心探索出快慢结合抓时机、冷热处理看火候等调解方法。共调解各类纠纷5千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5%,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苏锦山出生在农村,1958年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 期间在同心县食品收购站当过临时工,1981年1月参加人民调解工作至今已32年,从1985年11月至今还担任着韦州镇敬老院院长,与当地农民、孤寡老人结下了深厚感情,积累了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 

  为把复杂的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之中,农民出身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苏锦山,明白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道理。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一本法律工具书,有空就翻出来学习。有弄不明白的法律问题,他就想方设法请教专业人员,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了“门内通”。  

  苏锦山对调解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一直追求着“对当事人以诚相待、以理服人,运用各种调解技巧和方法,促使当事人双方和解,止纷息诉和睦相处”的目标。在三十多年的调解实践中,他不断摸索梳理各类矛盾纠纷,总结出调解矛盾的方法和经验,针对不同矛盾对症下药,取得良好效果:  

  快慢结合抓时机。对一些突发事件、群体事件以及容易引发恶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把握好时机,快速当场调处;对婚姻纠纷等一些家庭纠纷事件,则尽最大努力调解避免家庭破裂。如2005年韦二村村民杨少军与妻子结婚十几年,生有三个孩子,双方因琐事发生矛盾并闹至法庭离婚,苏锦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影响后代的教育培养、宗教等方面进行说服,经数次调解,杨少军终于收起离婚的念头,从法院撤回起诉,现双方和和睦睦、恩恩爱爱地生活着。  

  冷热处理看火候。对一些积怨较深、暂时不容易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慢处理、冷处理、柔处理,或依靠社会公德逐渐督促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2007年年初,韦二村民苏某在浙江义乌打工不管家,导致其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为此双方家长为给苏某妻子治病发生矛盾并打架,苏锦山赶到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后,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首先让苏某家人拿出一部分钱先给病人看病,使双方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苏锦山又实行冷处理的办法,适时对双方进行法制教育,并在敬老院给患者找了一间房子让患者休养,现患者病情已基本痊愈。  

  法德结合止纷争。家庭纠纷、邻里不和、宅基地纠纷,虽然都是些司空见惯的邻里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酿成大事,甚至发展成治安、刑事案件。特别是对涉及农村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如果不能让双方让步,很难得以解决。  

  2006年12月,韦二村村民马相儒儿子与儿媳结婚十几年,孩子已上中学,儿子因故去世后,马相儒把儿子的耕地变卖给他人,为此儿媳为要回耕地与马相儒发生矛盾并打架,苏锦山得知后从法、德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法律方面讲解,让马相儒知道变卖儿媳耕地的违法性;二是从道德方面,抓住其儿子去世后留有年幼孩子需有人抚养的心理,向其分析矛盾激化后造成的不利影响。经过几天的说服,最终使他们完全消除了抵触情绪,马相儒终于答应把变卖的耕地赎回来,现被变卖的耕地已由马相儒的儿媳耕种着。  

  苏锦山的调解对象千差万别,调解的内容包罗万象。多年来,经他调解的家庭、邻里、土地、赡养、损害赔偿纠纷一桩接一桩,化解的矛盾一起连一起。为了将一件件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苏锦山经常早出晚归。为了拿到让双方当事人都服气的事实依据,他经常要走访很多的知情人和见证人。经常有好心人劝他:“老苏,看你整天跑东家、进西家,到底图个啥?”每当这时,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 “当官我不是材料,挣钱我没那本事,还就是跟老百姓论个家长里短我在行。”  

  三十多年来,苏锦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事,在韦州镇,遇到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就自然的想到了老苏。他先后获得“全国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自治区老有作为精英”、“自治区先进调解员”、“综合治理先进个人”、“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正是由于苏锦山的扎实工作,韦二村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苏锦山为韦州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