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新闻工作者邓拓(2图)

发布时间:2011-01-29 07:05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05月28日 14:13 | 查看:4479次

邓拓等在南滚龙沟合影

   邓拓(1912—1966),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文史学家、诗人。1912年2月16日出生于福州道山路一户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初名旭初,学名子健,笔名左海、殷洲、邓云特、马南邨等。其父邓鸥予,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民国后,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为人开明正直。邓拓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刻苦读书 向往革命

  7岁时,邓拓入闽侯县立第一小学读书,1925年入三牧坊中学(福州一中前身),开始阅读家中藏书,并常往乌山图书馆看书。1926年后,又转入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普通科,阅读了大量文史书籍。此外,他还经常阅读《天演论》、《新青年》、《新潮》、《中国青年》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等,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1928年,与傅衣凌等人组织“野草社”,出版自刻自印刊物《野草》,他还在福州《国民日报》上发表时事评论文章。

  1929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攻读社会经济学与英文。193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在上海成立,这是共产党秘密领导的组织,宣扬“以马克思主义的现点分析中国革命及国际的政治经济,促进中国革命”。邓拓加入“社联”,并积极活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进步很快。同年冬,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秋,因革命工作需要,他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在学校里,他一面读书,一面从事左翼文化活动,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长和南市工委书记等职,秘密参与工人运动。他曾经被捕,坚贞不屈,保守秘密。他在狱中诗集《南冠草》一诗中写道:“世上春光几度红,流泉地下听鸣虫。血花照眼心生石,磷火窥魂梦自空。生死浮云浑一笑,人天义恨两无穷。收来病骨归闽苑,莫对清江看冷枫。”表达了他对革命的信心和忠诚。1933年9月,由其父托人将他保释出狱,回到家乡福州。

  1934年秋,邓拓赴开封,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旁听续学。1935年至1937年,邓拓以邓云特的笔名先后在《新世纪》、《时代论坛》、《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经济、历史学问题的论文,如《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奴隶制问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等,对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及分期问题,对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邓拓和丁一岚

  积极抗日 保卫祖国

  邓拓热爱祖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不顾当时环境的险恶,深入工厂、学校散发传单、办壁报、作演讲、上街游行,反对日本侵略东北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当时上海法政学院成立“抗日救国会”,邓拓参与组织师生赴卢家湾、八仙桥、龙华路一带宣传抗日,并组织留日归来的学生作形势报告,宣传抗日道理。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邓拓组织同学募集资金和各种慰劳品送到前线。1933年11月20日,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抗日反蒋。邓拓应聘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员会专员兼外交部秘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9月,他不怕辛苦,奔赴山西五台山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被分配在中共晋察冀省委宣传部工作。随后,他转入边区党的机关报《抗敌报》,担任编辑部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他利用《抗敌报》积极宣传抗日讯息和道理,鼓舞人民,打击敌人。1938年冬天,日寇对新建立的晋察冀边区发动围攻,邓拓以笔杆子当刀枪,写了《论民族自尊心与抗日胜利》的社论,号召边区军民齐心协力,誓死抵抗,夺取胜利。他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带领报社同志,组成游击办报队伍,用毛驴驮着改装的小型铅印机,转战太行山麓的五台、阜平、平山一带深山老林中,坚持办报。只要在一处能停留十几小时,他们就快速收发电报,编写稿件,突击排印。

  1940年初,《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任该社社长兼总编辑,后又兼任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务。当年日本侵略军又对边区发起大“扫荡”,在敌人的围攻下,出版报纸十分困难,但他仍不避艰险,带领战友坚持出八开的小报。那时他有一首《勖报社诸同志》的诗:“笔阵开边塞,长年钩剪风。启明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反映了办报宣传在抗敌中的作用。1943年2月,邓拓与聂荣臻、吕正操等人倡议成立燕赵诗社,其目的就是以诗歌为武器,歌颂抗日军民浴血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此,邓拓写有许多作品,鼓励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冬,日寇又对晋察冀边区进行野蛮“扫荡”,邓拓带领报社同志在深山密林中与敌人周旋。他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在敌人的围攻下,镇定自若,突击撰稿,写下了大量宣传抗战的文章,为抗日救亡、保卫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精于政务 笔耕不辍

  邓拓还有如下突出事迹:

  第一、办报。1949年春,邓拓被任命为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长。这年秋天,受中央委托出任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总编辑,肩负重大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为新生活而斗争”作为新时期办报工作的基本主题。在他的主持下,《人民日报》加大评论、政论的分量。他本人积极撰写出大量的社论和署名文章,同时,根据中央指示,在《人民日报》社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报社内部组织结构到报纸安排等,都出现新的气象,使党报真正成为党中央的喉舌和联系群众的桥梁。1958年,邓拓调离《人民日报》社,9月,出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管文教工作,负责主编北京市委的理论刊物《前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960年秋,邓拓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60年代初,三年暂时困难时期,邓拓认为应该在干部和民众中提倡读书,使人们振奋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本着这一思想,他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不久,又和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辟《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等,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第二、撰文。邓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诗人、杂文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写有许多社论、论文、散文、新闻、诗歌等。1933年,他以邓云特笔名在《新中华》杂志上发表《形式逻辑还是唯物辩证法》,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晋察冀边区办报,撰写和发表的社论达数百篇之多,还写了大量诗词、散文、报告文学和理论文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1949年秋至1958年,邓拓在负责《人民日报》工作中,亲自撰写或修改的社论、评论,经毛泽东审阅的有46篇,经周恩来审阅的有153篇,其中不少受到党中央的赞扬。在这期间,邓拓继续进行历史研究,发表《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论文,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1958年9月,他主编《前线》刊物时,也写有很多文章。该刊一直办到“文革”前夕止,共出154期,前10期的10篇社论就是出自邓拓之手。同时,邓拓还以“于遂安”的笔名,在《政治学习》、《时事手册》等刊物上发表政论文章。1961年起,他在《燕山夜话》专栏和《三家村札记》专栏中,不到两年时间,就撰写杂文170多篇。这些杂文,结合实际,内容丰富,妙趣横生,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第三、出书。1936年末,邓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撰写25万字的史学专著《中国救荒史》。1937年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曾译成日文在日本刊行。1944年5月,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的领导下,邓拓主持编辑出版五卷《毛泽东选集》(晋察冀版),亲自撰写“编者的话”,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指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宝贵贡献。1960年,他整理出版历史论文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963年,他出版《燕山夜话》合集。

  第四、收藏。邓拓很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和收藏。1946年,他从易县收集有战国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文物,他认为这是国家的财宝,就保存于中国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他业余从事中国古代绘画收集和研究,并发表十余篇有关文章,在学术界引起极大重视。1964年,他把个人收藏的古代绘画珍品140多件,无偿捐献给国家美协,其中有珍贵的苏东坡《潇湘竹石图》。

  邓拓是中共八大代表,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邓拓和吴晗、廖沫沙被打成“三家村集团”,横遭“莫须有”罪名迫害,于5月18日含冤去世,年仅54岁。1979年2月,“三家村”冤案得到平反昭雪。9月5日,中共北京市委为邓拓举行了追悼会,对他的贡献和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邓拓的遗作已出版的还有《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邓拓散文》《邓拓书法选》等。(萧忠生)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