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历史记忆,纪录片《铭记》今日开播

发布时间:2022-12-14 13:55 | 来源:新华日报 2022年12月13日 07:32:57 | 查看:411次

原标题:首度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叙事主体

  擦亮历史记忆,纪录片《铭记》今日开播

  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在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省广电总台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铭记》,于12月13日晚在江苏卫视、荔枝新闻等平台与观众见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为该片题写片名。

  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到南京城祭,再到国家公祭;从纪念馆建设、展陈设计、重点文物、历史研究与国际传播等多个维度,纪录片《铭记》创新视角,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核心叙事载体,带领观众走近南京大屠杀惨痛记忆的亲历者、挖掘者、研究者、传播者以及普通参观者,倾听他们的记忆故事;探讨守护、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当我们凝望历史,历史也在凝望我们。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血与泪、辱与痛牵引出的历史,成为人们共同的悲恸、记忆和力量。“爹爹,我来看你了,带着你的外孙来了,你离开我85年了……”纪录片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周万荣的女儿陶秀华献上鲜花,诉说思念。2019年12月3日,这位九旬老人从苏州专程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父亲。周万荣被日军掳走杀害的那一年,陶秀华(原名周成娣)只有11岁。2019年,周万荣的名字被刻上“哭墙”,成为墙上第10665个名字。

  纪录片讲述纪念馆一期设计者、建筑学家齐康的故事。齐康出生于1931年。1937年,6岁的他是在日军的飞机轰炸和逃难中度过的;父亲齐兆昌1937年留在南京,见证了那段惨痛历史。齐康忆起第一次去纪念馆馆址时,那里还是一片荒地,“地上一挖,白骨就有了,所以我就用‘生与死’来表现,‘生’就是草坪,‘死’是鹅卵石,中间还有枯树,还有母亲在寻找自己的子女(雕像)。”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二期扩建工程。二期工程历时两年多,扩建后的新馆占地面积为原先的近4倍。主陈列馆位于最东端,是一个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何镜堂团队保留了施工中发现的19具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发掘点,并在其上方特意开了一处天窗,命名为“苍天有眼”。

  今年9月2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增加别具巧思的新作品——一棵会“唱歌”的树。树冠内放置4台定向超声波音响传导装置,游客坐在树下东、西、南、北4个方向,分别能听到《南京难民合唱曲》《感同身受》《胜利号角》《生命之光》4段不同主题的音乐。纪录片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在歌声里回望历史,憧憬和平,感受生命的顽强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设计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回忆:“有一天,我从冥思厅参观出来,往北看,可以看到‘胜利号角’雕像;往西边,是和平女神雕像;南边的紫金草草坡,体现一个民族的绵绵不绝的生命力。我想如果能把不同景、不同叙事和体验汇聚到一个点,让它成为整个馆的一个枢纽,它会是亲切而宏大的。”

  该片从策划到播出历时一年。为呈现更多细节,摄制组长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蹲守拍摄,在国内外采访数十位亲历者、见证人,搜集大量珍贵档案和原始影像,对纪念馆建馆37年来的数万条参观者留言进行整理和选择。其中,“勿忘”“铭记”“和平”是最高频的留言词汇,片名《铭记》正是受到参观者最高频留言词汇的启发。从个体情感、国家公祭、世界记忆遗产3个层面,《铭记》串联起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在不断铭刻、擦亮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过程中铭记历史、呼唤和平。

  据悉,本片于13日19:30起在江苏卫视播出,江苏城市频道19:40起播出,江苏教育频道和江苏公共·新闻频道19:50起播出,荔枝新闻、我苏两网两端同步推出。(吴雨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