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02 08:00 | 来源:中国西藏网 2005-12-23 13:54:56 西 | 查看:2508次
作者:吴雪莲 吴剑
古如,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古露镇一名普通的步班邮路乡邮员,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他所服务的那曲,俗称“藏北高原”和“世界第三极”,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广人稀,自然、地理、气候、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至今仍有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几十年来,古如踏着迢迢邮路、不惧山高路险,在灾害频发、人迹罕至的雪域那曲,不计个人得失、不畏风霜雨雪,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把党的声音传递到一个个偏远的山村,把远方亲人的问候送达到千家万户。当地的农牧民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亲切地称呼他“达丹古如”。从金珠玛米到高原信使1
1982年5月,正值壮年的古如脱下戎装转业分配到那曲县古露镇邮电所工作。参加工作后,他主要担负古露镇所辖的14个行政村、2个寺庙的步班邮路投递任务,同时负责青藏一级干线邮路沿线邮件接发和2个邮件自取网点(香茂乡和优洽乡)、22个自然村、1个寺庙的邮件分拣工作。古如所负责的邮路往返投送里程达460公里,最远的投递点距离镇政府30公里,日均接发青藏一级邮班2趟,每周投送一次邮件要涉水过河8次,途经3座桥梁。就是这条邮路,来回一趟要走3天,古如每年要走156天。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他所热爱的那曲,他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1988年的一天,古如接到了一封来自印度的国际函件,信封面上书写的地址和姓名全是英文,由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面对这封读不懂的“无着邮件”,古如茫然不知所措。然而,想到寄件人的心情、看到这封跨越万水千山的“托付”,他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找到收件人。古如专门到古露镇请教了一位懂英语的乡村老师,把信封上的英语翻译成中文。原来,这是一封寄到“中国西藏那曲县香茂乡2村”的信。随后,他立即按照地址进行投送,但投送时又发现,这一地址已是4年前行政规划之前的地址,而现在的地址已经变更,信件投送又没了着落。此时,旁人都说“算了,何必这么认真?退回去吧!”较真的古如一言不发,第二天一早,又开始走家串户打听情况。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事情没有任何进展。直到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给一位名叫尼玛的老大爷送信,在闲聊的时候他又提到了这件事,老人听后笑着说:“小伙子,今天你算是找对人了!我和信上这个叫罗琼的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关系一直很好,虽然我们现在分开了,但我知道他的新地址。”果然,按照老人提供的地址,古如终于找到了那位叫罗琼的收件人,老人手捧着失散多年哥哥的来信,泣不成声,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
2000年春节,藏历新年前夕,那曲地区普降大雪,积雪厚达1米,人难走,车难行。眼看着进来的汇款、邮件不能及时送出,古如心急如焚,一咬牙,他又背起挎包,踏上了艰难风雪路。连续7天的时间里,古如顶着零下32℃的严寒,饿了就抓几口糌粑掺着雪吃,冷了累了就蜷缩在路桥的涵洞下、废弃的居民房紧裹藏袍休息,往返行程300多公里,投送了42件包裹、135张贺年明信片和1800多份报纸。赶在藏历新年之前,把所有邮件及时妥投,古如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在交通通信极为落后、信息闭塞的那曲,书信是当地农牧民最为重要的通讯方式,报纸是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家书不仅抵万金,更是老百姓的福音。23年来,古如把党的声音、外界的信息、亲友的音讯传送给了农牧民,先后投递的函件、包裹多达数千件,报纸51多万份。从25岁到48岁,从壮年到年近五旬,从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到一名合格的邮政职工,古如用坚定的信念、优秀的人品、出色的业绩,实现着自己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书写着一名普通党员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老实为人踏实做事舍了小家为大家8
80年代初,青藏109国道沥青路面少,路面坑洼不平,崎岖难行,当时往返于青藏一级干线的邮车又多为老式解放牌货车,邮运行程缓慢,加之不确定的风雪灾害,晚上23:00至凌晨抵达古露镇装卸邮件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能够及时接发每一趟邮班,古如经常顾不上回家,暂时借住在姐姐家里随时待班。车辆什么时候到,他就什么时候接发邮件,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1997年冬,那曲地区安多、聂荣、申扎、班戈、尼玛、双湖(区)、索县、巴青、比如、嘉黎等9县(区)遭受四十年不遇特大雪灾,气温陡然降至历史最低温度零下40℃。大批牛羊牲畜被冻伤、冻死,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遇到了极大困难。古如家也没能逃脱此难,他家牛羊损失77头(只),燃料也消耗殆尽,直接经济损失达2.8万元,同时家中年迈的母亲、瘦弱的妻子、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他的照顾。此情此景,“为了能够及时地把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那曲地委、行署的关怀传达给每位受灾户,为了鼓舞农牧民抗灾救灾的信心和勇气,古如安慰了父母,告别了妻儿,抹去辛酸的眼泪,默默地背上邮包、踏上了行程。由于风雪交加,在户外短时间站立都很困难,再加上背负几十斤的邮件,挨家挨户步行投递邮件更是难上加难。每迈出一步,腿脚就如同灌了铅沉重无力、行进缓慢、气喘吁吁,为了保证邮件不被大雪淋湿,他把邮包放入怀中,顶着风雪,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就这样,古如艰难前行30多公里,投送了20余件包裹、1800多份报纸。当晚21:00,当投完最后一份报纸,返回家中的时候,他已在寒冷的户外连续工作12个小时,因过度劳累和严寒,他的手脚疼痛麻木失去知觉,连茶碗都端不起来。
多年来,由于藏北高原气候条件艰苦,风季持续时间长、高原缺氧严重,古如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手脚冻疮和雪盲症。2004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浑身上下出现斑点并不断扩散。因为工作繁忙,他一拖再拖,病情加重,最后还是在母亲和那曲地区邮政局领导的专门安排下,才赴拉萨诊断治疗。也曾有不理解的人和好心的人劝过他,“自己的家庭都不顾,投递什么报纸......”“你的身体都这样了,还这么拼命,值吗?”每当听到类似的话语,他总是憨厚地笑答:“当然有意义,乡邮工作就是这样,为了大家嘛!”“达丹古如”深得人心古如诚实质朴,乐于助人,与邮路沿
线许多群众都是好朋友。他个人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工资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古如自己生活困难,但对更困难的人,他从不吝啬。
古如义务抚养了乡下老家的7名孤儿,长期赡养了2位“五保老人”。他还和古露镇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共同抚养了一名叫尼玛卓玛的孤儿,供她上了6年学。除此之外,古如同志还长期坚持无偿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就医难、买药难和购置生活用品难等实际困难,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乐于助人的“达丹古如”。多年来,古如先后多次被古露镇人民政府、那曲县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23年来,古如肩负着一名邮政职工“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光荣使命,传承着一名西藏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承诺。正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细雨润物般植根于邮路沿线农牧民心中,植根于所有为西藏邮政事业奋斗的西藏邮政人心中。
(责任编辑:贺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