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1 16:06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2-06-14 15:31 | 查看:4638次
清代刘开《问说》有云:“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成语“劝善规过”即源于此,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
“劝”是一个形声字,从力,雚声。“力”表示用力、努力之义;“雚”同“鹳”,指一种鸟,甲骨文像睁着一双大眼的鸟在观察,因此整个字可以理解为看着对方努力,勉励他人从善。《说文解字》注:“劝,勉也。”“规”是一个会意字,从夫、从见。“见”与“夫”结合在一起,就是人们接受外界监督、诉说内心准则的外在呈现。《说文解字》注:“规,有法度也。”有法规、准则等义项,引申指郑重地告诫、劝说,如“规劝”。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这样的朋友,被称为“畏友”,即值得敬畏的朋友。韩愈与柳宗元志同道合,在“古文运动”中相互勉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愈在编《顺宗实录》时,曾对自己任史官一职心有忐忑,写信给柳宗元说:“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表示自己畏祸惧刑不愿为史。柳宗元很快回了一篇《与韩愈论史官书》,一面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不直、不得中道”,不敢担当;一面推心置腹地鼓励他要忠于职守,做一个刚直不阿的好史官。韩愈读罢,受教而悟。
《弟子规》有云:“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不止朋友,上下级之间都应相勉为善,共同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果看到过失而不规谏,那么彼此的道德都有缺陷。春秋时期,齐景公身穿狐皮大衣,跟晏婴说“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婴趁机劝谏:“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景公顿悟其意,忙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孔子听到后都称赞:“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意思是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施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劝善规过需要智慧,规劝的方式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身范。东晋名将陶侃年轻时曾任鱼梁吏,管理渔业。有一次,他叫人送了一坛官府的腌鱼给母亲吃。未料母亲如数退还,并附信道:用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增加了我的担忧!这种方式颇有成效,陶侃受母亲影响,一生清正不阿,成为军政重臣,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劝善规过,是相助,更是相长。1918年由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倡导会员之间互相视过、劝善规过、相互砥砺、共同提高。毛泽东在致信会友彭璜时,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彭有“言语欠爽快,态度欠明决,谦恭过多而真面过少”等十个缺点。而他在信中也自我批评说,“除一、三两条及第五条弟自信所犯不多外,其余弟一概都有”,最大的缺点是“意弱”。正是这种自省、他评,相互建言、坦诚相见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了会员的能力和素质。他们中很多人后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古语言:“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夫有诤妻,则身不入于非道。”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人际观,与人以诚相交、坦诚相见,相互砥砺品德、取长补短,在批评中互相促进,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周爱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