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光: “老百姓说好,再苦再累,值!”(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9 10:5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01 | 查看:825次

于晨光,男,1965年9月出生,高级政工师,华北石油通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驻河北省唐县马庄村扶贫工作队长、马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自2018年3月以来,他徒步走遍马庄村的所有沟沟岔岔,走访千百户农家,写下20万字扶贫日志,精准脱贫93户207人,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使曾经的“沼泽村、上访村”变成了“放心村、模范村”。2020年11月,于晨光入选“中国好人榜”。

3年前,村庄脏乱差,村民收入低,群访事件成常态……

  3年后,路灯明,街道美,村风正;村民通过参与农业生态园经营成了“三金”农民;村里20多年后有了第一批新党员……

  “这得感谢我们的于书记!”说起于书记,村民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于书记是华北石油通信有限公司派驻到河北省唐县北店头乡马庄村的第一书记于晨光。2018年3月,他带领工作队入驻马庄村,为村民出谋划策、奔波劳顿,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在于晨光办公室,奖牌、锦旗摆满了屋子。王林红 摄

  精准扶贫 党建先行

  马庄是个有3443人的大村子,人口多,基础设施差。这对于晨光带领的驻村工作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掌握扶贫脱贫政策、摸清村情民情底码成为当务之急。

  于晨光白天走访,晚上学习总结,床头挂着政策明白纸,兜里揣着学习笔记,不到一个月,从识别程序,到识别标准,从医疗健康,到就业帮扶,各种政策门清路熟。

  走访期间,于晨光听说贫困户马永岐的妻子得了传染性皮肤病,老百姓谁都不敢和他们接触。于晨光想都没想,去到他家,帮忙联系医生、打扫卫生、垫钱看病……

于晨光(右)入户了解饮水安全问题。王林红 摄

  全面走访和不停地接访回访,鞋和袜子磨破两三双,腰肌劳损身体不适,但于晨光觉得值。全村1192户信息全面详细,每户都列出个性化清单,谁家的问题都了如指掌,最终精准识别贫困人口93户,让群众心服口服。

  “我和丈夫离婚了,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很困难,直到工作队来了之后,给我们申请了低保。要不是于书记,我现在还愁着呢!”低保户冯彦霞介绍说,“现在家里的两个孩子上学也不用交学费,自己每个月还能拿到300元的生活补贴。日子越来越好啦!”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摸底调查的同时,于晨光带领驻村工作队,抓住村“两委”干部换选的机会,通过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选举,健全了村“两委”班子,并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值班、诚信档案、家庭文明报告表等制度,做实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义务植绿荒山50亩并命名为“党员先锋林”,同时建立了村级党员标准化民调室,解决群众诉求,共调解遗留问题200余件,打造了3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提升。

低保户冯彦霞日子越过越好。王林红 摄

  产业扶贫 扶志为先  

  村情了解了,可村民的腰包怎么鼓起来?

  要想富,先修路。2019年,于晨光积极争取省、市、县的支持,协调原有单位帮扶,为村里硬化道路40000平米,实现村中巷道硬化全覆盖,户户通上水泥路,并新建2个文化广场,安装路灯253盏,增设垃圾投放站点约100个,对村中106户老旧房屋进行加固修缮,村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于晨光带领工作队积极谋划,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将无劳动力耕种的三十亩贫困户闲置土地进行流转,修建了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生态养殖为一体的多元化农业生态园,使农民成为享有“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农民。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2018年,在于晨光的带领下,村里对贫困户中有养殖意愿的人进行了实地培训,通过“科技帮扶”“金融帮扶”等方式有效带动53户103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李配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养殖业。王林红 摄

  贫困户李配然丈夫常年住院,挣的钱全都看了病。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向银行贷了5万元的免息贷款,搞起了养殖业。

  “养羊的第一年,我就把借的外债都还清了。今年,我想再扩大养殖规模。”李配然表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过程中,于晨光带领的工作队通过开展唐县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站+村内个体经营户+养殖户合作社+组织党员的“脱贫攻坚党旗红”专项活动,把退伍军人中的“能人”、村中致富的“名人”、党员中的致富骨干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联合体,有效带动82名贫困人口共同致富,实现了稳就业稳脱贫。  

  于晨光表示,目前,马庄村集体收入年增长率达15%以上,村民年人均收入由过去的1500元增加到6000元。

马庄村10多个贫困户在李建虎的盐翔包装制品厂工作。王林红 摄

  心系群众 为民解忧

  “有问题就找于书记”“于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于书记,您别走啦”……走在马庄村的街道上,记者看到,不管走在哪,老百姓们都会主动和于书记打招呼,聊聊最近的情况,说说新变化。

  从刚来时的冷眼相待,到现在的无话不谈,村民态度的转变,源自于晨光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2019年7月底,马庄村突降暴雨。于晨光带领工作队放弃周末休息,24小时待命,组织加强应急值班,冒雨对老旧房屋进行了全面排查,排除安全隐患,连续三天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深入村南现场,引洪分流,清除淤堵,并自费出资加固防护堤、为村民修缮排水渠,保护养殖户20余户,避免15000多只羊被洪水冲走淹死;

驻村日志上写满了驻村工作队的点点滴滴。王林红 摄  

  秋收时节,于晨光发现有好几户贫困村民家里没有壮劳力,就带着工作队帮助他们收玉米,整整两个星期,工作队员们没有睡一个囫囵觉、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这一家收割完,又转到另一家;

  春节期间,万家团圆,于晨光却坚持在岗在位,年三十去给贫困户贴春联;年初一去看望长卧病床的周建彬一家,与贫困一起包饺子吃饺子;为贫困群众马民生联系金融货款……

  在马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贾兰霞就是受益人之一。

  村民贾兰霞的家里,孩子、老公身体都不好,常年生病吃药,花销大,她只能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于书记来了以后,帮她家办了低保手续、给她儿子买了轮椅、帮她老公办理了慢性病医疗保险,还对她家院子进行了硬化,解决了生活中诸多困难。“于书记真是帮了我们全家的大忙!”贾兰霞逢人就道。

贫困户贾兰霞和她的丈夫。王林红 摄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于书记也一直惦记着,帮忙给联系北京的大夫看病。”贾兰霞说,去年,村里给她老公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个月能挣300元。

  驻村以来,于晨光自己的积蓄就花出去10万元,为村民解决医疗、教育、危房改造、饮水等焦点问题600多个。

  在于晨光的带领下,马庄村工作队工作扎实、作风优良,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起他们,村民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人心换人心,如今工作队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已有百余,也总有村民自发送来自家种的小米、蔬菜表示感谢。每每如此,于晨光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身处一线,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倾心用力真扶贫、扶真贫,扶贫扶志扶智,用真心、真情做好扶贫工作,才能问心无愧赢得百姓心。老百姓过得好,老百姓说咱们干得好,就值!”

(来源:河北文明网、长城网 记者 王林红 责任编辑 陶恒)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