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志:驻村11年,带富一个村(3图)

发布时间:2022-05-29 10:4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05 | 查看:354次

朱有志,男,1953年2月出生,曾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常德师范学院(现湖南文理学院 )院长、湘潭工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 )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等职务。现任湖南省政协常委、长沙县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驻村11年间,这个曾经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成为产业全面发展的先进村,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70万元。2021年3月,朱有志入选“中国好人榜”。

多数场合下,朱有志的自我介绍是这样开始的,“我是(湖南省长沙县)开慧村村民”。事实上,他有很多头衔,比如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2001年-2013年)等等,现在他最属意的是开慧村第一书记。

  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第一书记朱有志(右)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石雪晖在该村种植大户刘跃赛的果园交流葡萄培育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网

  找政策

  “劝大伙多种田,得让种田的人有钱赚”

  从2001年担任湖南社科院院长,到2013年退休,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粮食安全,是朱有志关注的关键词。

  2009年,感到农村实践经验还有所欠缺,朱有志写信给长沙县有关部门,想要找一个典型村扎下来,既帮村里搞建设,又方便做研究。听说大专家要来驻村,县里很积极,安排朱有志担任开慧镇开慧村第一书记。

  2009年12月,朱有志来到了开慧村。到村没多久,当时的一个现实情况让朱有志睡不安稳——这里的春耕静悄悄。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村里种田的“主力”不足。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不种田怎么行呢?老张啊,一起想想办法。”朱有志找来了村里的老党员张定奇。

  村里很快组织了座谈会、动员会,可是村民们还是不为所动。“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在外打工挣得多,这样的想法很正常!”碰壁之后,朱有志说,“劝大伙多种田,得让种田的人有钱赚。”

  朱有志把目光瞄准了村里小规模流转土地的几个种粮大户,周俊就是其中之一,他流转了30多亩土地。

  “你问为什么那时候种得少?还不是钱包太浅,担不起风险嘛。”周俊说,种粮投入大,光是买农机,就是一笔巨额支出。也有种粮大户说,是想要扩大一点面积,但是挨个去找村民谈效果并不好。

  细细倾听完种粮大户的难处,朱有志有了对策。村里召集各小组组长开会,给小组长布置了上门做工作的任务。部分土地灌溉难,村集体购置一批水泵;农业生产有风险,村里鼓励种粮大户购买农业保险……

  “小额信贷,购机补贴……很多政策我们搞不清楚,朱院长都帮我们想全了,符合要求的就能享受到。”周俊说。

  渐渐地,几个种粮大户逐步扩大了流转面积,村里的农田重新热闹起来。

  开慧村慧阳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果园,目前该村已成立3家专业合作社,抛荒土地变成了绿色沃野。图片来源:新华网

  办产业

  “村里资源少、资产少,得想方设法找到发展的路子”

  “很早就知道农村发展产业难。但真正实践起来发现,太不容易了!”朱有志说。

  当时,想引进工业、开发旅游,却因为交通不便,引入企业有困难;有外来企业想要种水果,可管理不善,经营效益欠佳……基础薄弱的开慧村,亟须开新局。

  2015年,朱有志开始谋划修一条非同寻常的路。“你看地图,杨开慧故居在开慧村,缪伯英故居在相邻的飘峰山村,任弼时故居在紧挨着长沙县的汨罗市。这么近距离内有这样的红色资源集群,这是开慧村独特的优势所在。”朱有志说。能不能打通交通,将分散的红色资源连点成线呢?

  很快,这一合理申请被上级部门认可批准。一条长3.8公里、宽12米的开慧大道顺利建成,旅游发展起来。

  有了好路,朱有志又把目光投向了天空。湖南一家通用航空企业华星通航,当时在长沙县郊区选址。在朱有志的牵线搭桥下,机场落地开慧村。

  “机场审批手续复杂、流程较长,朱书记帮我们理顺细节、做好协调,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有一年年底,资金紧张,朱书记自己凑了不少钱借给我们救急。”华星通航公司总经理易米华说。2020年,华星通航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可提供应急救援、空中快运等服务,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每年都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村里资源少、资产少,得想方设法找到发展的路子。村集体需要有资金推动工作、稳定发展。”朱有志说。为此,朱有志和村“两委”通过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入股企业、新建村级物业、自主经营和参与县抱团发展土地指标置换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完成村办幼儿园建设、入股华星通航长沙开慧机场、引进发展光伏项目等,2020年开慧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

  与集体经济壮大并行的是开慧村的发展势头不断向好。3.8公里长的开慧大道拉通,山田源河完成5.1公里综合治理,村民关心的“门口的路、屋旁的塘”面貌一新;村里流转土地1950亩成立了三个专业合作社,立足红色资源的乡村旅游等悄然兴起……

  看到村里的红色旅游越做越好,陈拥军(一级听力残障)2016年回乡创业,在家里开办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图片来源:新华网

  带队伍

  “要获得群众认可,党员必须把发展重担挑起来”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朱有志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村子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组织强不强”。开慧村有242名党员,这是朱有志眼中的“乡村振兴生力军”。他和村“两委”通过加强党建和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为党员和群众之间建立“机制性联系”。

  曾在开慧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粟峰,至今还记得他入村第一天时的场景。

  头一回见面,朱有志就领着粟峰走遍了全村道路。60多岁的朱有志在前面走得飞快,粟峰跟在后面,反而有些吃力。

  “站在一条泥泞的田埂上,面对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朱书记告诉我‘农村天地广阔无限’,这句话至今激励着我。”粟峰说。

  “要获得群众认可,党员必须把发展重担挑起来。”在朱有志看来,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注重干部队伍培养和学习。

  远近村子都知道,开慧村的“会”不少。一个村,开这么多会干啥?“学习!”朱有志拿起书柜上的一本党建理论读物,翻开每一页,几乎都写满了笔记。这是朱有志多年来带着村干部学习留下的痕迹。开慧村党支部组织宣传委员陈宗说,“最开始,有些人不理解。后来,大家学习到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掌握服务群众的本领,才慢慢理解朱书记的用心。”

  “只有走进门槛才能走进心坎,只有做到精细才能做到精准,三次登门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朱有志说,“工作中只要我们对群众真心实意,群众自然也会真心相待。”开慧村老党员常佳如认为这一工作方法,“让党的政策有落点、群众意见有出口,调动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村民陈利祥是名党员,过去常常不配合村里的工作。直到有一次开党员大会,人们才清楚,陈利祥背后有委屈。多年以前,村里搞建设,从陈利祥家附近取土,导致水土流失,他家的鱼塘和农田受了影响。“以前村里没把这当回事,是日常的学习让我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村民的心结哪怕再小,也要想办法解开。”陈宗说,“问题解决后,陈利祥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积极给村里出主意。去年汛期,他主动穿上雨衣雨鞋帮着村干部排查险情。”

  如今,在开慧村,每一名党员,都有要联系服务的群众。“干部干事作风好了,群众的认可也多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开慧村7000多名村民主动捐款26万元。”陈宗说。

  已过花甲之年的朱有志身型瘦削却精神矍铄,自我定位“当好村民经济发展的智库”的他说起村里的情况依旧激情满满。村里老党员张定奇曾半带玩笑地问朱有志,“早就过了退休的岁数了,还图什么?”朱有志一脸严肃地说:“职务可以退,但职责不可以退。在这一天就要好好做事、做好事。”在村民樊浪的手机里至今仍收藏着一条来自朱有志的共勉短信,“无事找事做,不苦找苦吃,事在人为”。

(来源:新华社 长沙晚报 责编:陶恒)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