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9 10:3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08 | 查看:619次
朱有勇,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在世界植物病理学界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在6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离开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在云南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60岁的他换上迷彩服,扛起锄头,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院士扶贫”不是口号、噱头,更不是走马观花,朱有勇一年中有100多天住在村里,而且几乎天天长在土地里,一干就是整整4年。
前一阵因受疫情影响
云南普洱澜沧县的冬季土豆已经成熟
但传统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恢复
700吨土豆等待被销售
一位头戴草帽、脚穿胶鞋的“农民”开起了直播
他一边挖土豆
一边在电商平台卖土豆
“澜沧土豆‘皮肤好’‘体格大’,
一个就能炒一大盘。”
田间挖土豆之余
他还不忘向网友秀一波厨艺
就在田边的农家小院
一口铁锅、两颗土豆
几分钟后
一盘清爽可口的青椒土豆丝就出炉了
就这样1个小时的直播
竟吸引了54万网民观看
当天挖出的近25吨土豆销售一空
这位“农民”可不是一般农民
他是“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因长期与土地打交道
一直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土地和农民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也让他有了“农民院士”的称号
2015年
朱有勇所在的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
位于西南边陲的深度贫困县澜沧县
当时贫困人口有16.67万人
贫困发生率高达41%
扶贫任务艰巨
“院士扶贫”谁来牵头?
刚满60岁的朱有勇自告奋勇:
“我年轻,我来干!”
到澜沧后所看到的情景
令朱有勇感到揪心
篱笆房、茅草房四处漏风
一个火塘、几件炊具
一堆玉米和一两头猪
就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
朱有勇通过与群众交流发现
澜沧冬天的土地大都处于闲置状态
但并没得到有效利用
而雨水少、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冬季土豆
他和团队走村串寨研究田间地头的脱贫经
科学制定了科学适宜的发展措施
带领乡亲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
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方式
冬季土豆十一、十二月播种
第二年三四月份收获
终于种出“比脸还大”的土豆
与全国其他夏季产区的马铃薯相比
产量高、品质优、价格好
冬季土豆很快成为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
在不同场合
朱有勇都不忘推荐澜沧土豆
他发现在教会群众种植和收获土豆后
他们对市场和品牌还缺乏理解
尤其是对于电商、直播等新事物
虽然知道但很少尝试
2019年11月
朱有勇开始带着当地群众接触电商
在当时的扶贫培训班上
他们联合电商讲师共同为学员普及电商知识
拓展销售渠道、培养品牌思维
除了澜沧土豆之外
还有林下三七、冬早蔬菜、茶叶种植……
朱有勇带领团队前后共开设24个技能班
培养了1000多名乡土人才
贫困群众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售卖
再到开设网络店铺、直播带货
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闭环正在形成
如今澜沧县的贫困发生率
从2013年末的45.85%
降至2019年底的1.61%
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
“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农民,
让农民有一技之长,能致富。
让更多的人来帮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
这是朱有勇不变的初衷
大山无言
一石一砾皆是见证
昔日深度贫困的“直过民族区”
到今日“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
记录着这个“农民院士”
六年如一日的一线攻坚
朱有勇用脚步丈量的地方
就是一个村寨脱贫发展的希望
(中国文明网综合新华社、新华网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