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宇:追赶时间的人(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9 10: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0/09 | 查看:447次

张定宇,男,1963年12月出生,湖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20年,张定宇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我从没想过做英雄。是所有人一起做出了牺牲与贡献,而我仅仅是他们中的一分子。”面对“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定宇这样说。

  1963年出生的张定宇现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2018年,他被确诊患上渐冻症,双腿日渐萎缩。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疫情暴发后,张定宇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一快一慢的坚守,他与疫魔鏖战

  位于武汉市三环边的金银潭医院是一家许多老武汉人都未必熟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2019年12月29日,随着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这里成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

  “这个病毒和我们以前见到的都不一样,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时间拉回到岁末年初。“春节前后病人暴增,几乎每两天就要开一层楼。看着这个病区要收满了,另一个病区就要准备清理、消毒,工作量非常大,每个人都绷紧了弦。”张定宇说。由于此前已排查过各种常见病毒,首批病人转入后第二天,张定宇带领团队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送往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检测。

1月27日,张定宇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综合病区楼联系、协调工作。 新华社记者 柯皓 摄

  1月23日,武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关闭了离汉通道。城市放慢了脚步,与挽救生命有关的一切却在加速。

  金银潭医院,每日灯火通明,彻夜忙碌,无人退缩。医护人员对生命的责任感,超越了对未知的恐惧。在各方支援来前,张定宇和同事在一线撑了近一个月,除了诊疗,他们还要照顾病人生活起居,清理医疗垃圾。防疫物资紧张的时候,今天用了,明天有没有还不知道。

  “搞快点!搞快点!”在医院楼道里、病房里,大家常常听到张定宇的大嗓门。可伴随嗓门越来越大,他的脚步却越来越迟缓,跛行越来越严重。面对追问,张定宇终于承认说:“我得了渐冻症。”这是一种罕见病症,慢慢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呼吸衰竭。

由于渐冻症的关系,张定宇爬起楼时十分不便。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张定宇的病情让不少同事感到惊讶。“他明明走得好快!”金银潭医院北7病区护士长贾春敏说。有一次,张定宇打电话让她5分钟内到达病区,“他从办公室到北7楼比我远,等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那儿了。平时他老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贾春敏说。

  自己的身体,张定宇比谁都清楚,他在车后备厢里放了一根登山杖。最忙碌的那段时间,夜里回家的最后一段路,张定宇都要从后备厢取出登山杖,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慢下来。

  一远一近的取舍,他为生命守护

  “我很幸运,自己病情发展不是那么快,所以我更加珍惜这份眷顾,尽可能多干一些工作,而我的工作就是救人。”回忆最难的日子,张定宇感慨道。但对家人,他觉得亏欠太多,就连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他也没能顾及。

  “知道她确诊,我都懵了,心里很害怕。”张定宇说,那晚回家路上,他想到妻子可能会逐渐转化成重症、危重症,最后拉都拉不回来,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淌。

1月29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在去病房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可即便有再多牵挂,张定宇还是选择在抗疫前线坚守。“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妻子入院3天后,晚上11点多,张定宇才赶紧跑去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探望,却陪了不到半小时。“看到他很疲惫,就催着他赶快回去休息。”张定宇妻子程琳回忆说,直到出院,那是丈夫唯一一次去医院陪她。

  程琳很少给张定宇打电话,基本就是微信留言。“多是相互报个平安,他事情太多,一般都是两三个小时才回信息。”程琳说。

  好在经过治疗后,程琳痊愈出院。出院后,多数时间是女儿在家照顾程琳,张定宇仍坚守一线。

  张定宇一心扑在救治工作上。早上7点半,往往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会到现场亲自过问。”金银潭医院南三病区主任张丽说。

1月29日,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回到医院后马上换装投入工作。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特别是早期收治的病人,所有手段都上了,还是拉不回来。看到不停有病人去世,就感觉很无助,很沮丧,内心很煎熬。”张定宇说。

  在张定宇奔走呼吁下,不少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捐献了血浆,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共同来帮助还在与病魔抗争的病人。

  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下,张定宇等专家组织动员遗体捐献。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2月16日凌晨3时许,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工作在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为开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

  一深一浅的脚步,他与时间赛跑

  “能用我的时间,换回别人更多的时间,没有遗憾了。”与疫魔竞速,张定宇却没时间去“珍惜”自己的身体。

  “他太累了,病情也加重了,原来左腿还能正常走路,现在也跛了。遇到天气降温,更是完全挪不开步子。”程琳说,有次降温,张定宇从停车场走到楼下电梯口,200多米走了15分钟。

  张定宇淡然地说,既然拦不住时间流逝,那就让它更有意义。

  翻看张定宇的履历:在疫情面前,他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绝非偶然。

  从医30余年,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之间做选择,他都选择了以患者为先。

3月31日,张定宇(前左)在武汉天河机场送别上海医疗队。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11年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出现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后,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

  “能够工作是很幸福的,能够帮助到他人也是很幸福的。”张定宇说。他至今还穿着那身白大褂,踩着一深一浅的脚步,每天忙碌着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工作。

  “每个人都在做一些牺牲,牺牲自己小小的自由,牺牲自己小小的利益,来抗击这场疫情。这时候特别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他说。

(中国文明网综合新华社报道 文字记者 侯文坤 责任编辑:陶恒)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