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张忠/张华:只为心中一抹绿(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5 22:1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7 | 查看:859次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拱拢坪林场,孪生三兄弟张建、张忠、张华的故事广为流传。从16岁开始,三兄弟投身育林事业,巡山、护林、造林,一晃就是38年。在他们的呵护下,林场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生态越来越好。2019年5月,张建、张忠、张华入选“中国好人榜”。

坚守13870天,徒步416100公里。

  38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森林公园护林员张氏三兄弟因为足下有力,所以向前;因为心中有绿,所以坚守——

  雨,洗净了树上的尘埃,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置身七星关区拱拢坪森林公园里,感受着阵阵松涛奏响的乐章,畅游在蜿蜒的柏油路上,享受着免费的“洗肺”之旅。

航拍拱拢坪林场。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辽阔的森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几十年安然成长背后,是护林员艰辛地付出,凝结成点滴雨露,浸润着这片林。 

  张建、张忠、张华三胞胎兄弟,时常穿梭在林间,38年来始终如一日守护着这片森林。

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在护林巡山。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多年来,他们爱场如家、爱林如子,一年四季在53300亩的林场内巡山护林,踏破的鞋在家里堆成小山。

 

张建、张忠、张华巡山护林日常。图片来源:贵州文明办

  2019年6月11日上午10点半,张华三兄弟一边在林间巡护,一边接受媒体采访。此时他们已经走了10多公里山路,气喘吁吁。

  说起护林,还得从他们的父亲张世德说起。张世德是当年创建林场的带头人之一。谈起父亲与林场的故事,张建说:“那时父亲扛一把锄头,两边捆着树苗,经常熬夜种树,冬日头发上的汗水常常结成冰凝。”

 

如今的林场修起了休闲栈道,例行巡逻的路好稍微好走些了。图片来源:贵州文明办

  “那时候苦,没有路,全靠人背马驮。”

  “父亲种树,我们在边上帮忙,饿了吃野果,渴了就在山上找水喝。”

  “虽然条件艰苦,但林场是我们最喜欢玩的地方。”三兄弟笑着说。

  1981年,初中毕业后,16岁的张建、张忠、张华,从父亲手中接过绿色“接力棒”,投身育林、护林事业,守护着这片林场。

接下父亲“绿色接力棒”的张华、张建、张忠三兄弟。图片来源:贵州文明办

  拱拢坪国有林场,始建于1962年5月。建场最初是为了满足贵州西北铁路、煤矿建设所需枕木、坑木及三线建设,组织职工和当地农民工、知青等庞大的社会力量植树造林,支持国家建设。

  目前,林场管理面积4.96万亩,已取得林权证面积5.33万亩,下辖拱拢坪、乌箐岭、茅坪3个林区。

  当年的拱拢坪,漫山遍野都是灌木丛。

  “每天要先去育苗点取苗,一个来回要走10个小时。按规定,每人每天要种500棵树苗,为了完成任务,拿到35块钱的工资,我们经常熬更守夜。尤其是冬天,身上的汗水打湿了衣服,还没干就冻成冰了。”张忠说。

即使是冰天雪地,人迹罕至,三兄弟也坚持巡山。图片来源:贵州文明办

  每天,巡山小组都要兵分几路到各巡护点,一天下来至少要走30多公里山路。 

  身穿迷彩服,手提锄头或砍刀,肩上挂着干粮加水壶,就是他们日常的装备。

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吃“土豆午餐”。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带上砍刀,既可以清理枯枝,也可以防身。”张忠边清理林中的枯木边说,“这些年生态越来越好,很多野生动物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像野猪,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一次,我们就遇到了一头野猪,个头不大,但我们都不敢动,只能悄悄躲起来,等它走远了才继续走。”

三兄弟在护林巡山时,清理林中的枯木。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说起如今的巡护条件,张华笑着说,“以前,巡护环境不好,巡山的路全是靠双脚走出来的。2005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林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尤其是2009年,林场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后,林区陆续硬化了林道,修建了观景亭,安装了监控器,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巡山负担。”

三兄弟的工具。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38年来,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假日,是森林防火压力最大的时候,虽然离家近,但兄弟三人却不能和家人过节。“又来和森林‘过节’了。”这是三兄弟的自我调侃,但他们从却从未马虎大意。

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在护林巡山。图片来源:中新网 王纯亮 摄 

  “特别是每年清明节,我们都是最忙的时候,上坟的人多,怕引起火灾,我们就加大巡山频率和范围。”张华说。

  张建接过话说:“我们是森林的一道防线,只要能守护好这片森林,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过节不过节的也不重要。”三兄弟望着林场,目光坚定。

巡山途中,渴了就喝一口山涧的泉水。图片来源:贵州文明办

  说话间,张建在一棵松树下停下来,感叹道:“这棵树是我刚来巡护时栽的,现在双手都抱不拢了。”

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与“树”为伴。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现在,国家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我们巡护起来轻松很多。”张建说,“不光是拱拢坪,现在很多地方以前退耕还林的树子都长大了,到处都是绿茵茵的,看起来舒服多了,住起来也舒心!”

张忠在“丈量”树的成长。图片来源:中新网 瞿宏伦 摄

  “再过几年,我们就要退休了,虽然舍不得,但也希望有年轻人来接班,把这片森林守护下去。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给子孙后代造福。”张建说,张忠、张华在旁边也连忙点头。

  这时,被雨水洗净的树木,在阳光下苍翠欲滴,似乎想要趁着大好的天气,再往上蹿一蹿。

(中国文明网综合贵州日报、中新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坚守,是一种信念。三胞胎兄弟守护的不仅是山林,更是老一辈人的心血,守林工作看似平凡,却彰显出伟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