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平:电网护航“老兵”一片丹心照亮高原(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5 21:3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09 | 查看:968次

张洪平,男,1964年出生,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原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自1987年开始,张洪平数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一心扑在电力调度工作上。因积劳成疾,2018年突发脑出血告别人世。2019年8月,张洪平入选“中国好人榜”。

穿山越岭不畏艰难 践行高原电力精神

  在已经退休的“老调度”杨继眼里,1987年在青海省电力调度通信局工作的张洪平,戴着眼镜,一副斯斯文文的书生模样。与其他刚入职的新人不同,张洪平踏实苦干、肯钻研,是个干调度的好苗子。

  之后,张洪平先后担任了青海省电力工业局计划处规划组组长、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展计划部主任师。从调度工作到电网规划设计,为掌握电网发展规划的第一手资料,张洪平时常翻山越岭,奔波在未通电的草原戈壁,白天查看现场,夜晚搞测算、整理资料。住着小旅店,吃着小饭馆,点着蜡烛工作,是张洪平成长中的深刻印记。

  1997年的冬天,风雪交加,张洪平来到海拔4300米的果洛草原花石峡镇的一间小旅店里。当人们蜷缩在屋子里烤火的时候,张洪平依然带着图纸在风里雪里进进出出,趴在蜡烛下写写画画。心生疑惑的旅店老板仿佛看到了电影里的“特务间谍”,便悄悄地向镇上的派出所报了案。

张洪平(后二)在工作区。资料图片

  “前几天已经有人报过案了,这是咱们省电力局的同志,专门来搞电力线路规划的,不久我们这里就要通电了。”派出所干警的解释让旅店老板恍然大悟:“这天气,我们都不敢出去,这从城市里来的人真能吃苦啊!”

  寒来暑往,张洪平跑遍了青海的荒漠戈壁、山川河流,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为大电网的西进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张洪平一步一个脚印,也成长为行业里的专家能手。

  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张洪平任青海省海南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虽身居领导岗位,但“有任务冲在前”依然是张洪平的工作作风。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地震,张洪平根据省公司安排,立即成立抢险先遣队,连夜赶赴 600公里向前线集结。

  高原的4月,寒冷透骨,在灾区的废墟上,一顶透风的帐篷就是张洪平的办公室。“先应急供电,后临时供电。”抗震保电两条主线同时走的方案让灾区电力恢复看到了希望。制订电力恢复方案、联系抢救物资和施工物资,30个小时的一眼未合、没喝一口热水,让灾区抢修指挥部、医疗救助点、灾民安置点率先用上了应急电源,抗震保电第一目标得以实现。

  心怀着共产党员的责任,肩负着抗震保电的使命,张洪平和团队忍受着痛苦的高原反应,在含氧量只有60%的玉树高原,用8天8夜的苦干实现了抗震保电工作的胜利告捷,也展示着“缺氧不缺精神,再难也要点亮黑暗”的高原电力精神。

  2010年7月,张洪平被青海省电力公司授予“玉树抗震救灾保供电先进个人”称号。一个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能打硬仗的电力“尖兵”脱颖而出。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严狠换来安全7200天

  “调控中心主任”这个岗位,在国调系统内是公认的“高危岗位”“高风险岗位”。2010年8月,在相隔14年之后,张洪平又回到了再熟悉不过的电网调控运行战线,担任了青海电力调控中心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张洪平一干就是8年。

张洪平(右一)在介绍项目情况。资料图片

  “安全生产,是电网运行的生命线。对调控中心来说,除了要安全生产,还要生产安全。”这是张洪平最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时光回溯到2012年7月,国网青海电力系统内的“大运行”体系建设进入了决战期,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回家休息的张洪平时常劝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家休息,但他还是伏在案前紧张地忙碌着。

  “次日凌晨,主任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他在办公桌前端坐如钟,正在埋头修改厚厚的体系建设验收报告,审核像小山一样堆摞着的验收工作资料。”已经跟张洪平共事8年的调控中心计划处处长徐有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眼眶湿润:“我们当时都呆住了,主任太拼了。”

  “像这样‘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画面,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时候,他布置完工作,过了一会还要回来。在确定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才放心的回家。”调控中心调度控制处处长王茂春说。

  调控中心的员工们可以闭着眼睛计算出他的休息时间,算起来,近8年时间,这只“电动陀螺”几乎没有好好停歇过。2015年春节,他破天荒休了一次年休假,这也是公司领导直接“干涉”的结果。

  在成都,他没有心情游山玩水,依旧每天询问电网运行情况、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只休了不到一周的假,他索性回来上班了。他坦率地自嘲道:“平时习惯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提心吊胆、忙忙碌碌的日子,要放松下来休息还真是不习惯,看来我就是闲不住了。”

  8年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调控中心全体在重压之下保安全,换来的是青海电网连续安全运行7200天。外人看到的或许只是个天数,却不知,“7200”这个数字,既离不开他对自己的“狠”,更离不开他对团队的“严”。

  “电网安全无小事,主任对我们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我们这六、七十个人里,没有人是没挨过主任批评的,而且主任的批评向来严厉,但从来对事不对人。”徐有蕊说。

  张洪平“暴风雨”式的有效沟通方式,催生了调控中心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由他主导制定的一套覆盖全员和全业务范围的在线绩效量化考核管理系统在青海公司系统全面应用,并推广到了国网技术学院等单位,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该项目也获得青海省管理创新二等奖。

  “主任在的时候,天天都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挂在嘴上。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这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徐有蕊说这话时猛地停下了,顿了顿又接着说:“可现在,再听不见了。”说完后,半晌不再说话,眼眶变得湿润了。

  员工们说,这是“骂”出来的成就,是“吼”出来的成效。但在所有人心中都无比肯定,这是张洪平留给他所热爱事业的宝贵财富。

  无名英雄创新进取 诠释青海绿色情怀

  “绿电实践”是青海电力最骄傲的标签。2017年和2018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连续两年在“青洽会”期间,实现了“绿电7日”“绿电9日”两项“绿色创举”,刷新了电网全清洁能源运行的世界记录。

  在两次“绿电”行动中,张洪平都是电网安全保障组的重要成员。凡事亲力亲为,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排查设备安全隐患,落实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统筹电力电量平衡,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开展电网精益调控。事无巨细的认真工作,只为确保全清洁能源供电万无一失。

  “‘绿电9日’安全结束后,张主任兴奋得像个孩子,把大家伙叫到一块一起合了张影。”看着手机里这最后的合影,调控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李延和似乎又听见了张洪平那晚自豪的声音:“你看,还是我们中国人厉害!”

  打赢一次次“胜仗”,实现一次次突破,离不开张洪平“学无止境”的思想理念。青海电网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电网持续安全稳定运行,都离不来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主任一直强调,我们调控中心不仅是安全生产的一线,更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一线。”徐有蕊告诉本网。随着近几年青海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结构和电网运行特性发生了深刻变化,青海电网的安全运行面临着空前考验,也成为了摆在张洪平面前的新课题。

张洪平(前排中)与同事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面对压力和困难,张洪平带着队伍组织成立“调控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管理的同时,推进大电网调度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开展长周期全清洁能源供电实践。

  1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项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科技奖,编写出版《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与调度运行》(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图书)等专著3部,这些都为青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主任看问题比我们深,想得也比我们远。2018年8月的时候主任已经把今年的目标定在了‘绿色储能’上。现在,大家也已经开始沿着这个方向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此时,镜框下徐有蕊的眼神,坚定且信心百倍。

  努力终会换来回报。在以张洪平为代表的青海电力人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青海新能源消纳电量大幅提升,弃电有效控制,新能源消纳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

  在关注这些成绩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从前那个“拼命三郎”头顶的白发渐多,背也有些驼了。有人开着玩笑劝导说:“你这样拼命又是何必呢?”

  张洪平认真地回答:“电网安全事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个调控战线上的老兵,我的任务就是尽心尽力,站好最后一班岗,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18年12月6日,张洪平突发脑出血,倒在了他最恋恋不舍的工作岗位上,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4岁。

  “还有几个月我们就能抱上孙子了,他想重走长征路的退休计划还没实现……”爱人张小青面对丈夫的突然辞世,充满了悲伤和遗憾。

  踏过“漆黑”的草原戈壁、深入玉树抗震救灾一线、坚守电网安全运行职责,这位在青海电网工作了31年的电力“老兵”,用最灿烂的青春年华守护着万家灯火的长明,也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和高度责任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

(中国文明网综合人民网-青海频道报道 记者马盛楠 杨阳 王柯岚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浮生不负好时光,卅年奋斗谱华章。风雨轻吹灯烛灭,音容名讳长绕梁。”妻子张小青写在纪念小诗里的这几句话,诠释了张洪平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这座丰碑就如同一座座蜿蜒向前的铁塔钉在大地上,强大的电流正沿着铁塔的方向一路向前、向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