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银:为国家创造千亿价值的大国工匠(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4 21:4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05 | 查看:1581次

朱恒银,男,1955年11月生,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4年来,他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勇于探索创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将我国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推进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朱恒银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019年4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不服输,由“工”磨砺成“匠”

  自幼丧父的朱恒银,家庭生活十分窘困,从小学到高中全由国家资助完成。
  1976年的一天,朱恒银随着一辆解放牌卡车,被313地质队运送到安徽省霍邱周集铁矿区。

  130公里的路途,卡车开了6个多小时。下车后,看到的是一片荒芜,只有钻塔在田野间孤独地耸立着。大家纷纷小声议论着:“这真的就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地方吗?”内心的失望写满了小伙子们的脸庞。朱恒银的心也凉了一截。
  从那天起,朱恒银穿上了蓝色地质服,正式成为一名钻探工人。也是从那天起,他才知道,地质钻探是地质行业中最艰苦的工种:整天一身泥浆一身油,风餐露宿、三班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大。他们的住房是干打垒,有时住群众家的牛、羊棚,晚上照明是煤油灯,一个班6人只配一台收音机,生活单调。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很多人第三天就收拾行李走了。当时,朱恒银也打起了退堂鼓。

  但是,地质队领导的一席话改变了朱恒银的想法:“你们别看现在这里一片荒凉,可是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宝藏,要靠你们把它勘探出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就是一座城市。很多老职工一辈子都无怨无悔地无私奉献在地质事业上,从事地质找矿是我们的无上光荣。”朱恒银听后很受感动,决定留下来。

朱恒银(左二)和同事正在工作。图片来源:中工网 

  在学徒期间,朱恒银先从搬钻杆、打泥浆的小工做起。由于文化程度低,学习操作规程和钻探工艺比其他人更困难,但朱恒银从不认输,也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

  随着对钻探工作了解的深入,技术设备用起来时常不称手,得到队里老师傅们的支持后,朱恒银开始进行技术改革。每当别人都在打牌玩耍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在煤油灯下钻研。
  很快,朱恒银研究成功“水力喷射泥浆搅拌器”,搅拌泥浆速度又快,质量又好,大大减轻了钻机工人的劳动强度。

  “看到我的发明受到同事的喜欢、领导的表扬时,我兴奋了好几天,我创新的热情也高涨了。”朱恒银自豪地说。

  随后,朱恒银又完成了8项“五小”成果,均在第一线生产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分别荣获了国家、省、厅局级“五小”成果奖。正是那些创新活动,使朱恒银对钻探行业有了更大的兴趣,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这就是我的工作,这就是我人生的方向。
  197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地质队在霍邱周集朱巷村勘探,突然钻机孔内钻头被孔壁掉的岩块卡住,钻机无法回转,需要强力提拨。于是,班长去操纵钻机提拨。但是由于提拨力量过大,把钻机底座固定螺栓拉断,蹩熄了柴油机,钻机被拉翻,班长顿时被钻机脚踏刹板弹了出去,抛到钻塔拐角。
  在漆黑无光的机台里,朱恒银点亮小马灯,同另外两个学徒一起去寻找班长,当他们找到班长时,发现班长头部流血不止,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顾不上害怕,他们当即留下一人看守钻机,两人将班长救出去。
  荒郊野外,连一条公路都没有。朱恒银和另一名学徒工只有轮流背着班长走出约3公里田埂路,送至能通车的土公路边后,找机长派车抢救。当朱恒银把从班长背上放下时,发现工作服上衣已被班长的鲜血和自己的汗水浸透了。

  朱恒银难过极了,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改变现在钻探技术落后的现状。”于是,在当了两年工人后,朱恒银重拾书本,考入了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学习探矿工程专业,系统地学习了钻探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学校,我学到了老一辈工人师傅身上朴素、忘我的工作作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朱恒银说,“而且像我们这代人能再回到学校学习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所以我很珍惜。”
  1982年,朱恒银大学毕业。其实,他当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单位,但却毫不犹豫地回313地质队工作,并主动要求到野外第一线钻探机台。从此,朱恒银从一名勘探工人变成一名钻探技术员,走上了钻探施工技术创新之路。 

工作中的朱恒银。图片来源:中工网

  回归之后,朱恒银在钻探一线乐此不疲地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每一次创新、发明的完成,都让他兴奋不已。看到自己的成果被都被应用到了工作中,提高了工人们的钻探效率,又鼓舞着他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一些钻具经过他的改良,钻探效率提高好多倍,他是我们眼中的能人。”曾经的钻机班组同事刘长江说起这事,忍不住赞叹。
  就这样,安徽霍邱、庐枞铁矿,铜陵冬瓜山、安庆月山、滁州琅琊山铜矿,大别山钼、金、铅锌等大型和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无不出现他的身影。对钻探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已经融入到了朱恒银的血液里,他从一名钻探小工逐渐成长为全国知名的钻探专家。

  勇探索,铸就安徽地质“神兵”

  上世纪90年代,由于行业调整,地勘单位进入了发展的低谷。计划经济的地勘任务逐年减少,地勘单位面临生存危机。
  “人均工资200元,有时还发不出工资,加上野外工作环境恶劣,很多职工选择了转行或跳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提起往事,313地质队纪委书记彭海辉唏嘘不已。
  当时,广东及上海一些地勘和研究单位纷纷向朱恒银发出邀请,提出月薪上万元,还可全家调去,分配住房。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朱恒银也曾动摇过,“可是要是我走了,我手下的30多人咋办?地质队怎么办?”

工作中的朱恒银(右)。图片来源:中工网

  地质钻探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扭转困境?在思考和实践中,朱恒银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咬定钻探专业技术不动摇,利用钻探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并占领钻探新的市场领域。想到这里,朱恒银决心留在单位,立志带领313走出困境。
  朱恒银率先成立一支专业技术强、工作作风硬的“特钻工程处”,凭借着国内领先的定向钻探技术优势和良好信誉,南下广州,北赴首都,东进上海、浙江,西挺鄂北,中守南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下了辉煌业绩,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

  在那期间,朱恒银带领着团队一边抓施工一边搞科研,先后承担了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主持承担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磁悬浮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基岩标的施工。
  最让朱恒银难忘的是2003年7月2日,上海外滩董家渡地铁四号线地面塌陷现场,两座8层大楼发生沉降和倾斜,近在咫尺的黄浦江防波堤和20层高的税务大厦面临威胁。糟糕的是,外请的一支施工队伍抢险失利。当时,朱恒银接到了求援电话。

  险情就是命令。朱恒银带领技术人员火速参加抢险,冒高温战酷暑。他们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密切合作,经过十个昼夜紧张施工,出色地完成了抢险任务。因此,朱恒银率领的这支特钻处队伍被上海媒体称为“安徽地质神兵”。

  高精尖,“攻深找盲”建奇功

  2008年,意识到“攻深找盲、摸底探边”是当时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朱恒银充分发挥自身的钻探技术优势,积极申报《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

朱恒银 资料图片

  作为该项目的首席专家和主持人,朱恒银深感责任重大。探矿负责人张文生说:“朱恒银的办公室里除手提途行箱外,还摆放着工作服、安全帽、深筒胶鞋等装备,这些物品都是为了出行方便,一旦野外遇到技术难题,他就得第一时间赶到。”
  苦心人,天不负。该项目最终成功研发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强的岩心钻探装备,研发了高强度绳索取心钻杆及系列取心机具,建立了完整的深部地质岩心钻探工艺方法,填补了我国3000米深部地质岩心钻探“无一套完整科学高效的技术体系”的空白。创新成果分别获得2010年、2012年、2015年全国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该项目成果曾应用于汶川、赣州、霍邱、宣城等全国50余个大型及特大型矿区深部地质找矿、国家科学钻探、海洋地质钻探,多次刷新全国地质找矿钻探孔深纪录,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唯进步,不止步。如今,年过花甲的朱恒银,仍然承担着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为积极寻找隐伏矿,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新能源勘探等方面发挥作用。

  传帮带,“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当中,形成共振效应才是关键。”朱恒银常常感叹。
  近年来,朱恒银亲手培养了钻探工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晋升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0余人,研究生多人,钻探机班长20余人。朱恒银领衔的深部钻探创新团队的行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朱恒银获得了许多荣誉。资料图片

  朱恒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我国地质勘探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创造的价值以上千亿计。地质领域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地勘行业“十佳最美地质队员”“安徽省科学技术创新奖”、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从业44年,朱恒银获得的荣誉太多太多。

  “虽然取得了这么多荣誉,但是愧对家人太多。年轻时,妻子在巢湖带孩子,我在大山坚守;现在,孙子在合肥,虽距离不远,但还是没有时间抱抱他,我相信家人会理解的……”朱恒银这样说道。 

(中国文明网综合皖西日报、中工网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朱恒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追求理想、爱岗敬业、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劳模+工匠的品质,谱写出辉煌的人生篇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