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虎:每个航天人心里,都有一个回家的梦(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4 21: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02 | 查看:649次

近日,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票房已超过40亿元,引发了公众对航天、对未来的关注。今天,为大家讲述现实生活中一位航天人的故事。他叫周湘虎,1978年10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现任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他曾全程参与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在接近失明的情况下,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2018年7月,周湘虎入选“中国好人榜”。

一声点火天地惊。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美首秀,文昌航天发射场惊艳亮相。

  望着高耸巍峨的塔架,有一个人的眼里既模糊又清晰。模糊,是因为他的左眼没有任何光感,右眼裸视仅为0.04。清晰,是因为他见证了发射场从蓝图变成现实,从龙楼小镇走向世界。

周湘虎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艰苦创业,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生命线”

  大学毕业后,周湘虎加入基层工程连队。2009年2月,当得知基地承担文昌发射场建设任务时,学习工程专业的他主动请缨,和战友们怀揣梦想来到海南,成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首批建设者,成为航天事业上的小小“螺丝钉”,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

周湘虎在丛林中完成工作任务。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海南对于游客来说,是度假的天堂。但在创业者眼里,这里到处都是荆棘椰林、泥潭沼泽、蚊虫毒蛇和台风暴雨。

  创业之初极其艰辛。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发霉,6平方米的板棚犹如蒸笼一般,周湘虎和战友们一张桌子白天办公,晚上凉席一铺就当床。勘察地形地貌、坐标边界时,周湘虎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往返于沼泽水田,蚊虫蚂蟥叮咬得满身起包,烈日晒得全身脱皮,长距离徒步更让脚打满了泡。

  有一次,周湘虎走在最前面“开路”,经过一片湿地时,他以为是积水坑,踩进去才发现是淤泥,整个人开始下陷,瞬间就淹到了腰际。他赶快提醒后面的战友注意安全,战友们赶紧合力用棍子把他拉出来。虽有惊无险,但他的一双鞋却陷在了泥里,至今还埋在转运轨道下方。

周湘虎正在工作中。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地人管我们创业官兵叫‘农民工部队’和‘包工头’,我觉得这些称呼很贴切,岗位就是工地,现场就是战场。”周湘虎笑着说,苦点累点不怕啥,晒黑磕伤也无所谓,把工程建好最重要。

  就这样,他和战友们从挖下第一锹土、埋下第一根桩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场区10多公里边界围栏划定任务,埋下界桩近700根,踏勘土地1.6万多亩,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了水电路的“生命线”。

  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

  但周湘虎追梦的翅膀刚刚张开就折断了。

  2011年夏秋之交,发射场工程建设进入抢工期、抢进度、抢质量的攻坚决战阶段。150多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发射塔架建设,更是紧锣密鼓推进。身为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始终像钉子一样铆在工地上。

  但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不幸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仅为0.25。

周湘虎的眼睛经常犯痛。图片来源:新华社

  他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是接受组织和领导为自己安排的其他工作,还是就此休养?

  “但我舍不得离开工地,舍不得发射场,舍不得打下第一根桩的发射塔。”经过短暂治疗恢复后,周湘虎向组织要求回到原岗位。“选择了就要坚守,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献给它,我也无怨无悔。”

  回去以后,他所面对的比想象中难得多。由于眼睛还在恢复,又红又肿,就连吃饭时被热气一熏,泪水都止不住往下流,阳光一照、海风一吹,更是酸痛难忍。

  “但我要证明给大家看,虽然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他更加勤奋和努力。

周湘虎正在核对修改施工图纸。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王泗江摄

  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都不能看错。为确保不出错,他就随身揣着放大镜,眼睛贴在图纸上一行一行读、一点一点记,看几分钟眼睛疼了,就闭上眼在脑海中过一遍,记住了又接着往下看。就这样,他硬是把两个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图纸一张张刻进了脑子里,把自己逼成了“活图纸”。

  塔架构造有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一个螺钉质量不过关,都可能为发射埋下隐患。两个发射工位数百个孔桩,最深的20多米,最浅的也有10多米,浇筑前,必须确保桩底无积水残渣、无淤泥碎石、无钢筋歪斜。每个桩在质检员和监理检查后,周湘虎还坚持穿着雨靴,咬着手电筒,扶着钢筋笼下到桩底亲自检查。孔桩直径仅1米多,里面黑暗潮湿、缺氧闷热,手脚很容易被剐伤碰破。

  “我们都管他叫老虎。”某安装总队驻海南项目部负责人张松林说,不仅是因为周湘虎名字里带“虎”字,还因为他的那份坚强和勇敢打动了许多人。

  愧对家人,却无愧发射场

  1米、10米、50米、80米、封顶……塔架在周湘虎和战友们的呵护下,拔地而起。“看着她一天天长高长壮,是我最开心的事。”周湘虎平静的语气里满是温情,他视塔架为另一个“女儿”。

  正是有这份感情,7年来,他亲手检测钢筋1.5万多吨、型钢1.1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无一纰漏;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负责监造的两个发射工位被评为全军质量安全检查优秀项目……

  把发射场当成家,周湘虎却亏欠了另外一个家。父亲患尿毒症多年直至2015年初离世,周湘虎都没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坐骨神经痛时常发作,他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安慰;与妻子结婚13个年头,至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

母亲帮周湘虎揉眼睛。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超超摄

  如今,女儿都上初中了,父女俩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第一次见她是刚出生,第二次见面时她已经会说话走路了,再后来她已经上了幼儿园……”2011年周湘虎手术后回家休养,那段时间是他陪女儿最长的日子。“回家那几天刚好是我生日,吃蛋糕时,我让她和我一起吹蜡烛。女儿却说,‘爸爸怕黑,我不吹’,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眼泪顺着我的手臂往下流。”提起女儿,周湘虎有些哽咽。

女儿为周湘虎揉眼睛。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现在只要有机会,周湘虎就会尽力弥补家人,抽时间和女儿交流谈心,相聚时为家人做一桌拿手的湘菜。

周湘虎全家福。图片来源:新华社

  虽然心中有愧疚,但周湘虎一想到自己监造的发射塔将把祖国的大火箭、载人空间站送上太空,中国航天将从这里开启向更远深空进发的征程,他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发射场最常见的树木就是椰子树,它平凡普通,却全身是宝,四季挂果;它坚韧不屈,历经无数台风的侵袭而屹立不倒。像周湘虎一样的发射场的创业者们,就是一棵棵椰子树,把“扎根海岛,筑梦航天”的信念之根深深地扎在脚下的这片热土,历经风雨,才结出了文昌发射场的累累硕果。

(中国文明网综合新华社、央视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永无止境地在开拓中前行,他们用无私奉献铺就了辉煌的航天强国路。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