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永: “捡”来盲婆婆不离不弃照顾了6年(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3 22:3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01 | 查看:452次

陈昌永,男,48岁,重庆开州区渠口镇广播电视站站长。说是站长,其实整个站就他一个人。他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好,单位多次想把他升迁调回城区,却被他拒绝了。其实,他是为了家里的周婆婆才留下的。说起这个周婆婆,是他外出服务时“捡”回家收养的孤苦老人,这一养便是6年。2018年11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

冬日的一天,天气寒冷,在重庆市开州区渠口镇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暖意融融。

  “老人家,等一哈,我帮您弄。”一位身穿红色冲锋衣的中年男子一边操作手机,一边与前来咨询的老人交谈。

  “身份证、低保证、还有电表户号……”老人把备好的材料递上。

  “好的,这些我帮您传过去。”中年男子随即帮老人复印好资料,并把原件还给老人。

  “好好收起哟,过两天我去赵家供电所,您老不用跑这一趟了。”听到中年男子的话,老人连声道谢。

  中年男子叫陈昌永,是重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开州分公司渠口站站长,老人是向阳村的徐道贵,正在办理低保户每月减少10度电的相关资料提交,眼前的一幕,是陈昌永为村民义务办理的“额外活”。

  多年来,这位扎根山村20多年的老广电人,一心为民,不管是分内分外的事,他都热心帮忙,这对他来说已成为一种习惯。

陈昌永(右一)经常给村民帮忙。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乡村“老黄牛”,27年跑坏5辆摩托车

  陈昌永今年48岁,土生土长的渠口人。他曾在乡村当了7年邮递员,又做了20年的广播电视线路安装维护工,这里的山山水水、坡坡坎坎,都洒下他的汗水,留下他的足迹,他是村民最熟悉的人。

  “山村文娱活动不多,看电视就是村民最大的文化活动,如果电视看不了,村民啷个(当地土话,意为“怎么”)过日子?”陈昌永时常挂在嘴里的一句话,就是要当好村民文化服务的“后勤兵”。

陈昌永工作时耐心而细致。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20多年来,他坚守山村,几乎跑遍了小镇里的每一座山头。维护、巡查、检修……尤其是雷雨季节,他时常忙得“两头黑”。

  2013年6月30日晚下大暴雨,渠口镇向阳村的线路被雷击中,家家户户的电视没信号,第二天天还没亮,陈昌永就背着30多斤重的工具包,挎着30多斤重的电缆线往向阳村赶去。

  找原因、清线路,陈昌永一直忙活到中午,正当他爬杆下地时,谁知脚下一滑,整个人从电杆上摔下来。

陈昌永入户检修。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当时把我摔晕了,等我醒过来,手上鲜血直流,人也站不起来了。”陈昌永说,那时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他只好用纸巾塞住右手腕止血,用塑料胶布进行简单处理,由于爬不起来,只好打电话给向阳村1组组长贾尚学求助。

  倔强的陈昌永坚持把最后一段线路修好,才步履蹒跚地赶回渠口卫生院检查。

  医生对陈昌永作完检查后吓了一跳,居然摔断了3匹肋骨,对他进行治疗后,叮嘱他必须在家里静养。

  由于渠口站只有陈昌永一个人,他若回了家,所有的工作都得“停摆”,陈昌永忍着剧痛坚守岗位,没有请一天假。

  “陈师傅是个实在人,为老百姓办事情巴心巴肠,他做的好事数都数不清,村里个个都认得他。”村民徐志元说起陈昌永,连连点头。

这辆摩托车是陈昌永的第五辆摩托车了。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20多年来,哪家电视看不清了,哪家线路出现故障了……只要一声吆喝,陈昌永准能及时赶到,他以专业的技术、细致的方法、认真的态度,为村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他俨然“老黄牛”一般,默默耕耘在山村,从最初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如今已经骑坏了5辆摩托车,所有行程加起来,能绕地球两周以上。

  2017年,陈昌永被重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评为“2017年金牌好师傅”称号。

  甘当“傻子”,婉言谢绝3次回城工作机会

  由于陈昌永业务精湛,技术过硬,加之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2018年1月5日,开州分公司总经理找陈昌永谈话,有意把陈昌永调回城区工作。

  这是一个令很多在乡镇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好消息”。

  陈昌永的妻子居住在城区,听说后高兴不已:“这下好了,他再也不用爬坡上坎,终于和‘两头黑’告别了。”

  陈昌永的父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儿子再也不用每天骑摩托车,在乡村辛苦奔波啦!”

陈昌永忙着给村民办业务。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然而,令家人意料不到的是,这样的好机会却被陈昌永婉言谢绝了。

  “当时我们都很吃惊,在乡村熬了20多年,调回城里工作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公司的同事背地里一片哗然,纳闷之余都暗笑他是个“傻子”。

  “我要照顾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她是我‘捡’来的妈!”陈昌永道出心里的秘密,令所有人感到震惊。

  原来,陈昌永谢绝回城工作,源于一位非亲非故却胜似亲娘的老人。这样调回城里的机会有3次,但每一次都被陈昌永婉言谢绝。

  只有这一次,他才道出了真正的原因。

  爱心无价,“捡”来盲大娘悉心照顾

  “周妈,公司要调我回城工作,我给你商量一下,把你送到幸福院去,找人服侍你,好不好?”当领导找陈昌永谈话后,陈昌永小心翼翼打探老人的想法。

  当看到老人流泪和一脸的不舍时,陈昌永当即暗下决心:坚决不走了,我留下来!

  周妈叫周胜英,83岁,陈昌永照顾她已经有6个年头。

“老妈”灰指甲严重,陈昌永帮她敷药。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周胜英是渠口镇人,住在茶香村的老山上,因患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她与陈昌永非亲非故,最先相识源于陈昌永帮助老人维修电视线路,由于老两口没有子女,家里很多重活做不了,热心的陈昌永总会帮忙代劳,一来二往,两位老人非常喜欢陈昌永。

  2012年,周胜英的老伴患病去世,这对患有眼疾的周胜英打击很大,好几次在陈昌永面前透露自己不想活了,想从悬崖上跳下去,一了百了。

  看到老人孤苦伶仃,陈昌永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又有点力不从心,唯有经常跑去看望老人,送米送油,谈心开导。后来,还干脆把老人接到家里来耍。

  “我要是一直和你们住一起,多好啊!”感受了浓浓亲情的周胜英发自内心地感叹。

  “周妈,你愿住在这里,就在这里住嘛!”陈昌永实在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

  “要得要得!那就好哟。”周胜英当即高兴得像孩子般手舞足蹈。

  “你要想好哟,毕竟她是这么大年纪的一个盲老人!”亲人好心劝陈昌永。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既然承诺了,就要兑现!”就这样,陈昌永骑着摩托车,从周胜英的破旧出租屋里,整理了老人的日用品,把老人接到了单位的宿舍,从此当起了孝子。

陈昌永帮“老妈”做按摩。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陈昌永的家庭并不富裕,儿子当时正念大学,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周胜英除了患有眼疾,还有冠心病,常年要吃药。

  尤其是周胜英老伴去世那一年,老人连续住院,陈昌永忙完工作就往医院跑,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他的亲妈。

  “这么多年了,我们经常看到陈师傅牵着周婆婆散步,都以为周婆婆是陈师傅的亲戚呢!”周围居民都这么认为。

  “最早那两年,我的压力还真大。”陈昌永直言,当时盲婆婆身体不好,住院了很长一段时间,两年里,他时常奔波在医院与单位之间,“周妈是五保户,加上残疾人补贴每个月拿在手上有800多元钱,虽然看病需要缴的费用很多都能报销,但身边离不得人,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

  “都过去了,现在我就是多了一个妈!”陈昌永一脸轻松地说。

  如今,在陈昌永和家人的照顾下,周胜英身体逐渐好起来,加之渠口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时常上门来关怀慰问,老人家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开着电视的音乐频道听歌,心情好的时候,她也偶尔跟着哼老歌曲。

  记者在陈昌永家里,看到感人的一幕,陈昌永的母亲正在给周妈喂药。

  “我妈看到我工作太忙了,主动过来帮我照顾周妈。如今,她们两个也成了好姊妹。”说到这里,陈昌永感激地望了母亲一眼。

儿子陈昌永太忙,亲妈帮着照顾“捡来”的妈。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有点想法,当我看到周大姐也是苦命人,确实需要帮一把,再说儿子这是在做好事,是在积德。”陈昌永的母亲72岁,虽没文化,但待人实诚。为了替儿子分忧,她担任起照顾周妈的重任,给她做饭梳头洗衣,每到天气好的时候,她便牵着周妈到小广场晒晒太阳,俨然一对亲姊妹。

天气好的时候,陈昌永和亲妈扶着周婆婆出去走走。图片来源:重庆文明网 

  在渠口镇街头,时常呈现一幅温馨的场景:陈昌永与母亲搀扶着满脸幸福的周妈散步,其乐融融的感人画面,成了一道最美丽最温情的风景。

  “这辈子,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老人家送到百年归山!”这是陈昌永最朴实的承诺,他用实际行动感召着邻里乡亲,传递着大爱美德。

(中国文明网综合开州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的故事并不惊天动地,只有感动你我的暖心长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