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女掌门”禹诚: “大国工匠”背后的金牌教练(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3 22: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01 | 查看:995次

禹诚,女,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教师。从教20多年,她打造了数控界的“梦之队”,为航空航天、造船、军工等大型企业培养了2000多名技术人才。她的学生大多成为了“大国重器”不可或缺的建造师,而她仍秉承教书育人初心,仍在呼唤工匠精神、振兴职业教育的道路上执着前行。2018年6月,禹诚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禹诚身穿蓝色工装,在学生们的簇拥下,聚精会神地调试程序,她时而默念,时而用粉笔在黑板上计算。输入程序、安装工件、启动坐标轴……在她的操纵下,庞大而笨重的机床就像她那双灵巧的手,不一会儿就把一块长方形废铁切割成一方造型精美的印章,印章底部赫然出现她的英文名字。

  每到暑假,为了吸引更多新生填报数控专业,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这位国家级名师就会带领高年级的学生展示出一场场“达人秀”,引来无数的家长和学生啧啧称奇。

禹诚在黑板前讲述数控专业知识。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心钻研数控技术,成为“女掌门”

  1993年,禹诚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这名刚会走路就跟着做乡村教师的妈妈上讲台的女孩,放弃了沿海城市的优厚待遇,选择来到武汉第二轻工业学校,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个时候,她还不知“数控”为何物。

  2000年,数控技术方兴未艾,禹诚敏锐地意识到该行业潜力巨大。于是,她一方面建议学校买教学型数控机床、在模具专业开设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一方面四处搜罗资料自学相关知识。

  “要教学生,首先自己得懂。那时候,数控是门新技术,没人会,更没人教。”面对这个陌生而新鲜的领域,禹诚那股求知探索欲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义无反顾地闯进数控界。

禹诚操作数控机床。图片来源:武汉市青山区文明办

  “那段时间真是对数控痴迷上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禹诚说,“为了解决一个难题,我能在电脑前坐上一整天,茶饭不思、绞尽脑汁。有时候,凌晨两三点,刚刚躺下准备睡觉,突然灵感乍现,我又一骨碌爬起来,继续工作。可就是这样,我也没感到累,反倒觉得特别充实、开心……”禹诚用了八个字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挖空心思,削尖脑袋。”

  2004年,武汉第二轻工业学校被确定为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成立了数控技术中心,禹诚被任命为中心的技术负责人、首席培训师。为了弥补技术短板,她放弃休息时间,通宵达旦投入到练习中。

  “2005年的暑假让我印象深刻。白天泡车间,晚上住宿舍,饿了吃盒饭,‘五加二’‘白加黑’。”禹诚回忆道,“厂房里还没有空调,只能靠一个工业用的大风扇在旁边吹。风很大,脸就像被刀割一样,很干、很疼,但是不吹就会被蚊子咬得一身包。”禹诚和学生们一次次地做样件,检查、重做,再检查、再重做……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禹诚正在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武汉市青山区文明办

  带领团队摘金夺银,成就“梦之队” 

  禹诚的“一举成名”是在2006年的3月,她第一次担任学校数控大赛集训队的主教练,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数控技能大赛,所带团队一举囊获团体第一名、三个单项的前三名和四个单项的金牌,成为那一届比赛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此后,禹诚率领的学校数控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披荆斩棘,连续七年摘金夺银,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能手,被誉为数控界的“梦之队”。傲人成绩背后,是禹诚这个‘拼命三娘’带领着学生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五加二、白加黑”的勤奋训练……是在刻苦练习中消耗的30多吨钢材、磨损的800多把刀具。

  让学生在比赛中磨练技艺,更在比赛中收获成长,是禹诚培养集训队员的目标。2013年6月下旬,禹诚带领学校数控集训队来到天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技术能手云集,比赛竞争非常激烈。经过3天的连续奋战,集训队获得了1金2银2铜的好成绩,但队员们却并不开心,因为传统强项意外失分,导致成绩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作为集训队总教练,禹诚放下自己的低落情绪,及时给予这些还未成年的学生们正面的鼓励。她和学生们彻夜长谈,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激励他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刷新成绩。

  如今的禹诚,不再是当年的青涩女孩,已俨然成为湖北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声名赫赫的“掌门人”。她主编了10多本教材,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带出了一个“梦之队”:1名全国技术能手、两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名湖北省技术能手、11名武汉市技术能手;还承担起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培养了一批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形成一个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数控教学团队。

  随着数控加工设备在企业的大量引进,企业员工培训的需求日益迫切,武汉锅炉公司机械加工分厂常常邀请禹诚周末去作数控讲座。每次授课,禹诚就要清晨5点多钟起床,然后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厂里去,一讲就是4个多小时。在培训时间里,她没休过一个完整双休日,慢性咽炎也发展成声带小结。可一走上讲台,一走进车间,她就把医生的警告忘得干干净净。

禹诚在课堂上教学。图片来源:武汉市青山区文明办

  不忘初心教书育人,教师“最幸福”  

  有人觉得,读中职的孩子大多成绩不好、不上进,但禹诚从不这么认为。“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差生,关键看老师怎么引导。这些上中职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只是之前没有找到兴趣点。老师应投入更多精力,一点点鼓励、教导、培养,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就会越来越有干劲。”

  姚楚郴是禹诚的一个学生。他曾在普通高中读了一年,但因成绩不好,学得不开心,就转到二轻;刚到学校时,情绪很糟糕,有点“破罐子破摔”。禹诚就手把手地教他在机床上做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帮他重拾信心。渐渐地,姚楚郴对数控加工产生了兴趣,没事就往实训车间跑。“让我感触最大的,是师兄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后,到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那一幕。”姚楚郴说,“当时我觉得自己一定也有这个能力。”

  这一切,禹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把姚楚郴招入集训队,进行更专业的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姚楚郴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铣床一等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姚楚郴毕业了,顺利进入武汉船用机械公司工作。

  “禹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姚楚郴的短信,禹诚一直留着。这种职业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奖励、荣誉都无法替代的。

  从事中职教育20多年,禹诚培训出的学生数不胜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把每个产品“做到极致”。“工匠精神,就是追求细节,追求完美。”禹诚说,“做产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没有‘差不多’‘大概可以’,必须达到100%的精确,才算做到极致。”

  “我觉得,教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当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出解决难题方法的时候,当看到学生向我汇报成功喜讯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满足。”不忘初心,扎根中职教育,禹诚觉得自己永远充满着力量。

禹诚检测学生加工的工件尺寸精度。图片来源:武汉市青山区文明办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能大师”“中国首届职教名师”“湖北省金牌教师”“武汉市技能大师”……比起这些称号,更让禹诚开心的是训练和加工中找到解决难题方法的那一刻,是选手在大赛中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是学生就业后向她汇报成功喜讯的那一刻。

禹诚荣获“感动江城”2016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图片来源:武汉市青山区文明办

  2006年至今,禹诚培养了2000多名数控技能人才,她所教过的学生,有的在重工行业,已成为大型车铣复合中心带班技师;有的在船舶行业,已成为多轴加工中心技术骨干;有的在研究所,正和博士们一起参与研发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禹诚说:“职业教育是发展民族制造业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一批踏踏实实做技术的‘大国工匠’。我热切期待中国从‘制造’阶段快速过渡到‘智造’阶段,每一个人才‘零件’都各得其所,支撑发展巨轮激情运转。”

(中国文明网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一身朴素的工装,一丝不苟的眼神,她的三尺讲台不仅在教室,更在车间。一份执着的信念,一颗无私的师心,她的育人目标不仅是有为学子,更是“大国工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