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民"李红太:祖孙三代接力守护抗日遇难师生墓71年 坚持为勇士寻亲(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16 11:1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0 | 查看:806次

 19445月,日寇的铁蹄逼近中原,河南大学为躲避战乱,辗转搬迁至栾川县潭头镇开展教学,但不幸的是十余名师生在此惨遭侵华日军杀害。当时,李红太的爷爷李永信发现三名师生遇难后,将他们的遗体一一埋葬。从此,李永信年复一年地守护着遇难者的墓地。李永信去世后,李忠贵子承父业,继续实现着父亲的遗愿。10年前,李红太从伯父李忠贵手中接过了为师生守墓的接力棒,将李家人为河南大学死难者守墓的忠义诚心的故事延续到了今天。201510月,李红太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1939年5月至1944年5月,河南大学的书桌在潭头镇安静地摆放了5年。如今,潭头人民对河南大学的恩惠仍念念不忘,李红太一家三代人70余年如一日为河大死难师生守墓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李红太的母亲胡爱竹说,要是有人来瞻仰惨案纪念碑的时候,她就会给来人讲讲这里的故事;每年她都会和孩子、孙子孙女一起到看花岭上上坟扫墓,为他们摆上自己亲自蒸的馒头等祭品……

 

李红太(右二)讲述当年的事件及自己的故事。图片来源:洛阳文明网

1.年幼跟随长辈祭奠,立志做好人

1971年,李红太出生在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石坷村。年幼的李红太依稀记得,每年春节前后和农历二月二、十月初一都要跟着伯父和父亲到祖坟上坟祭拜,除了上自家的祖坟,还要到看花岭上坟。在物质生活极度贫穷的年代,几个馒头、几根油条是小孩子们跟随大人上坟的最大牵挂,也从大人们虔诚的祭拜当中感受到了庄严和尊敬。随着李红太渐渐长大,他从伯父和父亲的口中得知了一些关于看花岭山的几座坟地的事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铁蹄随即践踏黄河流域。为躲避日寇、保存河南高等教育的火种,河南大学辗转豫南鸡公山、豫西南镇平等地后,于1939年5月来到潭头镇继续办学,并于1942年3月由省立河南大学升为国立。河南大学在潭头期间还先后创立了“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等学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1944年5月15日,日军侵入潭头,惨案发生了。“潭头惨案”中,河大师生共计被杀害16人,失踪25人。当天,避险回来的爷爷李永信在村里的野枣林附近,发现了3名河大师生,其中2人已经死亡,另1人身受重伤。李永信悲痛之余,将3人抬回家中,并对负伤的那名学生进行照料。然而,由于伤者伤势严重,被日寇割开了肚子,割断了肠子,三天之后,这个学生也在极度痛苦中死去。爷爷李永信通过查看死难者身上的私人印章等,查证了他们的身份:吴鹏,河大农学院森林系助教;辛万龄,法律系学生;朱绍先,文学院学生。后来,李永信与村民一起,流着泪将3名师生的遗体抬至村东边的看花岭掩埋。同时,为了能让三位师生的亲人找到他们,他还找来三块砖,找人刻上了师生的姓名,分别埋于坟前。

 

李忠贵老人。图片来源:洛阳文明网

这时,李红太才知道伯父李忠贵到看花岭上的坟的并不是自己的祖坟,而是为河南大学在此遇难的师生的坟茔。伯父还讲到,抗战时期的乡下,别说是上大学,很多人连小学都没上过,吃饭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河南大学迁到了潭头,那么多的师生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文化,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他们为了保住文化的根,背井离乡来到这穷乡僻壤,甚至把命都搭在了这里,可怜呐!要不是他们,哪来的七七中学,我恐怕这辈子也上不了学了。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说:“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孤魂野鬼,得让他们知道咱这里的人懂得感恩,不管用啥办法,一定得给他们找到家人,得守好他们的坟墓。”李红太小小的心灵里,划上了一道印记:这些人是文化人,是好人,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自己不管以后干啥,都要做个好人。

2.长大和伯父守墓上坟,传承义举

长大后的李红太,亲眼见到伯父经常到墓地周边去清理林坡,劝阻村民在墓地周边放羊、放牛,用石头赶走在墓地刨食的野狗。他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在70年代,当时的学校要求小学生们勤工俭学,孩子们满村子找骨头,狗骨头、猪骨头、羊骨头、牛骨头,当然也包括没人掩埋、或是被雨水冲刷出来的人骨头,最后要交到学校卖给饲料厂制作饲料。一场大雨过后,看花岭上的墓地被严重冲毁,孩子们蠢蠢欲动。李忠贵知道后,对孩子们进行了严厉训斥,并把尸骨进行了深埋。另一次是村里的一户养羊人家,经常在墓地周边放羊,墓地周边羊屎遍地、一片狼藉。后来李忠贵劝说养羊户几句,双方便起了争执,“你是神经病,人家和你不沾亲不带故,在这儿放羊关你啥事!”“人得讲良心,人死为大,人家大老远到咱这办学容易吗,不是他们咱这儿的娃能有学上?我们家把他们埋在这里,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就得守好,不会让人糟蹋的。”伯父的点滴举动深深地印在了李红太的心中。

李红太听伯父讲了通过江湖郎中打听遇难师生家乡的消息、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等寻人启示等事情;看到了时年90岁高龄的辛万灵的妻子焦文芝被背上看花岭,在丈夫的坟墓失声痛哭的场景;听说吴鹏的亲属原本想把坟迁走,但有感于李忠贵老人守墓的真诚和吴鹏在这里受到的厚待,就打消了迁坟的念头。2005年,伯父李忠贵去世,几位遇难师生的家属在他的墓前放声痛哭、长跪不起。伯父去世时,交代自己的子女要把自己葬在看花岭对面的田地里,能够继续看护看花岭上的三位抗战勇士的墓园。李忠贵老人的二弟离世后埋在了距离师生墓不足百米的地方。2014年,李红太的父亲去世,和李忠贵老人葬在了一块坟地。一家兄弟三人,似乎都遵从父亲的遗愿,和河大的师生“住”在了一起。李家为三位勇士守墓、为三位勇士寻亲的故事也感动了中原大地,李忠贵老人也因此入围2005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李红太始终牢记伯父临走前对自己的嘱托:“你的爹娘还在世,你也经常在家,我不在了,你一定要记住逢年过节去岭烧个纸呀!”李红太将伯父的话牢记在心,并且告诉自己要做个老实人,要守好墓。

 

李红太和母亲一起祭奠遇难师生。图片来源:洛阳文明网

 

李红太和母亲于寒衣节祭拜遇难师生。图片来源:洛阳文明网

2015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李红太像往年一样提前把自己每个月仅有的四天假期调到了这天,冒雨赶回远在百里之外的石坷村为河南大学抗战勇士上坟,替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为他们送去“温暖”。一大早,李红太专门从潭头镇区购买了苹果、香蕉等水果和香烛、冥币、五彩纸衣等,骑三轮车回到了石坷村。上午和他的母亲胡爱竹老人一起,下厨房炸了祭祀用的油条、油角,蒸了馒头。中午过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李红太提了一大篮子,李红太的母亲胡爱竹提了两大兜子的祭品,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园,焚香,摆供品,烧纸,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最后,还对墓园周边进行了清扫、整理。这只是李红太守墓祭祀的一个场景,十年来他从没有间断过,每年的春节前、农历二月二、十月初一,不论他在哪里都会回家祭祀。

3.如今积极宣讲当年的故事,守护忠诚

在李家人的感召下,1998年,潭头镇政府出资在看花岭上栽下了1万余棵柏树;2005年9月17日,“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在石坷村看花岭上的死难师生坟前落成。

这座纪念碑,既是对河大死难师生的纪念,也是为李家人的忠义诚信精神而筑起的一座功德碑。

2015年5月,潭头镇政府出资近5万元,对坟墓周边进行了修缮,修建了上坡台阶,硬化了纪念碑周边地面,还绿化了周边环境;7月,潭头镇政府又将原有的河南大学抗日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重新扩建,用400多幅河南大学在潭头办学期间的珍贵资料图片,记录了那段惨痛的历史,9月19日潭头镇人民政府和河南大学一起为另一位遇难者商绍汤圆坟立碑,以示纪念。

李红太亲身见证和参与了这几个重要事件,进一步坚定了为勇士守墓的决心,同时他又多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述河南大学在潭头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辛福生活。

河南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院长等曾多次到看花岭上看望,每年有数千名河南大学的师生前往祭祀悼念,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人员成批到看花岭上缅怀历史,只要接到电话,李红太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调整自己每天仅有的四天假期,赶回来讲解,不辞辛劳,不怕麻烦。

“现在,以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慢慢老了,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他们知道的故事讲好,传承下去,让那个更多的人知道历史,知道尊重文化,珍惜今天的生活。我还要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等我老了,让他们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李红太最朴素的心声。

 

采访人员向抗战勇士鞠躬。图片来源:洛阳文明网

李红太的微信签名是: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平平安安度过每一天,时时刻刻做诚实守信人。他是这样说的的也是这样做的。李红太把李家人为河南大学抗战勇士守墓的义举延续到了71年,也在坚守诚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李红太》、《栾川县集中采访报道“中国好人”李红太》、《祖孙三代接力守护河大遇难师生墓71年》等稿件综合,感谢洛阳文明网提供部分素材。)

编辑点评

当年风雨飘摇,日寇犯我国土,杀我人民,河大师生为了保护科学仪器和革命火种辗转潭头,开办学校,促进潭头教育,启发村民思想,这是教育之恩;李家三代,穷极一生,七十一年,世代守墓,为了寻找牺牲学生的亲人,历尽千辛,寻人万里,这是回报以大信大义。有人说过一时的坚持不难,难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李红太作为守墓的第三代李家人,已经将这种信义、这种诺言当作一种家训、一种传承刻进了骨,融进了血。三代守墓,已经成为了李家人的传统,这不仅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对知识的崇敬,更是一种以行动带思想,以传承促文明的体现。

(责任编辑:章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