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6 18:28 |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6日 16版 | 查看:1018次
陈望道与蔡慕晖新婚请柬
1930年秋,浙江省东阳市蔡宅村爆出一则新闻:农历九月十六日,曾留学日本、现已隐居乡里的士绅蔡济川先生要嫁女儿了。女儿蔡慕晖是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女婿是著名学者、《共产党宣言》首译者、义乌人陈望道。他们要在乐顺堂举行新式婚礼。
蔡慕晖出生于一个有名望的士绅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1906年进永宁完全小学读书,成为全校唯一的女学生。191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甲种女子职业专科学校,后在其附小教书。1920年到上海大同大学英文专修科学习。有一次,学校请陈望道前来讲课,蔡慕晖坐在最前排位置,认真聆听做着记录。她为陈先生的渊博学识和风趣谈吐所折服,下课后就勇敢地请陈先生在笔记本上签了名。
陈望道是义乌人,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1919年5月回国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0年,他在故乡义乌分水塘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于当年8月出版。后又翻译和介绍了《空想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等书,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编辑《新青年》杂志,经常到各大学讲课。
陈望道得知眼前的这名学生是东阳人时,就用方言与她亲切交谈。从此两人渐生爱慕之情,交往频繁,志趣相投。这年年底,蔡慕晖到杭州女子青年协会工作,后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受聘担任全国女子青年协会编辑部编辑。其间,她经常向陈望道约稿。陈望道虽然忙于翻译马克思著作,但还是抽时间撰写支持妇女解放运动的文稿。渐渐地,两颗心紧紧地靠拢,走到一起。
在结婚之前,陈望道和蔡慕晖先在上海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自由结婚的启事。他们一反结婚必须女方到男方的习俗,提出改革传统婚礼,希望到女方老家举办文明婚礼仪式,借此机会到农村传播文明种子,传递时代新风尚。
他们的文明婚礼,形式别具一格,轰动一时。这对当时的封建婚姻制度和传统习俗是一种挑战。
蔡济川是蔡宅永宁完全小学的首席校董,和小学校长卜文先生是留日同学,相交莫逆。卜文校长被邀请为陈望道、蔡慕晖的证婚人。
这一天,蔡宅村民居乐顺堂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乡村的人们还未听到过“文明结婚”这一新词语,就像赶集一样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
乐顺堂正厅中央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匾额上挂着红花绸带,还贴着大红喜字和“金龙彩凤成佳偶,明珠碧玉结良缘”的对联。案上放着红烛、鲜花和两张彩色花纹的结婚证书。在风琴的伴奏下,几位学生唱着《春天的快乐》。结婚仪式开始,新郞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新娘戴着眼镜,披着纱巾,在伴娘的簇拥下姗姗走进堂屋。新郎新娘手挽着手,不跪不拜,只向长辈和证婚人致鞠躬礼。证婚人向大家介绍了新郎和新娘相识相爱的恋爱过程,祝愿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永浴爱河。尔后,孩子们向新郎新娘献花。婚礼全程不到一个小时,简单、文明又浪漫,既没放鞭炮,也不办酒宴。他俩的这一举动开东阳文明婚礼之先河,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这一年,陈望道40岁,蔡慕晖30岁。
婚礼仪式结束后,陈望道、蔡慕晖和她的父母亲及兄弟姐妹,在张挂着大红灯笼的厅堂里,合影“全家福”。婚礼后,他们赠送一架从上海运来的风琴给永宁小学以作留念。这在当时的乡村小学是一笔难得的厚礼。这架风琴至今犹存。
近年人们在当地村民家中找到了一张陈望道结婚时的请柬。这请柬系粉红色,四周波浪形,凸出一圈牡丹花,高16厘米,宽12厘米,纸质是民国时期的照相纸。请柬中文字为大红色,非手工书写,上书“谨定于十九年九月十六号在浙江东阳蔡宅乐顺堂为小女慕晖与陈望道先生组织新家庭纪念招待,亲朋敬候”等字样。据专业人士考证,如此精美的请柬,在当时东阳不可能制作,应为沪杭等地定制而成。
婚礼之后,陈望道和蔡慕晖再折回义乌县城。义乌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邀请陈望道作演讲。9月21日,陈望道作了题为“东义两县风俗的批评”的讲演。蔡慕晖继续在中华艺术大学教书,后到上海进德女子中学教书,并在陈望道的帮助下,编辑《微音》月刊。陈望道继续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创办《太白》半月刊,写作《修辞学发凡》等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重庆等地开展革命斗争。
(作者:李民中)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陈望道的婚礼》)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