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22 00:09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1日08:40 | 查看:908次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三大亮点和创新
——专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教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哲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冯俊教授
人民网记者 陈叶军
编者按:近日中办全文印发《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中国未来10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凸显出中国整合资源“开门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人事改革相衔接等一系列亮点与新意,中国干部教育培训转型趋向显明。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纲要》精神,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教授。冯俊教授认为,《纲要》着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开放、竞争、择优的大格局;推进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主要目标,抓住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关键一环,这是《纲要》最大的三个亮点和创新。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新阶段
——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开放、竞争、择优的大格局
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的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相当一段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主要有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各部门、行业干部培训机构来担当,较好地满足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的时代需求。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相对封闭、自我循环的教育培训格局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办学活力不足等,这种格局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要求。为此,几年前,中央先后创建了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去年以来,中央又确立了一批重点高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地,在十多个中央部委开展了干部自主选学。
冯俊说,《纲要》提出,在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境外著名大学以及其他培训机构也可以参与开展干部培训,提出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途径,建立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相符合,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衔接,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运用,开放竞争、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冯俊认为,《纲要》既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开放办学的成功经验的科学归纳,又对未来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描绘了宏伟蓝图。
“事实上,改革、开放、竞争、择优的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即将形成,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只有积极融入这一大的格局中,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大胆探索,才能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做出新的应有贡献”,冯俊说。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决心
——干部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改革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在冯俊看来,这次《纲要》对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给予了重点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推动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长效机制的坚定决心。
在办学体制改革上,《纲要》要求,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整合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可利用高等学校优质资源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鼓励和引导具备干部教育培训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积极稳妥地开展领导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交流,加快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
在运行机制改革上,《纲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具体包括:完善体现培训需求的计划生成机制,建立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建立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等,以促进规范有序、健全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的形成。
除此之外,冯俊认为,《纲要》在师资管理、宏观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也多有涉及。比如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择优聘用专职教师,大力选聘优秀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完善经费“跟着项目走”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经费“跟着干部走”的使用方式,促进经费向优质培训资源流动,发挥经费对改革的导向作用,等等。
冯俊表示,《纲要》规划的体制机制改革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有些改革比如有关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精简重组、有关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逐步撤销,攻坚难度也可想而知。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着力点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抓住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关键一环
未来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方向和着力点将是什么? 冯俊表示,胡锦涛总书记早在三所干部学院建院之初就明确指示我们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一直是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也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多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冯俊认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牵涉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路理念、内容体系、方式方法、程序步骤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纲要》规定的每一个改革措施的实行,均有助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坚持按需培训;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切实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比如,《纲要》明确要求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完善体现培训需求的计划生成机制;加快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的改革,制定分类培训大纲,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等,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均具有直接的作用。
冯俊说,《纲要》把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主要目标,抓住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关键一环,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流程、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指明了方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纲要》中规定的措施具体、到位,可操作性很强。最近中央组织部还将这些任务措施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培训机构以及各相关方面。这为《改革纲要》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切实保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扎实推进、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展望
——《纲要》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吸纳
今年3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喜迎5年华诞,打造出干部教育的“浦东模式”,为干部教育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回顾5年办学实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冯俊说,根据中央对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从建院之初就遵循“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办学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很欣慰地注意到,《纲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吸纳,比如,我们按照“干部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来确立培训定位,立足党的要求、干部需求和学院优势,准确凝炼培训主题,加强需求调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坚持专题、短期、小班的原则来设置培训班次,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探索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实验性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聘请国内外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丰厚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线的实践者来学院授课,主体班次的近90%的课程由外请的兼职教师担任;在信息化建设上,为学员提供一流的信息化学习手段,全力打造开放、兼容、共享的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在国际性建设上,一方面积极稳妥开展领导人才培训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内干部开发大量国际课程,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学习现代化知识,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为60多个国家的官员开发了英语、法语、俄语、越南语的培训项目,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做法和发展历程,等等。我们的这些做法和经验均在《纲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未来的工作,作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有哪些设想呢?冯俊表示,《纲要》既对过去几年干部教育改革创新成绩作出了肯定,又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学院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今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长李源潮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深入总结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学院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要求我们要“明确特定分工、形成特色专业、建设特有课程、坚持开放办学、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将学院建成“党政干部最新执政能力培训基地、改革开放最新经验交流基地、领导人才国际合作培训基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领导人才研究基地”。
面对中央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深深地感到肩负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学院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特色立院战略,大胆改革创新,培育品牌班次,开发特色课程,创新培训方法,凸显办学优势,增强“不可替代性”,努力打造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品牌院校,努力走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前列。
专家简介:
冯俊,1958年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哲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专家,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87年底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间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6月起任正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个人专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开启理性之门》,《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冯俊卷》等;合著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西方哲学史新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西方哲学史》等;主编有《世界名人人大演讲录》,《哲学家》(2006,2007,2008)三卷,《亚洲学术》(2006,2007,2008)三卷等,翻译有《笛卡尔》和《马勒伯朗士的神的观念和朱熹的理的观念》等书,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和《布莱克威尔哲学指导丛书》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给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的课程十余门。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学术交流和访问,国内外10多种报刊和名人传记介绍过他的学术成就。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