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13 00:15 | 来源:山西日报 2010年09月14日 第B1版 | 查看:1977次
“他是个不顾家的人”,董书理的家人如是说。
“他总是耐心地为我们排忧解难”,上访群众感激地说。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董书理就会出现在哪里。他是我们的主心骨。”和董书理在一起的民警这样说。
从20岁走进人民警察的行列起,警徽已经伴着董书理走过了31个春秋。31年间,从一名普通基层民警到长治市城区公安分局局长,董书理的岗位在变,职位在变,而他心中的信念和追求却从未改变,那就是要做一个以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为己任,处处追求卓越的优秀人民警察。
他是“一支剑”,用忠诚和正义呵护着一方平安
2008年12月,一纸命令,董书理被任命为长治市城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长治不安”是董书理上任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人口50多万的主城区,年刑事案件已高发到了1600余起。面对压力,董书理深感肩上担子沉重。他将首战的矛头对准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命案。2009年,全市发生的9起命案全部告破,长治市城区刑事案件高发的势头有效遏制,群众的安全感逐步提升。
“公安局不能将自己局限为‘破案局’‘抓人局’,更应该将自己提升为‘公共安全局’。”这是董书理的公安理论。稳定局势后,他开始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管理体系。如今,市区建立了“五纵六横防控网”,形成了打击、防范、控制犯罪的三道防线,带来了全区治安大局稳定。
他是“一头牛”,用真诚和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长治城区是拥有五十万人口的主城区,社情、民情复杂,群众思维活跃,是全市的信访大区,涉法涉诉上访尤为突出。董书理到城区分局后不断探索“减少信访总量,提高解决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他从源头抓起,积极在全局推行警务区预防、基层所队化解、分局息诉“三道防线”。敞开大门搞接待,化解矛盾促稳定。每周二,他准时在信访接待室“坐堂接访”,其他时间一律开门接访,从不回避。附城村民闫素平因自己及其子女没有领到土地补偿款。多次到市、区上访,董局长积极东奔西走与有关部门协调,本着“实事求是”“部分合理部分解决”的原则,真情沟通、以情化访,在较短的时间内,为闫素平解决了难题。上访老户李里堂、郭晓燕在签订息诉罢访协议时,都感慨万分地说:“董局长这样关心我们,态度真诚,和蔼可亲,我们保证听政府的话,停访息诉,安心生活!”
他是“一只雁”,用党性和人格带动干部共同前进
作为城区公安分局的 “一把手”,董书理对自己约法三章: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不滥交朋友,坚决抵制说情风;廉洁自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为拒绝亲戚朋友的说情而受到各种误解、谩骂甚至由此而带来家庭不和,他心中不是不痛苦,但绝不因之有一丝一毫的徇私枉法。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因秉公执法得罪一、两个人不算什么,但绝不能因徇情私法来伤害群众的感情。近两年来,全局办理的3000余起治安行政案件和1000多起刑事案件,无一起错案,无一起因人为因素被撤销、变更。
在警察这个职业里,董书理找到了释放自己生命能量的平台,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从警30多年来,他没有在家过一个春节,每月加班都在百余小时。因为工作太忙,他只好把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托付给了哥哥。对于妻子、儿女,他无暇顾及,儿女经常开玩笑说:“爸爸当的是没有星期天的局长。”(本报通讯员刘晓军 刘喜乐 李鹏)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