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31 07:22 | 来源:浙江日报 2010年10月29日 00016版 | 查看:1689次
温州医学院外籍教授大卫黑斯
秋天,北京最美丽的季节。人民大会堂里,2009年度中国“国家友谊奖”正在举行颁奖仪式。这是我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今年共50名外籍专家获奖,浙江省两名。温州医学院的外籍教授大卫黑斯就是其中之一。
他推动了
眼视光学的“中国模式”
1992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这一年。在北京首都机场。一对美国夫妇从纽约到北京的飞机上下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中国。
这对夫妇30多岁,丈夫是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教务长黑斯教授。来不及去游览故宫、长城。他们马上转机要去目的地——温州。美国新英格兰大学在视光学上的地位堪比麻省理工学院在理工科的地位,在世界视光学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当时的中国尚没有视光学这门学科。
黑斯教授来到温州,一切将要从零开始。这对于黑斯教授来说既是“不可能的任务”,又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处女地”。
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回忆,那时我们温医人除了满腔热情,真是一穷二白啊。幸亏黑斯教授是个信念坚定的人,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合作工作中。
“我的合作伙伴、甚至是普通的中国人,让我很快兴奋起来!”20年,黑斯的黑发变白发。而中国国内眼视光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跨越式地发展走向了世界领先水平。黑斯教授多次积极在国际上宣传眼视光学的“中国模式”,并利用他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推动温医的视光学发展。
终于,眼视光学的中国模式逐渐获得认同、赞誉,并被国际学界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视光学教育模式之一”。
他培养了中国第一位眼视光学博士
温医副院长吕帆,是我国第一位眼视光学博士。
在和温医成功合作了7年后,1999年,黑斯教授代表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与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教授商议了一个新的合作计划——创建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项目。
按照联合培养项目的合作框架,在温州医学院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生,通过选拔可到新英格兰大学视光学院继续修读博士课程,获取新英格兰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然而,中美不同教育体制下的学分互认成了摆在黑斯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黑斯专门协同校方专业人士拟定了一套针对中国学生学分互换的考量办法,并撰写了多达一百多页的项目报告,找了数家美国教育认证机构协商。该项目自最初达成意向,到2002年顺利启动,前后花费了黑斯近三年时间。
当时的吕帆已是学科带头人,早已硕士毕业,并不符合这一合作项目硕博连读的要求。当她提出求学申请时,严谨的黑斯教授立即表示了反对。
“我们一定要培养出亚洲视光学界领袖!”温医并没有轻易放弃,多次据理力争。黑斯教授为之感动,最终破格录取了吕帆。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培养12名眼视光学博士,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最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
中国眼视光学教学人才培养育人计划(CORD)是黑斯教授推动的另一个联合培养项目。1998年,就读于温州医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徐丹通过层层选拔入选了。和她一同入选的还有复旦、中山等国内6家知名院校的老师和研究生。先后共有33名中国学者参加了该项目,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均由美国公司赞助。
现已是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的徐丹告诉记者,十多年前的那次赴美培训为她今后的科研和教学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回来后,他们共同编写了国内首套视光学高等教育的教材。而参训的这33名中国学者,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国视光学界的佼佼者。
他募到340万防盲慈善基金
2008年,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建立了低视力及视觉康复中心,启动这个项目的340万元防盲基金也是黑斯教授争取来的。
据调查,目前我国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其中低视力者就有824万。低视力者经过常规治疗后,双眼视力通常介于0.3~0.05之间,阅读、看电视、行走等日常活动仍存在困难,因此过去都被当作盲人送到盲校学习。
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黑斯教授争取到美国著名慈善基金LAVELLE防盲基金,创立了低视力及视觉康复中心,积极为低视力患者提供全程、全面、高质量的保健服务,包括验配助视器,帮助学会生活自理,进行心理疏导等。
在倾力投身于中国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余,黑斯教授更是积极推进中华医学文化的国际传播。2010年10月27日,经过黑斯教授的不懈努力,温州医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成功牵手合建孔子学院。
20年来,黑斯教授无数次往返于美中之间。黑斯认为,他的一切付出都很值得。他说,和中国同样面临挑战的国家不少,但中国让他感受到改变和进步的决心,每一个勤劳、富有毅力的中国人都告诉了他这点。(见习记者 徐齐 通讯员 周建国 叶小静)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