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7 11:49 | 来源:新华社 2022 01/05 09:41:42 | 查看:779次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1年,他们践行“四力”,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的现场;从城市抗疫一线到海外疫情中心;从暴雨淹没的农田到风雪围困的城市;从棉花丰收的天山脚下,到雪域高原的牧民家中……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记录历史。
从2022年1月3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1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希望与力量。
12月的岭南,粉红色的异木棉花在蔚蓝天空下显得格外娇艳。没有了严寒的提醒,温暖舒适的温度让人在无冬的季节转换中一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回望2021,我想几个浓缩的词语可以代表这即将过去的我的本命年,探索、隔离、归来……
溪沟丛林里的鳄蜥探索
鳄蜥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动物,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爬行类动物,有着“活化石”的美誉。中国是鳄蜥的主要分布区,由于种群数量稀少,鳄蜥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1年5月13日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蜥研究中心拍摄的鳄蜥。
5月,广东北部的南岭山脉进入潮湿多雨季节,我和同事一起来到了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保护管理部门建立了鳄蜥野外巡护专业队伍,进行网格化巡查,开展鳄蜥人工繁育及野外放归试验研究。
在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中心,我们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鳄蜥。成年的鳄蜥大概40厘米长,身体和尾巴极像鳄鱼,而脑袋则非常像“霸王龙”,出生不久的幼仔仅有10厘米左右。
↑2021年5月13日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鳄蜥研究中心拍摄的鳄蜥头部特写。
沿着隐藏在深山密林中一条叫作“庙背冲”的小溪沟上行三四百米,在科研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幸运地见到了两只野生鳄蜥,其中一只还是去年出生的亚成体。
在罗坑自然保护区内,还有约50个与庙背冲溪沟一样生活着野生鳄蜥的小溪沟。科研人员在2020年进行的野外种群调查中,发现了121只鳄蜥实体,依据概率学统计方法,估算整个保护区的鳄蜥数量约为770—887只,这比2012年增长了30%多。
↑2021年5月13日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庙背冲溪沟拍摄的野生鳄蜥亚成体。
罗坑自然保护区原是保护森林生态的,自2001年科研人员首次在这里发现野生鳄蜥后,这里的主要保护对象调整为鳄蜥及其栖息地,并在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较成熟的鳄蜥人工繁育基地。
广州疫情风暴眼中的隔离亲历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所在的街道会变成疫情高风险地区,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居家隔离长达一个月。从5月下旬广州发现确诊病例到两个街道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再到6月中下旬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直至完全解封。我作为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经历了从疫情突然发生的新闻“遭遇战”演变为既要遵守隔离要求又要坚持报道的“持久战”全过程。
借助专业相机、口袋相机、智能手机等各种装备,我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采访拍摄。我拍摄的图片多次被报纸在头版刊登,有的还被新华社微博转载后登上新闻热搜榜,并进而被很多电视台、平面媒体和社交平台转发。
20多天不出隔离区,劳动量一点不比日常工作轻松,体重也下降了六斤。在这段特殊的采访时间里,我收获了难得的疫情核心区体验,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挑战面前的媒体报道转型的探索体会。
我所在的新华社广东分社从疫情一开始就成立了报道小组,工作联络群里不断提示我和同事要挖掘抗疫当中的群众故事。于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医务人员、警察、以及那些在危急时刻站出来主动承担的志愿者,他们传递出的正能量被定格成一幅幅照片,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也不断激励着我和我身边的人。
↑2021年5月27日,在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核酸临时采集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2021年5月27日,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道一小区检测点,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换班下来的同事喷洒消毒液。
在我家居住的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片区被封闭管理后,因为防疫规定的限制,居民不能到其他地区活动,我只好借着一切可以正常出门的机会在隔离区里拍摄。每次核酸检测,不论是上门在楼道里,还是在小区外,白天或者晚上,我都随时带着相机。渐渐地,物管和业主们都知道了有个邻居是新华社记者,一直向我滚动报道疫情见闻。
6月12日,借助物业赠送的防护服,我用口袋相机拍摄了一个行进式的VLOG。设备是之前准备出差时用的,没成想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广州的夏天穿上防护服真是感觉闷在桑拿房里一样,随时都能感受到汗珠在顺着手臂和身体流淌。穿着防护服总共约一个小时,脱下后,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上衣和短裤都完全被汗水浸透了,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可想而知那些必须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的医务和防疫人员,他们的付出和奉献有多大。
↑2021年6月12日,新华社记者邓华身穿防护服在采访时的工作照。
和编辑部沟通后,6月13日,我完成了以《广州打响白鹤洞街疫情防控攻坚战》为题的视频、图片融媒体稿件。
↑2021年6月12日,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广钢新城,医务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2021年6月19日,在广州荔湾区白鹤洞街广钢新城,居民在公交移动超市购物。
6月24日,广州市宣布荔湾区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从即日起恢复对外人员和交通通行。人们用欢呼呐喊和悬挂国旗的方式来庆祝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硬仗的胜利。
报道不断,收获的感动也不断。“医务人员原来这样辛苦,为他们点赞”、“向物业员工和志愿者们致敬”、“新华社记者辛苦了,祝好”……网友在我的报道后面附上的评论让我感受到了人们对记者工作的认同,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记者这一职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孟晚舟顺利归来
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在社总编室的指挥下,广东分社第一时间组织全媒体报道团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此次报道任务,获得强烈社会反响。
采访的前一天下午我刚刚从深圳返回,当天一早接到通知又赶往深圳。9月25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与总社摄影部同事金立旺会合后,我们根据停机坪情况初步商议了大致的拍摄思路。
当晚7时左右,报道人员已在深圳机场停机坪就位。对现场情况熟悉后,我们两位摄影记者进行了位置上的分工,对报道顺利完成有了更进一步的底气。
经过大概3个小时的等待,21时48分传来了飞机落地的消息,现场的欢迎人群开始向灯光闪烁的远方瞭望着。在地勤车辆的引导下,绘有五星红旗的国航班机缓缓驶入停机位,地面上的人们望向出舱口方向,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有人打出了“欢迎孟晚舟女士回家”的红色条幅。
我的位置在欢迎红毯左侧,几乎正对出舱口。看到孟晚舟一袭红裙出舱,我调整好呼吸节奏,记录下了她挥手致意的画面。待到她在红毯站定后,我绕到欢迎人群身后,登上事先放置在那里的梯子,拍摄了她致辞的正面照,以及长期佩戴电子镣铐后脚踝上的淤痕特写。
↑2021年9月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
实际上整个拍摄过程十分短暂,随后我们就坐在停机坪水泥地上开始向编辑部传送照片。
这组照片记录了孟晚舟回到祖国、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历史瞬间。一袭红裙,与五星红旗形成呼应,凸显日益强大的祖国是每个公民最坚强的后盾这一深刻内涵,鼓舞国人、凝聚人心。
写下这些记忆,看到一个个记录下来的瞬间,回望2021,获得的不仅有工作上的收获,还有内心的更加从容。
2022已经来临,我依然会继续行走在采访的路上。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记录历史、记录时代的进程当中,也愿疫情早日过去,愿天下安好!
监制:兰红光
统筹:鱼澜 费茂华 周大庆 刘金海
记者:邓华
编辑:徐金泉 韩旭 刘梦琪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