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24 00:11 | 来源:解放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第16版 | 查看:1256次
连续四年的重阳节,市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刘淑英都不忘拨通那个已经烂熟于心的号码,把真挚的祝福送给一对普通而又特别的八旬老夫妇:“这对退休老夫妇重病缠身,却默默捐出两套住房,建造两所希望学校,为的就是完成儿子生前未竟的心愿。”尽管每天都在接触形形色色的捐赠人,但这对老夫妇的善举依然带给刘淑英极大感动,“他们把对儿子的爱,化为了做慈善的最强动力。”
那是2007年6月初的一天,刘淑英正在“慈善热线”值班。一阵铃声响起,刘淑英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颤巍巍的声音,是一位老先生打来的。电话中,老先生强忍着悲痛说到,他们的儿子前几天因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人世。伤心之中,夫妻俩想起了儿子生前曾经提到过,想要在艰苦的农村地区建造希望学校。
听明白了老人的心愿,刘淑英为他们的丧子而难过,更觉得有必要登门拜访一次,“去了才知道,两位老人曾经有一双儿女,不料女儿前几年因病故世,儿子陪伴着老人一直未成家。万万没想到,儿子也会突然离别年迈的双亲。双重打击瞬间使两位老人失去了生活重心。”
一番长谈,让刘淑英与同去的同事既感动又揪心。眼前的两位老人神情哀伤、一脸病容。询问后得知,老先生前些年手术切除了左肺,现又患了前列腺癌;老伴则患有帕金森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老人平时看病的花费不在少数,子女先后离世无人照顾,手里有房,至少还有养老保障,如果把两套房子全部捐出来,今后生活怎么办?
“老人说,依靠夫妻两人的退休工资,平日省吃俭用一点也过得去,但儿子的心愿一定要完成。”刘淑英告诉记者,经过商议,老夫妇决定先把一套不住的房子卖掉,“我帮忙去中介联系挂了牌。几个月后,房子有了买主,我又带着老人办理了所有卖房手续。随后,两位老人来到基金会,捐出了40万元现金。”刘淑英说,“捐款时,老夫妇再三叮嘱,不要任何表扬和荣誉,也不要‘出名’。”
卖房期间,刘淑英通过相关组织找到了一所位于陕北秦岭山区的小学。为对得起两位老人的这片心意,她做起了老人与学校之间的 “牵线人”,不断将学校建设最新进展告知老人。当学校扩建工程竣工时,她特意准备了很多文具参加仪式,“我将拍摄的新校舍和同学们幸福欢快的照片拿给两位老人看,当他们看到以自己儿子姓名命名的校名时,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一所希望学校的建成,极大地鼓舞了两位老人,也让他们从丧子之痛中逐渐走了出来。刘淑英记得,就在她送去照片后不久,两位老人再次提出,百年之后,要将现在居住的房子捐赠出来建第二所学校。为此,两位老人还专门立下遗嘱,并进行了公证。
在刘淑英看来,这个新的目标,已经成为支撑老人生活下去的新的信心和力量,“我也对他们再次承诺,一定会帮助他们完成心愿。”
记者手记
爱护行善者的“私心”
从最初单纯地想要完成儿子未竟的心愿,到如今走出丧子的阴霾,全力投身慈善助学,两位老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汲取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与力量。
他们的行为,是否称得上“善”?这是毋庸置疑的。为儿圆梦,这是父母之“善”;捐建学校,这是利他之“善”。而他们自己,在行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这样的“共赢”,也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在我们身边,有出于各种目的行善的人群。他们中间,有的因为子女生日而捐款,有的为庆祝新婚而捐款,也有人把每月一捐当成惯例。他们通过自己的小小善举,为家人祈福、寻求安慰。他们的行善“私心”,可爱而又真实。
慈善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从爱护行善者的 “私心”开始做起,也许能让更多人投身慈善。(本报记者 谈燕)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为的就是完成儿子生前心愿”》)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