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强: 去边塞建功立业,不胜不还!(2图)

发布时间:2021-12-23 20:3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3日 01版 | 查看:805次

尹强(左二)在布置巡逻路线。卢亚鹏摄/光明图片

扫码看视频

带您了解尹强在雪域高原

守卫国土的精彩故事

 【奋斗青春 无悔抉择⑲】

  采访岗巴营营长尹强,颇为不易。

  从拉萨、日喀则、岗巴,再到边防哨所,汽车一路向喜马拉雅山脉挺近,海拔一路向上攀升。

  见到尹强和他的战友们,是在“5592”观察哨。哨所的名称,来自它的高度。此时,记者早已呼吸困难、血管扩张,深感在这样的地方,能走上几步便不简单。

  而岗巴营的官兵们,却一个个生龙活虎。祖国西南100余公里的边境线,在他们的脚下固若金汤。

  2016年,习近平主席签署中央军委命令,授予岗巴营“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岗巴营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忠诚履行好卫国戍边职责,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作为这个荣誉集体的主官,尹强对岗巴营的精神体会尤深。说起扎根高原、卫国戍边的无悔抉择,这位36岁的硕士营长话语铿锵:

  “苦则苦矣,人生有此行色壮!”

“祖国的山河一寸不能丢”

  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干燥、低压、烈日、强风是这里的底色。驻扎于此的岗巴营官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安危和身后的万家灯火。

  今年9月,距离习近平主席为岗巴营授称已经5年。营党委提议,全营官兵给习主席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大家热情高涨,很快,官兵们的心声和5年来的成绩汇聚成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寄往北京。

  不久,习主席回信了!信中说:“5年来,你们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坚守在生命禁区,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出色完成了担负的任务。大家都是好样的!”

  “习主席像知心人一样了解我们、鼓励我们。”读着回信,大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这里的“一切”意味着什么,只有边防军人知道。

  尹强是2020年8月被任命为岗巴营营长的。站上“前沿中的前沿”那天,他说:“岗巴是一面旗帜,组织把岗巴交给我,我一定得把它守好了!”

  任营长一年多来,尹强在营部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海拔更高的各个哨所、点位上奔忙。

  一次,岗巴营官兵需要修一条公路。

  这段路不长,却有400米高差,山坡上全是碎石、细沙。

  尹强凭着经验规划、寻找路线,和十几位战友一起推土、平沙……大家40多个小时没合眼,硬是在高寒荒芜的山坡上修出一条通行道路。

  “两天前那里还什么都没有,两天后居然修出一条路!”这样的速度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在“悬崖”边缘行走,在“刀尖”上作业,是这群边防军人的日常。

  2020年11月,因一次特殊任务,尹强需要徒手攀爬一处高地。

  他和战友两个人,循着积雪中露出的石头尖往上爬。碎石和雪块不时滚下,直教人头皮发麻。

  一次次,战友问:“这个位置可以了吧?”

  尹强答:“还不够高!”

  这时,两个人的心脏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他们数20个数,停一下,再继续……就这样,一直爬到了海拔6000多米高的地方。

  熟悉尹强的人说,这一年来,他的头发又稀疏了不少。尹强自己说:“头发不要紧,我们岗巴营军人,发际线可以退,边境线不能退,祖国的山河一寸不能丢!”

“学以致用,让吃苦更有价值”

  在高原上席地而坐,对面的尹强,身材消瘦,面容清癯,眼神中露出一股书生气。

  “作为一名国防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当初为什么选择来西藏戍边?”记者问。

  “我毕业是在2008年的夏天,记得那会儿大家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尹强回忆说。

  当时,学校发出号召:“军人、男儿,当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尹强听得热血沸腾,当即写下赴西藏戍边的申请书。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东北小伙,关键时刻的选择让许多同学为之一震。

  上大学时,尹强最喜欢的是在图书馆里读军史。每次读到边境国土被犯的历史,他总是气血向上翻滚,“那时我就有了个想法——去边塞建功立业,不胜不还!”

  初进西藏的光景历历在目。尹强被分到了遥远的萨嘎,距离日喀则还有450公里。“当时一路都觉得,过了这个山头就应该到了,结果下一个还是山头,无尽的山头。”

  到了团部,尹强的第一个身份是特务连排长。1000多个日夜里,他在边境线上走了几个来回。此后,在任作训参谋期间,他标注了所属团边境线上所有重要点位的里程、面积、坐标等信息,对边境态势了然于胸。

  在高原戍边,吃苦是必然的。尹强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军官,还要“学以致用,让吃苦更有价值”。

  他翻译《锡亚琴传奇——NJ9842以北》等英文著作,研究高海拔作战特点;

  他撰写《基于IFS-Ins的联合火力打击目标选择方法研究》《X军特种部队研究》等文章,深入探讨作战理论方法;

  他钻研最新配备的作战装备、参加全军任务规划应用创客大赛,努力走在信息化前沿;

  他的各项能力逐渐凸显——在日喀则军分区比武竞赛中获参谋军官全能第一名,在西藏军区竞赛性考核中获作训科(股)第一名。

  2013年,为了不断提升军事素养,尹强又考取了军事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他就读的军事运筹学难度不小,每年都有毕不了业的学生。

  “我当时上午三杯茶,下午三杯茶,晚上三杯茶,全在学习。”尹强回忆。

  毕业后,带着“如何进行高寒山地边境联合反击作战”的研究成果,尹强迫不及待回到边防前线。

“大家都是好样的!”

  唇乌脸紫、指甲凹陷,几乎是岗巴营官兵的标配。问起他们“最想得到的享受”,回答最多的就是到内地休假,“美美吸上两个月氧”。

  有人测量过,在岗巴,徒手站立就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25公斤。医学上,控制甚至禁止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而岗巴营官兵每年要执行400多次边防巡逻任务。

  “5592观察哨建立之初,只有几块石头,新兵们连续几个月吃着硬干粮、喝着冰化水、住着地窝子,没有一个人退缩。”

  “去年春节,中士魏兴多和战友执行任务,在海拔5500多米的山口雪地趴了两个小时,直至冻僵失去知觉,最后是战友们将他们从雪堆里刨了出来。”

  “四级军士长彭绍伟因执行任务患上重度雪盲,至今左眼黄斑裂孔。当时,好不容易他才同意下山接受治疗,但是治疗结束后还要回到观察哨。”

  说起这些,尹强格外动情:“就像习主席在回信中指出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这群铁骨铮铮的硬汉,面对艰难险阻豪情万丈;说起家人,却有着无尽的思念和亏欠。

  当年,尹强的妻子医学博士毕业,在北京的部队医院当临床医生,收入比他高出不少。

  尹强的父亲早逝,前几年母亲也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身体残疾的哥哥。为了照顾家人,妻子辞去医生的工作,转到西部一个地方当教师,就这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经常有战友调侃尹强:“你辞职,让你媳妇工作还差不多!”

  “没有办法,人生总有遗憾,必须作出取舍。”尹强说,“我们肩负着卫国戍边的重任,选择的是‘国之大者’,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

  此时,阳光渐渐向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面滑落,余晖在洁白的雪线之上铺洒出温暖的光芒。尹强和他的战友们,定格在一幅逶迤壮丽的图画里……

  (注:截至发稿时,尹强职务调整为岗巴营政治教导员。)

  (本报记者 尚文超 李 苑 尕玛多吉 本报通讯员 卢亚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