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8 22:05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14日 第 05 版 | 查看:775次
本报记者 喻思南
图①:2021年,我国第三十七次南极考察队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船上调试海洋生物采样系统。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图②:2021年6月11日公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图③:2021年7月20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张进刚摄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
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信念在攻坚克难中铸就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也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生活。但他清楚地知道,美国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祖国才是他的家园。为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1955年9月,钱学森突破重重困难,登上了归国的航船。“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他一生践行的信念。
一片丹心为报国。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号召,像钱学森、王希季一样,许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爱国是最高的道德,报国是最大的成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生动展示了我国科学家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他们的一生追求与祖国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事业,因自觉与国家需要和民族命运相结合而倍显光辉。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就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在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让人类距离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世界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道:“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行走。”
时光跨越几十载,爱国、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古基因组学是个新学科,为了紧跟国际前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直面挑战,组建起一支国际化团队。
她带领团队主导的研究,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成为古DNA学科不可忽视的力量。
创新既是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到量子计算机,从汉字激光照排到载人航天,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上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无不说明我国具有强大的创新底蕴和实力。
创新意味着攻坚克难。过去,敢为天下先、勇闯“无人区”的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创新的自信和勇气,铸就了勇攀高峰的信念。如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实干报国、奋斗圆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家国情怀与科技强国实践相融合,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争先,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在创新中建功立业,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求实、奉献
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品质在潜心研究中升华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唯实唯真是立足之本。
钱三强做出原子三分裂的实验报告前,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研究小组提出原子核裂变可能一分为三。这一观点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紧接着,钱三强夫妇提出原子存在四分裂的可能性。
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的老师、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曾断言:“总鳍鱼类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祖先。”这个结论一度被写进教科书。然而,张弥曼在还原“杨氏鱼”后发现:老师错了。她的较真,推动了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这段“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科学史话,擦亮了“求实”这一科学家应有的精神底色。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意味着坚持解放思想,不迷信学术权威。这既是科研的态度,也是潜心研究的高尚品格。屠呦呦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无数次试验,一次次失败,不断筛选、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发现青蒿素。正是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追求,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的底色,老一辈科学家脚踏实地,做出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卓越的品格随之升华。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只有静心笃志,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甘于奉献,才能创造出一流科研成果。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不畏困难、不慕虚荣,为科学事业舍身探索,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犹如一座座丰碑,令人敬仰。
邓稼先接受研制核弹重任后,他的名字连同身影都不复存在,直到1986年临终前,他的身份才被披露;黄旭华一“潜”30年,为研制核潜艇不得不亏欠亲情;黄大年“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用生命开拓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事业……
当前,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加需要弘扬求实、奉献的精神,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瞄准世界一流,还是从事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都更加需要科学家们甘坐冷板凳,淡泊名利,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协同、育人
集智攻关、甘为人梯的自觉在接力奋斗中凝结
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融合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是大科学时代的必然趋势。
协同是我国科学界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历史。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我们就难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科技发展的奇迹。
完成第一颗原子弹试验,集中了26个部门、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智慧;标志着“中国植物学界终于站起来了”的《中国植物志》出版工作,前后4代科学家接力,由80多家单位、300多位作者,历时近50年完成;研发新冠病毒疫苗,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工艺设计、保护性评价、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等多环节科研人员的紧密配合。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中国天眼”工程等,无一不是团队联合攻关,群策群力的智慧结晶。
协同应坚持全球视野,为推动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我国与欧空局、阿根廷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测控领域协同合作;中国空间站任务中,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入选首批科学实验项目。迎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更应顺势而为,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登高望远。
1950年,华罗庚到中山大学做学术报告,慧眼识珠,发现了陆启铿。此后,华罗庚亲自致信多次协调,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陆启铿不负华罗庚的指导和期待,在多复变函数论研究上硕果频出:1958年至1959年间,华罗庚与陆启铿建立起了典型域上的调和函数理论。两位数学家相互成就的故事,书写了我国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和华罗庚一样,我国许多优秀科学家,既是科研事业开拓者,又是提携后学的领路人。站在三尺讲台,黄大年对求知若渴的青年才俊倾囊相授,为了让学生们做好研究,他自掏腰包,给班上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中科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在罹患重症之际,捐出毕生积蓄,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科学事业的未来属于年轻人。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我国的科技事业才能活水涌流、基业长青。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本版统筹:冯 华
版式设计:沈亦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