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真情铸医魂——追记平舆县十字路乡卫生院院长王献民

发布时间:2010-10-12 00:13 | 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10-08-18 08:08:31 | 查看:4105次

  记者 王 伟  通讯员 刘 舸

  医者,仁术也。仁者爱人。

——题记

  2010年7月29日,一个平常的日子。早晨6点多钟,平舆县十字路乡卫生院院长王献民把做好的饭菜放进电饭锅里保温,然后蹑手蹑脚地把摩托车推出院子,悄无声息地带上门。妻子身体不好,读大一的儿子也在家,王献民想让他们多睡会儿。

  王献民家住郭楼镇卫生院,一个他曾经工作过19年、一直居住了27年的地方,职位调整后他还没来得及搬家。为了不耽误工作,王献民早早地骑上摩托车赶往十字路乡卫生院,几十分钟后,年仅47岁的王献民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猝然昏倒在上班的途中,再也没有醒来。王献民的姐姐闻讯后赶来,紧紧抱住弟弟的遗体痛哭失声:“姐说过你多少回呀,劝你别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可你总说没时间。现在你倒是有时间了,姐上哪能帮你捡回一条命啊!”

  惊闻噩耗,平舆县卫生局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郭楼、李屯、杨埠、十字路等王献民曾经工作过的4个乡镇的领导和他生前的同事们也赶到郭楼镇卫生院王献民的家里看望。王献民家狭窄的院子里站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他们要表达对献民英年早逝的哀痛和惋惜之情……

  一个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人

  2009年10月20日,王献民受命调整到地处偏远的十字路乡卫生院担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该院共有在岗人员28人,其中正式人员16人,聘用人员12人。由于医院条件艰苦,前些年县里每年分配来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没有一个愿意来,原有的骨干医务人员几乎全部调走了,医院长期处于严重的负债经营状态。王献民到任时,全院每月收入不足4万元,而各种外欠账却在60余万元。正是因为十字路乡卫生院院长这份“差事”难干,过去10年中走马灯似的换了5任院长。王献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每天吃不好、睡不香,有时一整天闷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或者与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一线医务人员座谈交流,探寻兴院良策。不久,王献民便理清了工作思路,动员大家树立甩掉十字路乡卫生院贫穷落后帽子、实现争先创优的信心和决心。

  为保工资、稳队伍,王献民从自身做起,他常常靠一个烧饼、一袋方便面解决中午吃饭问题,带头不用公车。除特殊情况外,他的日常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和自己的摩托车。他算过账,进一趟县城,如果动用院里的面包车要花掉40元汽油费,坐公交车只需要6元钱,买月票则更节省。就是靠这种精打细算的精神,王献民从任职到病逝短短9个月间,不仅确保了全院在册人员都能按月足额领到工资,而且还了数笔欠账3万余元。“这都是王院长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呀!”该院主管会计王付芳感慨地说。

  为实施“人才兴院”计划,王献民一边在院内积极倡导开展互帮互学、以老带新活动,热情鼓励年轻人岗位成才,一边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地招揽人才。为吸纳一位手术医生来院工作,王献民带上班子成员先后3次登门拜访。为帮助该院3名医务人员考取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王献民不仅特意为他们留出时间备考,还专程跑到县里、市里,亲自替他们办理参加考试的具体事宜……该院退休的老院长杨宪国眼含热泪地说:“王献民上任以来,每天想的、做的就是咋叫十字路乡卫生院尽快好起来,唯独没有考虑过他自己。”就在王献民病逝前半个月里,老杨曾4次到他的办公室商量工作,2次亲眼看到王献民痛苦不堪地趴在床上,汗水湿透了衣裳。

  7月28日,王献民病逝前一天的下午,县卫生局召开各乡镇、街道卫生院院长会议。县卫生局局长高伟特别关照王献民:“这段时间你太累了,今天回家休息一天吧,后天直接从郭楼接上你一块儿去市里开会学习。”不善言辞的王献民冲高伟点点头。可他只在家中歇了一宿,就又回单位上班了。

  从郭楼镇卫生院家里到工作单位十字路乡卫生院,沿途要经过平舆县城、玉皇庙乡、庙湾镇,全程40公里左右。刚进县城,王献民突然感到胸闷气短,想吐又吐不出来,恰巧被路过的老同学娄百峰看到。娄百峰关切地说:“献民,我陪你去县医院看看吧。”可是,一心牵挂着医院、惦记着工作的王献民谢绝了老同学的好意。他一定想不到,那一刻死神正在向他逼近。王献民生前曾不止一次地对领导、亲友、同事说:“等十字路乡卫生院走上正轨了,我就去大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然而,就像拧过头的钟摆,他生命的发条还是崩断了……

  一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好医生

  1963年,王献民出生于平舆县万冢乡庄堂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3年信阳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郭楼镇卫生院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19年。其间,于1987年与同事郭贵平结婚,在医院后院家属区两间简易房里安了家。刚上班时的老院长陈殿玉和退休后仍被返聘在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生杨振梅等老同志经常鼓励年轻的王献民,当医生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有专业特长、业务面宽、各类病号都能接诊的“全科医生”。王献民牢牢记住了老同志的谆谆教诲,为了能像老院长陈殿玉那样有一天也能走上手术台为患者施术,他一有机会就跟在老院长身边观摩学习,主动为老院长当助手。王献民还拜师杨振梅学会娴熟地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妇科手术,并能治疗妇科疾病。杨振梅回忆说:“王献民最大的特点就是肯学、肯干、肯奉献。”王献民的不少同事更是啧啧赞叹说:“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通常是每周5天、每天8个小时,而献民的工作时间就是每周7天、每天10小时以上——他真是把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奉献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了。”不论是当一名普通医生,还是之后当上卫生院领导,王献民一直舍不得脱下身上的白大褂,始终把作为一名人民医生的荣誉与责任看得高于一切。由于王献民医术高明、待人热情,当地老百姓来郭楼镇卫生院看病很多是奔着王献民来的。王献民非常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因此不管自己是当班还是休班,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患者点名找他,他都满腔热忱地接诊;遇到有急重患者,他更是主动冲上一线,和同事们携手与病魔抗争。2002年底,王献民调任原李屯乡卫生院副院长兼任院防保股股长,之后于2005年初调任杨埠镇卫生院副院长兼任院防保股股长,直至2009年10月,接受组织重托,肩负起全县卫生系统第一号的“老大难”医院——十字路乡卫生院院长的重担。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担任何种职务,王献民始终做到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就像一支始终闪烁着火苗的蜡烛,照亮着别人,直到燃烧尽自己!

  一位胸中有大爱的人

  爱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体验、感悟和诠释。追寻王献民短短47年的人生历程,您会发现那是一部写满人间真情和无疆大爱的厚书,那是王献民用生命写成的。

  2002年开始,在从不间断一线医务工作的同时,王献民先后兼任郭楼、李屯、杨埠等3家乡镇卫生院长达7年的防保股股长。这应该说是最低层级的卫生官员,却又是责任重大的关键岗位,具体承担着乡镇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卫生宣传以及对民间医生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等工作职能。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为占乡镇总人口70%以上的特定人群逐人提供健康检查、计划免疫等服务,工作的艰辛繁重可想而知。为做好这项工作,王献民经常要披星戴月巡回奔走在辖区内的每个村落、每家农户。2004年春季的一天,当他结束在大郭村的随访后已是晚上7点多钟,天空黑黢黢的,还下着小雨,村干部留他吃饭,被他谢绝了。就在他返回李屯镇卫生院的途中,迎面急驶而来一辆亮着车灯的机动车,王献民躲闪不及,一头撞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头盔被撞烂,造成下颌骨骨折,当场昏倒在冰冷的泥坑里,幸亏被同事及时发现,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

  干防保工作不仅辛苦,还要对一些特殊服务对象给予更多的关心、耐心和爱心。杨埠镇卫生院院长李俊峰说,当时全镇尚有一定数量的结核病人、艾滋病人。王献民对每一个病人的服药情况、康复情况、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了如指掌,随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并根据个体差异登门送去不同品种、规格、剂量的药品,并监督、指导用药。

   2005年初夏时节,郭楼镇郭楼集居民翟东华80多岁的老母亲突发冠心病,栽倒在自家院子里。平日里难得回家跟妻儿团聚的王献民接到老翟打来的电话,二话没说,当即赶到现场救治,挽回了老人的生命。直到今天,耄耋之年的翟老太虽然已经有点糊涂了,可一提到献民医生,她就会非常清醒,常常会微笑着向人竖起大拇指。同在郭楼集居住的周美荣老人患难以治愈的脑囊虫病、癫痫病多年,每次犯病,王献民都是随叫随到,从不耽搁一分钟,为她整整服务了20年……      

  王献民心中始终涌动着人民医务工作者的大仁大爱,那爱像天空一样博大,像大海一样深沉,像家乡终年流淌的小清河一样绵绵不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镇医生,王献民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情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爱与奉献的人生乐章。参加工作27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他担任李屯镇卫生院副院长兼防保股股长时,该镇抗“非典”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他担任防保股股长时间最长的杨埠镇卫生防保工作在全县始终名列前茅。为弘扬王献民同志崇高的精神和他身上所展现的良好医德医风,县卫生局党组郑重决定,在全县卫生系统开展向王献民同志学习活动,要求全县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以王献民同志为榜样,以向王献民同志学习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卫生系统争先创优活动,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