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向华:“心脏修复师” (2图)

发布时间:2010-10-04 09:01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9-12-07 09:35:46 | 查看:1217次

傅向华教授(右)与印度专家共同手术(中国好人网责任编辑卢亚飞配图)

傅向华教授(中国好人网责任编辑卢亚飞配图)

  傅向华在很多人的眼里具有传奇色彩,作为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多年的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已在抢救心脏病人的生死线上工作了近30个年头,医术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是他的职业操守。厚重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介入技术,使傅向华获得了许多荣誉头衔:中华心血管学会常委、全国冠脉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首批专家会员,2008年他还被选为美国心脏学院院士。

  的确,无论在事关心脏病人生死存亡的抢救一线临床,还是在教书育人的课堂,傅向华都做了许多让人交口称赞的事:建立河北省第一个心血管内科学博士点;率先在世界上施行经尺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在国内领先开展和积极推广经前臂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并获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推广普及奖;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抢救小组,截至目前,这一“绿色通道”已经成功救治了1000余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近日,记者走进了他所在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治疗中心,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在我国心血管治疗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

  手臂上只开一个小口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真是太神奇了,在我手臂上开一个小口,就把我多年的心脏病治好了。”近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治疗中心的病房,81岁的王福明紧紧握着傅向华的手,连声对他说,“谢谢傅教授救了我一命”。“当时,老人的病情比较危重,他是个高龄糖尿病患者,有着顽固性的心绞痛,还有心肌梗死的病史,风险很大。”傅向华说,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王福明被送上了手术台。造影发现,王福明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中有两支病变严重,前降支最重98%狭窄,几乎堵住整个血管,右冠脉三处狭窄也均超过80%。而且少见的是,王福明前降支狭窄处,紧挨着一个特殊病变“肌桥”,这就要求放入支架既要打开狭窄血管,又要非常小心不能碰到挨着的肌桥。手术难度很大,需要精确的测量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傅向华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出前降支为引起胸痛的罪魁祸首,在与几位医生会诊后,谨慎而又果断地作出决定:处理前降支病变。在经过认真测量后,傅向华精确地放入一枚支架,既打开了狭窄血管,又丝毫没有碰到肌桥病变处。

  81岁的王福明接受的是一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傅向华2000年率先在世界上施行这一治疗技术获得成功,其相关研究结果在2004年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世界心脏导管治疗大会(TCT)上作了专题发言。这是这届大会上唯一的中国医生的研究报告,为此美国心脏病学杂志还专门将他为德国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照片刊登在这一著名学术期刊上。目前,傅向华已作为第一术者连续进行了4000余例经桡/尺动脉冠脉介入治疗。

  每一次抢救都是与死神的战斗

  “傅教授,多亏了您呀,不然俺这条命就没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介入治疗中心病房,97岁高龄的患者张中兰一听说傅向华来了,激动地从病床上站了起来走上前去紧紧拉着傅向华的手。

   张中兰的孙女告诉记者,前几天,奶奶感觉到喘不上气来,胸口特别疼,像裂开了一样,到了医院的那天晚上,奶奶犯了好几次病,胸口疼,脸色苍白,眼睛睁不开,头抬不起来。“老人高龄,还有心梗,心力衰竭,心脏有一个瓣膜关不上,大出血,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为了病人,医生有时还是要承担一些风险。”傅向华说。

  手术十分成功,张中兰的孙女告诉记者,奶奶做完手术后一进病房就喊着要吃东西,说饿了,家人发现她脸色红润了,人也精神了许多。“心脏介入治疗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但是作为医生,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障病人的安全,要在有足够防范措施的条件下,争取给病人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要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而且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并发症。”傅向华说。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行医理念,傅向华从来不畏惧为抢救病人承担风险。他做了在国内首例为百岁老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为猝死过17次的恶性心律失常病人安装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手术,为桡动脉入径介入失败患者改从经尺动脉介入治疗,为多支复杂主干冠心病并心衰患者植入支架……每一次抢救,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

  “绿色通道”开启生命通道

  1998年,傅向华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抢救小组,要求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接到呼叫后10-20分钟内到位;病人自入院开始1小时内打通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这个小组被人们称为生命的“绿色通道”。11年来,他一直主持“绿色通道”工作,截至目前,这一“绿色通道”已经成功救治了10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绿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有一些猝死的病人就是通过‘绿色通道’获得第二次生命的。”谈起自己的工作,傅向华非常自豪。他说有一次,医院的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尼日尔外宾,这是一名46岁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当时,这名病人在急诊科出现了猝死,心脏停跳了近5分钟,急诊医务人员经多次电击抢救虽然令其复苏,但是病人还有致命性室性速室颤反复发作。经傅向华检查发现,病人有着严重的低血钾,顽固性室速,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仍然有可能再次猝死。这时傅向华走过去,指示给患者补上血钾,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之后,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转危为安。几天之后,傅向华成功为这位外籍患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他康复得很好。这位濒于死亡的外籍患者幸运地获得了新生,为此尼日尔共和国驻华武官等使馆官员还专程来医院感谢傅向华。

  “有时刚坐下吃饭,医院一个电话打来,放下碗筷就得去医院。”傅向华说,没办法,一个电话关系一条命呀,医生的工作是不能讲任何条件的,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这种工作就是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身体健康来进行的,由于长期暴露在X光下负重铅衣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傅向华的身体健康遭受不小损伤,血象异常、白细胞低、血色素高等多项体检指标均出现了异常。但谈及职业危险,他达观地说:“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它虽然可能缩短我的生命,但却能延长很多病人的生命,我觉得很有意义。”(作者: 记者 周 丽)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