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日本侨界热议“钓鱼岛风波”解决模式

发布时间:2010-09-24 17:09 | 来源:环球网 2010-09-20 10:06 | 查看:1581次

  “钓鱼岛风波”潮涌未息,中国船长被关押在日本的日期又一次延长,这是让人很气愤、很痛心的事情。“九•一八事变”79周年的日子刚刚过去,这也是中日关系上一个敏感的日子。也可以这样说,“钓鱼岛风波”久拖不解,等于给中华民族这个伤痕的日子又抹了一把盐。中国光彩事业日本促进会会长姜维这样对环球网驻日本记者说。

  姜维还对记者说,从近期我接触到的日本企业家来看,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钓鱼岛风波”会让回暖不久的中日关系重新陷入低谷,这样,肯定会影响中日经济往来。而现在许多日本企业对中国依赖度之深,则是以往所不能比的。因此,这些日本企业家都希望这场风波能够早日平息。

  日本太阳升集团董事长吕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钓鱼岛风波”是在中日GDP更换了席位之后发生的。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日本从保持了40多年的这个位子上退下来,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为了表现自己还有的实力,日本肯定要有动作的。合作是一种方式,冲突也是一种方式。现在看来,日本选择了后者,至少是在一定背景下要选择后者。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场冲突时早晚要到来的。因此,这场风波不仅仅是化解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解决的模式都成为必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日本新华侨华人会副会长颜安认为,这次的“钓鱼岛风波”与小泉政权时期首相6次参拜靖国神社引发的“历史问题风波”还是不同的。日本政界已经认识到,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历史问题”,在日本国内也是认识不一的,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是,对于钓鱼岛这样具有领土争议的问题,日本上上下下的认识与情绪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挑起这样的风波,可以转移日本国民中那种对政局动荡的迷茫感,获得一种情绪化的“积极民意”的支持。从目前日本的所作所为来看,将来在钓鱼群岛的控制方面、冲之鸟礁的岛屿化方面、东海油气田的开发方面、甚至南海主权划分方面都会表现出一种强势。也就是说中日关系的矛盾点将从以往的泛道德的“历史观之争”转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领土主权之争”上面来。对此,中国应该有所对应的。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朱建荣指出,这次“钓鱼岛风波”是日本第一次在周边有争议的海域使用国内法,是实质化的一步,当然是中国所不能接受的。由此,显示出中日关系矛盾方面的长期性、深刻性,也再次凸现了中日两国具有的领土争议问题。现在,因为钓鱼岛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一些日本政治家就否认争议。但是,否认不等于没有。如果对待争议问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的话,中方也是可以采取行动的。比如,日本媒体最近大量报道中方在东海油气田“春晓”之地搬入器材的问题,就是中国采取的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做法,日本是应该深刻反思的。可以这样说,日本现在推出的“解决模式”是彻底错误的。

  日籍华人联谊会会长张永祥做了一番“沙盘演习”,在他看来,对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解决的模式就是“硬撞”。2008年6月,日本曾在这个海域撞沉一艘台湾渔船。这次,是两次冲撞一艘中国渔船。但事实上是,这个问题不可能“一撞了之”。2008年撞船事件发生后,台湾十多艘渔船曾经一起进入钓鱼岛海域,日方只能在后面“监视”,不敢再撞;今年的撞船事件发生后,引来了中国渔政船进入这个海域,日方也不敢再撞。所以,硬撞是没有出路的。另一种解决模式是“谈判”。经过多年的搁置,钓鱼岛海域的问题并没有能够解决。那么,与其继续搁置还会发生冲突的话,就不如面对现实把这个问题重新拿到谈判桌上来。领土问题既是主权问题,更是外交问题。而外交又被称为妥协的艺术。因此,中日两国开展钓鱼岛问题的谈判是上策之选。再有一种模式就是“继续搁置”。现在看来,日本这一代政治家的智慧可能还不如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那一代政治家的智慧。因此,不妨继续搁置这个问题。解决钓鱼岛问题,关键是心中要有大局,如果没有了这种中日友好的大局观,就会把眼睛盯在那几个岛屿上。

  日本小肥羊副社长杨琨注意到日本媒体不久前报道日本自卫队将在钓鱼岛驻兵的消息。他指出,钓鱼岛有主权争议,而事实上钓鱼群岛是无人居住的岛屿。实际上控制着钓鱼群岛的日本如果进一步采取驻兵的办法,肯定就会刺激中国,刺激中华民族的情绪。对这种刺激产生的后果,日本应该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中日海上军事对峙,不应成为解决钓鱼岛的模式。

  日中青年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袁畅对“钓鱼岛风波”的解决显得有些“悲观”。在他看来,日本首相菅直人是一个市民运动家、草根政治家,长期以来关注的都是国内问题,外交和安保都是他的“盲点”,他也只能“偏听”。在这种背景下,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保全相位,为此不惜搞运动,不惜折腾。而菅直人新内阁中留任的防卫相北泽俊美以及新上任的外相前原诚司都是民主党内的对华强硬人物,前者一直主张在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岛屿驻兵,后者则是“中国威胁论”大合唱者之一。这些,都是解决“钓鱼岛风波”不利的“人”的因素之一。

  《日本新华侨报》社长吴晓乐认为,这次“钓鱼岛风波”日本是有备而来。今年8月,钓鱼岛海域最多的一天出现过80多艘从事捕鱼的中国渔船,日本都没有采取行动。这次,日本对一艘中国渔船反复冲撞,显示是在寻找一种日本式的解决模式。但是,这次日本应该说是误判了形势。从中方已经采取的反应来看,除了外交上的理智、强硬、级别不断提高的应对之外,还有中止高层交往、缩小中国游客的旅游规模等,问题正在影响到中日关系的大局。

  日本新华侨实业会社社长郭均成表示,在小泉执政时期,中日关系出现过“政冷经热”的局面,也就是说日本的经济相对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日本如果再认为与中国搞政治摩擦不会影响日本经济,就会出现“判断失误”。最近,中国宝健集团宣布取消10月份的万人旅日计划就是一个明显的讯号,这让主张“旅游立国”的日本不能不有所考虑。(环球网驻日本记者 蒋丰)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