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金牌教头张鸿鹄:“修翅膀”三十年(图)

发布时间:2021-09-07 19:5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9月07日 04 版 | 查看:612次

张鸿鹄用毛巾帮助郑涛出发。视觉中国供图

  用嘴咬住白毛巾,31岁的“无臂蛟龙”郑涛把自己“挂”在游泳池壁上,等待信号枪响。这一幕,随着郑涛取得4金4破纪录的战绩而加速传播,成为大众对东京残奥会能脱口而出的记忆。

  毛巾的另一端攥在61岁的张鸿鹄手中,这位“教龄”比郑涛年龄还大的教练,像入行时专注平衡着手上的分寸,“拉矮了他跳不起来,拉高了他发不出力,必须卡在他的发力点上。”他从未注意,风靡网络的影像资料中,他的身影鲜有出现,被定格的除了郑涛,更多的是被绷直的白毛巾和他那双攥出青筋的手。

  隐蔽在幕后,张鸿鹄喜欢这种状态。在谈及为何郑涛的每次牵拉都要求由他亲自上场时,他也未提及师徒俩日常训练磨合的艰辛,只是用“可能是看我运气好一点儿”避开了能拨动别人泪腺的情节。但谈及运动员,他的语言绝不吝啬。“中国残奥游泳的第一枪能不能打响,就看郑涛,他三届残奥会的表现都没有掉链子。”“他极度自律,这使得他即便现在有家有室,成绩还在进步。”“他太朴实了,如果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关注他的人可能会更多”……

  即便受疫情影响,东京残奥会我国派出的游泳运动员只有32人,仅有上一届的一半,但他们的成绩最终定格在19金19银18铜,继伦敦、里约两届残奥会之后,继续位居游泳项目奖牌榜榜首。

  “在残奥会的众多比赛项目中,游泳是最早被纳入其中的项目之一。”从1988年开始接触残疾人游泳,到1992年巴塞罗那见证中国残奥会游泳金牌零的突破,从2008年北京残奥会迎接巅峰,到今年在东京陪伴选手踏上没有观众的赛场,参加了8届残奥会的张鸿鹄正是残疾人游泳在中国从涓流到涌浪的亲历者。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2008年,我国提出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此后,残疾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变化。

  张鸿鹄曾是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在尝试执教残疾人游泳项目后,他意识到,被身体一次次搅动的池水不仅能让他改变自己,更具有改变他人的魔力,因此,面对这群折翼的孩子,他留下来成为一名“修翅膀”的人。

  执教4年后,张鸿鹄作为国家残疾人游泳队教练率队参加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整个代表团才二十几人,参加四五个大项,最终取得11枚金牌。”单薄的数字显示出当时我国的残疾人体育运动整体处于较弱的水平。

  “发展初期,条件受限,当时残疾人体育运动算业余训练,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队伍组织松散、训练也不系统。”张鸿鹄表示,他开始执教的1988年,中国残联才正式成立,此后,随着事业发展的需求,残疾人体育的组织管理由原先归属国家体育总局转到了中国残联,体育中心甚至训练基地在各省(区、市)相继建立,政策、资金和后勤保障逐步完善,专业化道路日渐清晰。

  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选材让张鸿鹄印象深刻。“刚开始时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费,也缺乏国家普查信息的支撑,只能拿着残联的登记表,坐公共汽车去各州市选队员,找到人后还要跟人家商量,因为那时每天的生活费很少,困难时一天所有费用就10块钱。”尤其在他的老家云南,待选拔的孩子“藏”在山里,道路崎岖得“往往得从拖拉机换马车,最后改步行”。

  在一次次选材过程中,贫困地区残疾人群体的难,常常超出他的想象,“以前我们常说,去招生,包包回来肯定空。”他记得,有一次到楚雄大姚选材,当地干部费了很大劲儿才把各村的孩子集中送到县城来,“他们从早上走到晚上,来了谁都没吃饭。”张鸿鹄和同事只能自掏腰包帮着解决,“没别的,就是不忍心。”

  如今,除了交通更加便利、有网络大数据提供信息依据,选材的进步还得益于国家对于残疾人运动的专项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最大的变化在于面向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多,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提高,学校将生源集中起来,也提供了选材路径。”张鸿鹄表示,随着选材面不断扩大,原来点对点选材成功率接近100%的时代渐行渐远,可成功率降低的同时准确率却有提升,“时代的发展让这个群体有更多人能被看到,自主选择性不断增加,体育不再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他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入队的年轻一代残疾人运动员在自我实现和追求突破上更加主动,“使命感更强,更纯粹”。

  8月27日,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决赛中,马佳和李桂芝包揽金银牌,但赛后有选手提出申诉,表示比赛中因运动员之间产生肢体接触,影响了比赛成绩,经裁判团队商议,决定重赛。“重赛消息发布后,很多人都在为她们惋惜,但在我们看来,遵守赛场规则,调整好状态重新投入比赛就可以,不需要过多解读。”张鸿鹄表示,体育有帮助心灵成长的能力,尤其对于残疾人群体,“可以通过竞技场上的一切学会面对人生的各种状况,退役之后进入社会,才能坚强、平和地走好之后的道路。”换言之,“一定要变成一个强者,才更容易感受到你希望得到的目光和真诚。”

  两天后,马佳和李桂芝重赛依然包揽金银牌。“李桂芝自幼双目失明,而且她是全盲,但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绪,只要成绩有进步,她就发自内心的高兴。”张鸿鹄带李桂芝训练两年多,从初识至今,印象里的李桂芝训练从来没有抱怨,有空就听书、做手工,“永远都是幸福感满满的样子。”

  队员的乐观让张鸿鹄很受触动,他记得刚干这行时,自己也不敢谈论他们的残疾怕伤害他们,但后来发现,他们的伤口虽然愈合了,但心里的伤口仍在,于是逃避、自闭、胆怯都曾出现。张鸿鹄决定尝试和他们谈论这些不能触碰的伤疤,“首先要让他们克服这个心理障碍。”他表示,如果他们无法正视自己的缺陷,可能进到游泳池都会是障碍,“要帮他们树立自信,这是教残疾人起步的关键。”

  30多年来,包括“篮球女孩”钱红艳在内,张鸿鹄遇到过各种残障情况的选手,例如,在视障、听障、肢残等几类残疾人中,视障人士方位感最弱、看不到教练示范,让他们学游泳,难度极大,“李桂芝两只手经常插在水线里,随时都在破”;而游泳项目,流线要好,阻力才小,对截肢选手而言,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脑瘫选手,控制能力异常和技术稳定就是关键。“要根据残疾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训练方式,几乎一个人一种训练方法。”

  但在张鸿鹄看来,技术还是其次,怎样通过游泳来帮助这些残疾孩子自立自强才是自己坚守的动力和初衷,“其实奖牌数量和输赢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让这些残疾人孩子通过体育训练建立自尊和自信、融入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事务。看着他们从泳池出来后找到自信和快乐,甚至建立了家庭,找到了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他补充道,“我的队员,当姥爷的都有了。”

  和张鸿鹄亲如父子的郑涛也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个小时候因一场触电事故夺走双臂的年轻人,曾经因为“不想做废人”进入游泳队,如今不仅成为残奥赛场上所向披靡的王者,也成为新一代的榜样,他最想鼓励的就是自己两岁零七个月的女儿,夺得冠军后,他面对镜头表示,“我想对女儿说,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