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 刘伯承年少时一句话,映照一生戎马生涯(2图)

发布时间:2021-05-18 20:14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1 05/14 10:59 | 查看:1548次

4月14日翻拍的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时期的照片。

4月15日无人机航拍的刘伯承纪念馆。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潺摄

  重庆市东北部一个小山坡上的青瓦土墙三合院,孕育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刘伯承

  少年时光的磨炼,为刘伯承日后的革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家人遵其遗嘱将他的三分之一骨灰带回故居,埋葬在两棵黄桷树下

  本报记者陈青冰

  在重庆市东北部,有一片形似橘叶的开州区。开州过去名叫开县,曾是一个繁华热闹的交通枢纽,既有江里、浦里、东里三条河流,又有一条从巴山脚下伸出来的官马驿道。

  往开州正南走五六十里地,有处河道与官马大路的交会地,河面宽阔,道路平坦,在群山环抱中出现了一座熙熙攘攘的场镇,名叫赵家场。赵家场东面浦里河上舟船连成一片,场镇上独轮车和骡马在官马大道上来回穿梭,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后来交通情况改善,有了轮船和汽车,大家不再取道开州,赵家场日渐冷落,从交通重镇,变为一个普通的乡村小镇。不过,赵家场没有因此被遗忘,如今仍有不少人到这里参观、游览。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小山坡上的青瓦土墙三合院,这里孕育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刘伯承。

  在这里,刘伯承度过了3岁到19岁的十多年时光。那时,他常常要步行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挑煤赚钱,和母亲一起分担家庭压力;还要想办法挤出时间学习思考,丰富个人学识。

  少年时光的磨炼,为刘伯承日后的革命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家人遵其遗嘱将他三分之一骨灰带回故居,埋葬在两棵黄桷树下。

  如今,这两棵黄桷树枝繁叶茂、浓荫如盖,如同两位战士,见证着刘伯承的少年时光,守护着这位开国元帅的故里与灵魂。

立志发奋学习

  “量思宏,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

  走进刘伯承故居,一张刘伯承父亲立下的家训映入眼帘。刘伯承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泥土文人”,因为出身的原因,多次被逐出考场。所以父亲一直寄希望于刘伯承,希望他以书明志,以书明理。

  正是受父亲的影响,刘伯承一生酷爱读书。即使后来行军打仗,他也坚持读书。别人的箱子装衣服,他的箱子则装书。只要部队一驻扎下来,他就开始读书。

  其实,刘伯承小时候十分贪玩,不爱读书,是一件小事改变了他,让他立志发奋学习。

  一天,母亲把刚想出去玩的刘伯承叫住,让他将当天的功课背给她听。想着母亲不识字,刘伯承就胡乱说了一通。没想到,邻屋的父亲听得一清二楚,高声斥责刘伯承乱背书。

  反应过来的母亲,被刘伯承气得不轻,边哭边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自己的儿子也欺负我不认字,叫我怎么不伤心呢!”

  父亲此时也十分生气:“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

  这件事虽然只是童年时期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对刘伯承的触动很大。在母亲的泪水与父亲的斥责中,他感到羞愧难当,立志以后要好好学习,而且决不再撒谎。后来,他也常常用这件事教导自己的子女,以此激励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刘伯承一直都是班上的优等生,国文和史地成绩尤其冒尖。

辍学赚钱养家

  虽然刘伯承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但是一场生活上的变动,让他不得不选择辍学。

  1907年,父亲因患肺病,无钱医治,不幸去世。父亲去世后,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十分拮据。刘伯承父亲留下的遗产,仅几间茅屋、十几亩地,就连买棺材的四百个铜板,还是向别人借的。

  父亲刚过世的那年春节,家里没米、没钱。知道父亲每年春节都会上街写对联卖,刘伯承也带着弟弟妹妹来到街上,找人赊了两刀红纸,借了一张桌子,在街边摆摊。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刘伯承的字遒劲挺拔、刚中有柔,内容也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大家纷纷过来购买,刘伯承一直写到腊月三十下午才收笔。

  靠着卖对联的钱,一家人熬过了年关。但不久之后,村里又闹春荒。好心的邻居看到刘家日子难过,便过来劝刘伯承母亲,把最小的两个孩子送人抚养。母亲虽然不愿意,但考虑到家里的情况,还是不得不为他们找好了接收的人家。

  刘伯承知道此事后,跪在母亲面前,泪如雨下,说自己可以打短工、下煤窑、卖苦力,再多挣点钱养活弟弟妹妹,哀求母亲不要将弟弟妹妹送走。看到刘伯承这样,母亲也跟着哭,最后于心不忍,还是决定不把两个孩子送走。

  此后,刘伯承一边种地,一边给别人打短工、干零活。农闲季节,他天不亮就起床,到二十多里外的煤厂挑煤卖。家门口旁边的黄桷古道,便是刘伯承谋生的必经之路。不过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没有忘记读书。农闲之余,经常在这条古道旁边看书学习。

  1911年,刘伯承正是从这条路出发,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走上革命道路  

从学堂里的学生,到土地上的农民,刘伯承看见的东西变了,思考也发生了变化。他切身体会到,千千万万穷苦农民耗尽血汗,难得一家温饱。他不再只考虑个人的命运,而是希望能帮助更多人脱离这种命运。

  1911年12月,得知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毅然离开家乡,赶去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应征学生军。

  母亲很不舍,希望刘伯承能够继续留在家里,尤其担心他走了,一大家子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乡间的亲朋好友来劝他,说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还不如去经商来得更实际一点。

  当时的刘伯承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不久,重庆军事学堂发布通知,招收学员。

  刘伯承在万县报名后,连夜赶回家里告别母亲,准备到重庆去投考。

  刘伯承与几个开县青年,一道买了轮船票,准备第二天晚上上船。但是天公不作美,那几天雾特别大,轮船无法起航,一直停泊在港口。眼看考期临近,刘伯承放弃等待,改由陆路步行到重庆。最后,他独自背着行李包袱,由梁山(现重庆市梁平区)经垫江、长寿,跋山涉水,昼夜兼程,终于在考期前一天赶到重庆。

  考试结果,刘伯承各科成绩都是优秀,被顺利录取。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之后的经历也证明,刘伯承当初给母亲和乡人留下的那句话,并非夸大其词。他一生光辉的戎马生涯,也成了这句话最好的写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