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艰苦抗战,那些牺牲在白山黑水的抗联英烈(组图)

发布时间:2021-05-15 21:00 | 来源:中国军网 2017-02-21 11:40 | 查看:8636次

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优势装备之敌浴血奋战、周旋苦斗,进行了长达14年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独立坚持游击战争14年之久,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在长期的抗战中,东北抗日联军将士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不怕牺牲,顽强战斗,涌现出一大批抗日英烈,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八女投江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在学校期间,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培养教育,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受中共河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1927年4月,为配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杨靖宇参与领导了确山农民暴动,并取得成功。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杨靖宇等按照党的八七会议的要求,再次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在指挥起义武装与反动军队作战中负伤。1928年春,在负伤未愈时,受党派遣先后到确山、信阳、开封、洛阳一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曾几次被捕,屡受酷刑,坚贞不屈。脱险后,党组织派他到上海党中央学习并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29年春,杨靖宇调赴东北,满洲省委派他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他化名张贯一,深入抚顺煤矿,联系工人群众,恢复重建被破坏的党组织,领导工人同侵占中国煤矿的日本矿主进行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党派他担任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工作,后又派他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不久又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11月,杨靖宇以省委代表身份被派往南满,整顿各县党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初,中共中央在给东北各级党委和全体共产党员的一二六指示信中,要求在东北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为骨干、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共同进行抗日斗争。杨靖宇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于同年9月领导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他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了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春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同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称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日伪军将东北抗联特别是其主力第一路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反复进行所谓“讨伐”。在1939年秋冬季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中,杨靖宇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他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英勇顽强地战斗,直至弹尽粮绝,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杨靖宇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吉林省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赵尚志

赵尚志是著名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曾赞扬说:“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流亡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命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6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严守党的机密,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1933年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创立时,他与战友们发出誓言:“我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全体战士,为收复东北失地,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万死不辞,赴汤蹈火,千辛不避,誓心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驱逐日寇海陆空军滚出满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

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险恶环境中,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餐风宿露,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讨伐”和“清剿”。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痛斥敌人。穷凶极恶的敌人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

解放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把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赵一曼

一身粗布红衣、一把手枪,骑着一匹白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如火如荼的战场……

这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中一位女战士真实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敌胆,被誉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距这个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战场数千公里之外,大后方的四川宜宾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着家乡人民为赵一曼建立的纪念馆,馆里保存着新中国开国将领陈毅元帅的题词:“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7日生于宜宾县一个地主家庭。在家乡求学时期接受“五四”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3岁的赵一曼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她曾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等职务,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组织农民建立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秋,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

一份尘封的日本档案,记录了赵一曼牺牲前的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杀害,年仅31岁。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给唯一的骨肉一封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

陈翰章

“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使他独立富强。但是帝国主义却不让我们这样做,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附属国!”“同学们,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我将毫不可惜。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这是1930年12月一个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出的豪迈誓言。10年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他,就是陈翰章,1913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后期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刚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陈翰章忧国忧民,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他常说“国破家安在?堂堂男子汉,岂能甘做异族奴隶!”1932年他参加吉林救国军,抗击日本侵略军。在战火中,陈翰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救国军总参谋长、共产党员周保中的得力助手。1934年,他参加建立抗日联军,后任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师长、第三方面军指挥,率部在极其艰苦的镜泊湖地区打击日本侵略军,声威大振。

日军在频繁军事“讨伐”的同时,不断对抗联和陈翰章进行政治诱降,但一次次遭到可耻的失败。1940年12月,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翰章和战友们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中。面对敌人“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的喊叫,陈翰章用“死也不当亡国奴!”和复仇的子弹回答敌人。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陈翰章倒在血泊中,英勇牺牲,年仅27岁。

至今,东北仍流传着这样的民歌:

镜泊湖水清亮亮,

一棵青松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

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许亨植

许亨植是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又名李熙山,朝鲜族。1909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因其父参加朝鲜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义兵运动”失败,1913年被迫举家流亡中国东北,后迁居辽宁开原。1929年许亨植到宾县从事革命活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忠实可靠,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在哈尔滨参加反日大游行,被捕入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到宾县、汤原、珠河(今尚志)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领导进行反日斗争。1934年6月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治指导员、第1大队大队长,率部参加创建珠河抗日游击区。1935年1月起先后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任团长、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曾在哈尔滨东部地区指挥高力营子、拉拉屯、五道岗、十八层甸子等战斗,率部参加了1936年冬季反“讨伐”作战。1937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政治部主任。率部在勃利、方正、依兰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为提高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增强部队战斗力,他主持开办了3期短期训练班,培训了100多名骨干,对提高部队军政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1938年秋,许亨植调任第3军新编3师师长,对原3师和5师的部队进行整顿。1939年后任东北抗联第3路军总参谋长、第3军军长兼第12支队政治委员,指挥所部在松嫩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取得了兰西丰乐镇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当部队遭受严重挫折后,仍克服重重困难,率小分队坚持战斗。同时大力发动群众,建立了许多抗日救国会组织,积蓄了新的抗日力量。1942年8月3日在庆城青峰岭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

汪雅臣

汪雅臣是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1911年生,山东蓬莱县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亲闯关东。“九一八”事变后,他树旗抗日,组织“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军守备队和森林警察周旋,坚持开展游击战。1933年春,双龙队被改编为山林队的第4支队,任支队长,率部连续攻打了金马川、向阳山等敌人重要据点20余处。到1933年底,第4支队发展壮大到200多人。开辟了五常抗日游击区。1934年,被推举为各抗日队伍联合成立的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首领,在五常南山群峰之首的九十五顶子山建立根据地,频频出击,有力推动了五常一带抗日斗争的发展。

在斗争实践中,他逐渐地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坚持抗日斗争,打败日本侵略者。1935年春,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春,所部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任军长。同年9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仍任军长。此后,他率部转战五常、舒兰、榆树等地,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他还积极配合兄弟部队作战,曾受到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的赞扬。1939年以后,由于日伪军实行“并屯”政策和不断“讨伐”,第10军的密营被日军破坏,部队失去了根据地,抗战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他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部队断粮,他和战士一样以野菜、树皮充饥,坚持抗日战争。1941年1月29日,在蛤蜊河子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殉国,年仅30岁。

1955年4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暨各界群众以沉痛的心情公祭汪雅臣,对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他的遗骨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

王德泰

王德泰(1907—1936),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他为东南满抗日武装力量的联合,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祖国的光复和人民的解放,他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把满腔热血洒在了长白山的土地上。

王德泰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被中共东满特委称赞为“党领导下的最可宝贵的模范队”。王德泰不仅是东北抗日将领中的一员虎将,而且在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1936年9月,王德泰指挥两个连的兵力,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保卫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当地居民把奶头屯东北的无名山称为“王德泰山”,称王德泰为“东满一只虎”。

魏拯民

魏拯民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领导人之一,原名关有维,1909年生,山西屯留县人。早年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北平、安阳等地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工作,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4年冬被派到东满,他走遍了各根据地和游击区,深受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后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参与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任政治委员,联合东满地区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1935年夏曾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3月任东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委员。同军长王德泰指挥所部北上牡丹江地区和远征南满地区,打通与吉东和南满的联系,与抗联第1、第5军配合作战,扩大抗日游击区。同年7月后,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第1路军副总司令,与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指挥所部在辉南、抚松、濛江(今靖宇)、金川、桦甸等地打击伪军,挫败日伪军多次大规模的“讨伐”,曾指挥大沙河、寒葱岭等战斗。

1939年冬,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形势更加严峻,省委和第1路军决定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由于长期的战争环境,魏拯民积劳成疾,行军作战中常常昏倒在地。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第1路军和省委的工作重担全部落在魏拯民肩上。他拖着病体,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安图伏击战、哈尔巴岭袭击战等胜利。这年冬天,他病情加重,不能随军行动,只好到长白山区桦甸县牡丹岭抗联密营中休养。他不顾疾病的折磨,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书写报告、总结经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鼓励同志们要坚定胜利信心:“敌人不能永远占领我们的祖国,我们总有一天要把鬼子从中国赶出去!”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他只能靠吃树皮、松子和蘑菇度日,加重了病情,于1941年3月8日停止了呼吸,年仅32岁。

夏云杰

夏云杰是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1903年生,山东沂水人。家境贫寒,1926年3月逃荒到黑龙江汤原。以耕地为业,农闲季节到黑河金矿做临时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斗争的行列。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入工矿、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而四处奔波。1933年8月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经过努力,将分散在汤原各地的抗日游击队员500余人组织起来,成立东北民众义勇军,夜袭汤原县城,给敌伪政权以沉重打击。

10月县委遭日伪军严重破坏后,形势十分险恶。爱人劝他避避风险,他坚定地表示:要与汤原的反日爱国群众同生死,共患难,越是在党处于困难时期,越要经受住严峻考验。他挺身而出,领导县委工作。11月领导恢复了汤原游击队,并亲自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了游击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在松花江下游抗击日伪军的进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夏云杰身先士卒,在作战中多次负伤,在部队中享有很高威望。中共满洲省委曾称赞汤原游击队是松花江下游地区“反日反满的唯一中心力量”。省委负责同志对夏云杰的评价是:“深刻学习,对党忠实,能够认真执行党的政策。”1934年10月任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领导游击队联合抗日义勇军共同作战,挫败日伪军冬季“讨伐”,创建汤原太平川抗日游击根据地。1936年1月所部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后,任军长,率部在汤旺河地区创建后方基地,将游击区域扩大到汤原、萝北、绥滨、依兰、桦川、富锦等10余县,曾指挥6军主力攻打鹤岗矿山镇等战斗。9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被选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

同年11月21日率部筹集给养装备时,在汤原丁大千屯遭伪治安队袭击,身负重伤。弥留之际,他再三嘱咐身边的战友、妻子和女儿,要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把抗日民族解放事业进行到底。26日壮烈牺牲,时年33岁。

陈荣久

陈荣久(1904—1937),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镇三家子村人。1931年参加抗日救国军,任新编五连连长。1933年2月参加抗日救国游击军第四军,任军副官。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去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秋回国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7年3月,率150余名战士在饶河大顶子山后天津班屏岭山下阻击300余人的日伪军讨伐队,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中弹牺牲。

1933年5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和吉东局的指示,陈荣久随抗日救国游击军转赴密山地区活动,曾参加和指挥队伍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冲锋陷阵,不怕危险,带领部队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被群众称颂为“魁梧将军”。1937年春,敌人对游击区和抗联第七军进行春季“讨伐”,陈荣久在腹背受敌、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负伤不下火线,指挥队伍突围出来。然而,在掩护大队转移途中,陈荣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李延平

李延平,1903年3月9日出生,吉林省延吉县城郊一个贫农家庭里。1913年进本村私塾读书,1915年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916年,13岁的李延平到当地一家皮铺学手艺,后因皮铺倒闭而失业。1928年,他在亲友们的资助下,到哈尔滨学开汽车,学成后却得不到录用,只好返回家乡与父亲一起种地谋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李延平同志耳闻目睹日寇的侵华暴行,胸中燃起强烈的反抗怒火,于1932年1月,他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投奔了抗日救国军,并担任了抗日救国军军部参谋。1932年3月中旬,李延平同志参加了在南湖头“墙缝”伏击天野少将率领的一部分日军的战斗,他因作战勇敢,英勇顽强,抗日救国军的领导把追歼天野及残兵败将的重任交给了他。他机智灵活,用“火攻”战术又消灭了许多敌人。1932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中共吉东省委和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制定了打通北满与南满等地抗联及抗日军队联系的西征计划,李延平担任联合西征部队的主要负责人。7月12日,他率第四、第五军主力部队攻打苇河县娄山镇,缴获敌人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而我军无一伤亡。之后,西征部队遭到日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处境艰难。8月中旬,西征部队历尽艰辛,到达五常县。10月,李延平在激战中负重伤,壮烈牺牲。

王光宇

王光宇早年就读于县立中学,后转入哈尔滨省立第一中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加入当地反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中共吉东省委员会成立,被选为委员、常务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任中共第五军党委委员。同年9月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

他有勇有谋,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王光宇率领抗联将士从富锦山区西征到哈东,征程千里、身经百战,在抗日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38年12月,王光宇率部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与敌遭遇,激战中,壮烈牺牲。

刘曙华

刘曙华(191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

原名李明学,化名老曹。1912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普利门外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受过中等教育,20世纪30年代初就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工作。

1934年,去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学习。1935年回国,被派往东北,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他以山东逃荒难民的身份,借帮人种地为掩护,在哈达河、兴隆沟、半截河、平阳镇一带,开展反日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发展会员六十余人,发展党团员三十多名,为开展抗日工作打下了基础。同年8月4日,刘曙华在哈达河二段收反日会员登记表时,遇上伪军大搜查,不幸被逮捕。敌人对他施用了各种酷刑,但他回答的只有一句话:“我是反日的,因为我有中国人的良心,反日会员登记与别人无关。”由于他的机智和勇敢,保全了密山县党组织和抗日会。中共穆棱县委得知情况后,于1936年2月秘密将刘曙华营救出狱。由于敌人的严刑拷打,严重摧残了刘曙华的身体,组织上安排他休养。身体尚未痊愈,他就积极要求工作,经党组织批准,他随同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北征先遣队活动。

3月,中共吉林省特委决定由刘曙华代理中共穆棱县委书记。7月,任抗联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8月,伪军七十余人押四辆汽车和二十辆大车满载军用物资经过林口二道沟,二师得到消息后,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刘曙华一声令下,子弹、手榴弹齐发,敌人被抗联战士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势吓得四处逃窜。这次战斗打得既迅速又漂亮,消灭伪军二十余名,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

同年秋,刘曙华受党的委托,到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任政治部主任。八军是由谢文东(1939年3月叛变投敌)领导的原东北民众自卫军改编而成,部队成分复杂,上层领导多系地主、官僚和旧军官出身,他们大都是在爱国群众的抗日浪潮推动下被迫参加的,因此思想非常混乱,加上当时经济条件恶劣,日伪军不断发动“围剿”,整个八军队伍极不稳定。刘曙华为改造这支部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共发展了三十余名党员,成立了三个党支部。为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他还组建了一支七十余人的教导队,使抗联八军由三个师发展到六个师,部队由1500人,增加到3500人,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八军还经常同抗联三军、五军密切配合,共同打击敌人。

1937年3月,中共吉东省委成立,刘曙华当选为省委委员、省委执委委员。由于斗争需要,抗联第三、四、五、六、八军成立了哈东联军办事总处,他被推举为负责人,为统筹解决联军的粮食、衣服等物资,征收土地、牛马捐税,为各抗日联军之间的团结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年春,抗联第三、四、五、八、九军联合攻打依兰县城,刘曙华带领八军教导队和四个团参加了战斗。他们迅速地攻进依兰县西北大街,封锁了西北炮台,攻占了县银行,击毙了日军指挥官井口,打死日伪军几十人。这次战斗扩大了抗联的影响,打乱了敌人春季“大讨伐”的计划。

随着抗日运动的发展,伪军二十九团九百多人,在团长赫奎武带领下,携带机枪22挺、大炮5门和各种新式步枪,投靠了抗日联军,被编为抗联第八军第九师。但是,由于斗争环境艰苦和敌人的不断破坏,这支哗变队伍只在依兰、勃利活动了两个多月,就发生动摇。刘曙华深入部队,向干部战士做政治思想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制止了投降。由于工作及时,赫奎武在叛逃时只拐走二百余人,二十九团的大多数官兵仍然留了下来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1938年,日伪实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更加艰苦的阶段。6月,刘曙华率领二十九名战士,在桦南七星砬子与八军三师师长王子孚会合,刘曙华发现王子孚有策动叛变的阴谋,同他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利用各种机会,向三师的干部战士宣传抗日,讲解党的抗日政策。王子孚对刘曙华恨之入骨,认为刘曙华是他投敌的障碍,8月22日,他们来到勃利县通天沟时,王子孚命人把刘曙华绑了起来,妄图胁迫他一起投降。刘曙华痛斥王子孚是民族的败类,王子孚恼羞成怒,把刘曙华绑在大树上,惨无人道地割下了他的舌头。刘曙华虽然不能说话了,但依然威武不屈,挺立在大树下,用眼睛怒视着叛徒。这伙穷凶极恶的败类,竟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他杀害。刘曙华牺牲时年仅26岁。

曹亚范

曹亚范是东北抗日联军优秀指挥员。1911年生,北京人。1928年到吉林和龙任小学教员,1930年参加了党领导的延边、和龙地区的“五州暴动”。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中共东满特委工作,在延吉、汪清等地参加开辟抗日游击区的斗争。1933年11月任中共和龙县委书记,发展中共组织,扩大抗日武装,巩固抗日游击根据地。在艰苦的斗争中,他十分重视群众的利益。为保障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有足够的粮食吃,他要求每人至少贮备15天的粮食。每当敌人“讨伐”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安排好群众转移,并指派专人照料老人和儿童,然后同游击队员一起参加战斗。1935年3月任中共东满特委秘书长,5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2团政治委员,率部在敦化、蛟河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活动。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3师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所部从安图转战至抚松、临江一带,取得抚松松树镇、临江大洋岔、濛江小汤河等战斗的胜利,扩大了游击区。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37年春任东北抗联第1军2师师长,后率部转战长白山区,挫败日伪军多次“讨伐”。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支援全国抗战,曹亚范根据抗联第1路军的指示,不断用袭击战、伏击战和夜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1938年8月任东北抗联第1路军1方面军指挥,率部在金川、临江、辑安、通化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曾取得袭击集安二道阳岔和临江三岔子等战斗的胜利。1939年秋,日伪军调集重兵对第1路军进行全面“围剿”,抗联部队的处境极其艰难。他们经常身着单衣,头缠破布,腰裹麻袋片,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风雪严寒中行军作战。此时的曹亚范身患严重肺病,经常咳血,仍以惊人的毅力,率部与敌激战。1940年4月8日带领部队外出筹粮时,在濛江龙泉镇西瓮圈被叛徒杀害,年仅29岁。

姜墨林

姜墨林烈士是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人,抗日小英雄。11岁参加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13岁参加抗联,19岁在战斗中牺牲。牺牲后,日寇在其身上搜出一张纸片,用红铅笔写着23个汉字:“中国必胜,日寇必败!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救国胜利万岁!”日寇恼羞成怒,把字条撕得粉碎,将这位英雄的抗联战士的遗体举起,残暴地投入了二十八道河的激流之中。姜墨林,1921年出生在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红土墙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失去双亲,不到10岁就跟随哥哥下田劳动。刚满11岁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多次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3岁时,调入中共游击队。1938年8月,党组织送姜墨林去苏联学习。回国后,他单独率领小部队坚持抗日斗争。1940年深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宋铁岩

宋铁岩(1909-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

原名孙肃先,曾用名宋占祥、铁坚、铁英,孙件、孙克敏,字晓天。男,1909年12月6日出生,吉林永吉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少年时代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优异的成绩从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曾任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北平市大学学生联合会理事,在学生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组织领导学生开展反日集会、游行示威、救亡宣传等抗日救亡活动。曾被推举为北平学生请愿代表团负责人率团赴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呼吁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政府当局逮捕。后在学生、工人、各界人士及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斗争下获释。1932年秋,回东北从事兵运工作。此间,编辑出版诗集《前进》,以鼓舞抗日斗志。

1933年端午节,与曹国安一起成功领导伪军铁道警备第5旅14团迫击炮连起义,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被编为迫击炮大队,任大队政治委员。9月,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任政治部主任。为扩大抗日力量,贯彻党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做好本军内部政治工作的同时,东奔西走,积极联络各抗日武装共同抗日。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成立后,曾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兼第1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等职。随杨靖宇转战南北,参加了大荒沟伏击战、歼灭伪军邵本良部等十数次著名战斗。7月,奉命率部西征。后因日、伪军重兵严密封锁,被迫率部回师。在摩天岭伏击日军金田中队,取得击毙日军大尉金田以下80余人的胜利。由于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斗争,身患严重的肺病,到辽宁省本溪游击根据地老和尚帽子山里密营休养。日军侦知后,于1937年2月11日派兵围袭,他在掩护大部队突围时牺牲。

李学福

李学福(1902——1938年)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葆满,朝鲜族,吉林延吉人。1915年全家迁至吉林省饶河县(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大佳河,后又迁到三义屯,李学福被推举为屯长。

1930年,李学福参加了由饶河共产党组织举办的军政训练班,他以屯长的身份,联络当地人士投身抗日活动。

“9·18事变”后,饶河群众的抗日斗争更加发展。1932年春,三义屯各族村民在李学福的领导下,举行了有几百人参加的抗日游行示威。1933年春,李学福被选为饶河反日总会会长。同年秋,李学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8月,饶河反日总会被敌人破坏,李学福参加了饶河反日游击队。1934年2月,日伪军加紧了对饶河抗日队伍的“讨伐”,活动在饶河的救国军司令高玉山撤入苏联,所部溃散。此时,中共领导的饶河游击队改编为游击大队,李学福接任大队长。1935年9月,饶河反日游击大队改编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四团,李学福任第四团团长。1936年4月,第四团扩编为第二师,李学福任第二师副师长兼第四团团长。同年11月,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的要求和中共下江特委的指示,第二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李学福任七军二师师长(后改任新编第一师师长);1938年1月,李学福任第七军军长。1938年夏。李学福因长期的艰苦战斗,得了重病,医治无效,于1938年8月8日逝世。

张中华

张中华(1912—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

1912年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铁路扶轮专科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底,被组织派往吉东地区,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此间,他经常深入上马莲河、卧龙河、卢家屯、北湖头、七间房等地,发展地方的党团组织,支援与配合抗日联军的武装斗争。

1936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张中华调到抗联第五军任政治部主任。与第五军副军长柴世荣一同将在宁安南部的一个伪军连缴械,并袭击牡丹江中东路东段敌人的军用列车,击毙敌四千余人,缴获战马九十余匹。

5月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宁安及其周边地区实行空前的白色恐怖统治,对五军120一九三七年周建华军部所在地连续发动了九次进攻。8月,军部决定向道北转移。在转移途中,一次较大的战斗是由张中华指挥的在代马沟水平站附近小粒子一带伏击日伪军用列车。9月12日,张中华同抗联二军二师四团侯国忠团长、二军五师师长陈翰章等率一百余人并联合反日山林队一起,先将铁轨扒开虚放在原地路基上,队伍随后埋伏在铁路两边。当运载着150名日军、200名伪军和战马、物资等的军用列车行至铁道破坏处时,机车脱轨停行,与此同时,张中华率伏兵一跃而出,以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行动。瞬间,敌军大乱,大部分伪军在抗联战士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的震慑和感召下,或伏地不动,或四下逃跑,只有小部分伪军跟随日军拼死抵抗,战斗从晚9点一直激战到12点,共击毙日伪军官兵九十多人,击伤三十多人,死伤战马六十余匹,并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1937年3月,吉东党组织在下江、道北和道南三个特委的基础上成立了吉东省委,张中华任省委委员;为加强五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领导,张中华为军党委常委。在此期间,张中华率领道南留守部队开展了积极的游击活动,屡屡与敌人接触,不断打击、干扰敌人。3月30日,在镜泊湖畔率队游击时,与伪警备旅的一个连遭遇,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击毙日本教官、伤连排长以下数人。5月22日,率部与二军新编独立旅会师,共同打退了来自海伦方面百余名敌人的追击。

1937年冬,张中华率五军部分留守部队继续坚持道南的游击斗争,艰苦地转战于牡丹江、宁安等地,给敌人以干扰和破坏。12月,他率领留守部队在桦皮沟一带与敌人作战中,右臂受重伤被俘。在敌人重刑与诱降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大骂敌人,并利用一切时机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狱中被敌人杀害。时年25岁。

张中华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的英名将永远牢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王仁斋

原名王仁增,号仁斋。1906年9月21日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侯家乡高家村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入当地小学读书。1924年从山东青州(今益都)甲种农科学校毕业后,回家任教。经常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讲述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故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仁斋耳闻目睹了国民党的暴行,毅然离开家乡,秘密参加了革命。同年冬天,他被组织派到东北,在抚顺煤矿从事工运工作。后因一次冒顶事故,腰部被砸伤,回家休养。1928年,他带病回到东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沈阳《平民日报》社和沈阳平旦中学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被派往柳河县三源浦,以小学教员的身份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到海龙中学任教,继续在学生中进行革命活动。不久,在沈阳被捕。“九一八”事变后,他乘乱和难友们一起逃出监狱,回到柳河县三源浦,从事地下活动,建立抗日组织反帝同盟会,并被选为海龙中心县委委员,开始了他武装抗日之路。

1932年春,柳河县三源浦北校校长包景华组织抗日队伍,被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收编为第九路军,任命包景华为第九路军司令,王仁斋任政治教官。同年10月,第九路军在日伪重兵进攻下失败,海龙中心县委在原县委游击队的基础上,以在第九路军中工作的党团员为骨干,组建海龙工农义勇军。

1933年,杨靖宇将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王仁斋任队长。他认真执行上级指示,团结各界抗日武装力量,带领部队在海龙、柳河、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通化四县边界活动,袭击日军部队,击毁敌人运兵车,缴获大量战利品,补充了部队的给养,队伍不断扩大,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开辟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王仁斋任副官长。11月,协助杨靖宇指挥部队攻克三源浦镇。不久,又攻克敌人重要据点八道江镇,并在旱葱沟重创伪军。

1934年12月,王仁斋在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南满临时特委委员,改任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政委。

1935年春,调回第一军军部,负责组织领导地方抗日武装。3月,与第一师师长李红光一起指挥部队伏击敌人,抓获伪通化县长和日本参事官。

1936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成立,王仁斋任三师师长。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王仁斋任抗联一军三师师长。为了扩大抗日联军的影响,王仁斋率部转战在海龙、柳河、清原、抚顺、兴京、桓仁、西丰、铁岭、开原等广大地区。11月,将所部改编为骑兵,闯过清原、铁岭和南满铁路,西征至辽河岸边。

1937年初,王仁斋带领一支小部队活动在沈阳、抚顺、清原一带。期间,收编“金山好”反日山林队一百余人。随后,又在砬子山重创日伪军。当年秋季,王仁斋率部回到清原,与三师其他两部胜利会师。年末的一天,王仁斋带领通讯员和一名小战士从筐子沟岭出发去岭南筹集子弹,当他们行至钓鱼台时,突然遭到伪警特务的突然袭击。王仁斋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带领两名战士向后山转移,不幸,右腿被子弹击中。在小战士的掩护之下,通讯员急步上前,背起王仁斋向后山撤退。上山后,王仁斋与通讯员立即将文件、印鉴和现款等焚毁。此时伪警特务已经猛扑过来,王仁斋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地进行还击。驻地的抗联战士听到枪声火速前往营救,待赶到现场时,伪警特务已经逃走,王仁斋和两名战士却躺在了血泊之中。王仁斋牺牲时年仅31岁。

李学忠

李学忠(191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

又名李宗学,1910年生在山东。20世纪30年代初,在吉林磐石一带投身农民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送到海参崴列宁学校学习,两年后,又被组织选送到莫斯科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回国内到东满地区参加党的领导工作。

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正式成立,李学忠任第二军政治部主任。协助政委魏拯民领导地方组织工作,帮助军长王德泰做部队的政治工作。同年10月,李学忠与杨靖宇等一军领导干部,代表一、二军和东、南满特委多次会谈,就筹备召开东北人民代表大会和建立东北人民革命临时政府以及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为密切两军联系,为后来东、南满两大游击区连成一片,为组织抗联第一路军,奠定了基础。

李学忠率远征队胜利完成任务后,离开摇江,沿途又经历了多次战斗,于11月回到安图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36年,李学忠与王德泰带领部分青年义勇军北上,1月中旬抵宁安县南湖头第五军军部,与周保中会晤。在召开的二、五军党委特别联席会议上,李学忠首先汇报了南满与一军会师经过以及和一、二军领导人会谈情况。会议充分评价了两军领军人会谈的意义,对李学忠远征队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李学忠的远征不但使一、二军,而且是在一、二、四、五各军间打通了联系,使在满洲党领导下的民族革命战争队伍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会议还决定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扩编为两个师、下辖六个团,李学忠兼一师政委。会后,王德泰、李学忠返回安图游击根据地。

1936年3月,东满党和二军干部会议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扩编为三个师,李学忠继续担任军政治部主任、军党委委员。4月,二军在大柴河设伏,五百余名日军、二百五十名伪军伤亡,仅一百余残敌逃命,缴获大批轻重机枪、步枪及军用物资。此役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抗联士气。

二军在大柴河向抚松转移时,李学忠被流弹击伤腿部。1936年7月伤愈,在即将重新走向战斗岗位的时候,8月9日李学忠所在的大碱场密营突然被汉奸李道善的自卫团百余人包围。李学忠立即组织密营全体人员奋勇抵抗,占据有利地形,与号称“神选队”的伪军展开了激战,但是,由于我方多为伤病人员和非战斗部队,又是仓促应战,因此损失惨重。年仅26岁的李学忠在激战中英勇牺牲,把一腔热血倾注在了长白山上。

李学忠是东北抗日联军中优秀的政治领导人,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此,1985年抚松县人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墓碑揭奠仪式,永远纪念这位抗日英烈。

(中国军网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等)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