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4 17:26 | 来源:南国都市报 2012年11月11日 009版 | 查看:4920次
2012年11月6日,邱宏锐接琼山区一老人前往琼山中医院检查身体。 本报记者 刘孙谋 摄
候选人编号23
作为一家工程公司的老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是一名被民间誉为“公益达人”的爱心志愿者。26年坚持无偿献血5万多毫升,组织公益活动不计其数,以帮助他人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快乐源泉,践行他自己“在付出中感受幸福”的人生信条。他就是海口的志愿者邱宏锐。
■本报记者 林莹
为了坚持无偿献血,自己受重伤拒绝接受输血
2001年2月的一天上午,邱宏锐骑着摩托车像往常一样回家。车子行驶到龙华路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对面的马路时,突然他被身后一股巨大的冲力撞到。一辆正被警方追逃逸的摩托车撞上了他。
车被撞飞了,邱宏锐翻滚跌倒在地,左手手腕到手臂的位置整个摔断了。路人把他送往了对面的医院,一场紧急的手术正等着他,然而,他却坚持拒绝了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给他输血的建议。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
这对一周坚持3天锻炼、格外爱惜身体的邱宏锐来说,已经算是有生之年遭遇的最大“伤病”。手术就会失血,各种风险还会发生,但邱宏锐在术前忍着剧痛还是坚持跟医生说:“只要在可控的情况下,不要给我输血了。”
11年后的今天,手术在他左臂上约留下半尺多长疤痕。面对记者,再次谈及这场飞来横祸,邱宏锐终于坦言内心的秘密。
“如果我接受了输血,那么我5年之内将不能献血。”所以,他不能。
他是谁?有时候甚至熟悉邱宏锐的人也会对他的身份有些“凌乱”。
他的姐姐知道,弟弟不过是一家工程公司的总经理,有头脑,爱闯荡,重感情。中山街道仁和坊82岁的五保户谢老太知道,他是志愿者,他带去的志愿者杨远露用贴心的按摩打动了老人的心。儋州一所乡村小学的支教老师谢娜喜欢看他发的志愿帖,他发动捐书行动,农村孩子们有了读书的喜悦,这也鼓舞了这个即将返城的年轻老师,2年后,老师留下了。
26年来风雨无阻,他坚持了一件事却感动了一城的人:无偿献血5万多毫升。他组织过的公益活动不计其数,他是我们身边最朴素的“公益达人”。
26年献血5万多毫升,劝说28名亲友成为献血者
小平头,背着单反相机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手里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有求助的,也有想献爱心的,说话做事的那股子麻利劲儿让人看不出,邱宏锐今年已经48岁。
邱宏锐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献血时的情景。1986年,那时他还是广东工业大学(原广东机械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300毫升,献完后学校发了早餐,还有一本献血年历宣传画。”邱宏锐说,全班30多人体检,只有11人符合献血的要求。“能献血的人,身体都是特别好的。”说到这,邱宏锐颇为自豪。当时也不曾想到,献血会成了他以后生活的一部分。
1997年以后,海口有了第一辆献血车。为了给献血车找一个停车的位置,邱宏锐四处张罗,那一年在他的联络下献血车终于能在东方广场停靠,为街头义务献血者提供了便利。当时的他不仅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商人,更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过去无偿献血就像现在的捐献器官一样,很罕见。”邱宏锐说,无偿献血者较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观念的问题,宣传的太少。
“献血能救人命,是大好事。”他突然觉得自己一定要做这样一个身体力行的人。
献全血的时候,他坚持每半年献一次血。献成分血的时候,他坚持一年献血五六次。作为一个义务献血者,身体保护是第一位的。“如果你是‘三高’,你将被踢出献血队伍。”邱宏锐的比喻很严肃,多年来他坚持锻炼身体,即使在最忙的时候都能保障一个星期有3个晚上用于健身。
2002年,邱宏锐开始捐献成分血,并一对一地动员身边的朋友、亲人、志愿者加入到机采成分血的捐献队伍中来。在他动员下,亲友中的28人成为固定成分血捐献者,其中10人参与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即志愿者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
作为一名义务献血者,2006年是邱宏锐最开心的一年。
海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这支队伍至今保持着每周末组织志愿者到街头献血车(屋)捐献造血干细胞动员工作,同时在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市建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发展志愿者300多人。
从1986年第一次献血至今,邱宏锐累计献全血1600毫升、成分血72个单位,相当于5.76万毫升全血。按血液占体重的8%计算,他献出的血液总量可以供一个体重65公斤的成人全身换血10次。
“宣传无偿献血失败多于成功。”邱宏锐说,有的企业、学校和社区不愿配合,有时还会遭到很多人质疑,甚至有人将一些不满情绪发泄到志愿者身上。但他相信这一切都会在他们的努力下慢慢改变。
常年坚持做公益,计划帮千名农村老人体检
11月6日上午,邱宏锐的身影出现在琼山中医院的大院里,他组织的省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大队正在这里做活动。
这天清晨6点多,他们赶到琼山大坡镇,把30多名孤寡老人送到这里进行义诊。他们有一个计划,希望帮千名农村老人做体检。
“在农村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没做过体检,等到身体不适时,才发现是各种癌症的晚期,这样的事情特别让人揪心。”邱宏锐还是那个最忙的人,他说,这是他们要发起这样公益活动的原因。
在献血志愿活动中,邱宏锐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力量,他加入了民间组织“志愿海南爱心社”,那一年,他从一个献血志愿者,向一名真正的社会公益人转型。
有许多感动的力量让邱宏锐坚持,中山街道仁和坊82岁孤寡老人谢春容就是其中一人。老人是一名五保户,每月的低保金300多元,自己做饭,孤苦伶仃。邱宏锐第一次带着志愿者去慰问的时候,谢老太并没有很感激,反而特别排斥。
“她觉得我们是在拿老人作秀上报纸。”邱宏锐这样的反应让他们很震惊,同时也意识到,关怀的志愿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要把一次慰问变成一项常态的活动,才能真正温暖孤老的心。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邱宏锐都会去老人家里,陪她说会儿话,跟邱宏锐一起去的志愿者杨远露每次去也帮老人按摩,最后老人倔强的心被感化了。
另一个人是儋州一所小学支教老师谢娜。邱宏锐说,他和谢娜认识是缘于他发起的给乡村孩子捐书的公益行动。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让她受到了感染,谢娜2007年下乡支教,到了2009年准备返城的时候,谢娜还是决定扎根基层,最终把家也安在了儋州。
邱宏锐在做公益事业的同时,也在不断组建志愿者队伍,培养志愿者骨干。至今,邱宏锐共发展了企业的应急献血队伍、社区老人志愿者队伍、海口学校志愿者队伍和环保志愿者队伍等,队伍涉及人数达到数千人。
希望海南有“社会工作者”职业
个人小档案 姓名:邱宏锐 职业:公司总经理
有人说他是“公益达人”,但邱宏锐最感恩的却是每天充实的生活。
“这个星期,我要组织的公益活动就有5个。”坐在大树下,邱宏锐的眼睛有些通红,但却没有在他的脸上看到疲乏,看到的是一种知足的笑容。
做公益有艰难,有挫折。邱宏锐说,因为场地批不下来,或者其他的种种原因,这些年来“泡汤”公益演出也不计其数。
“我甚至要常常跟爱心企业说对不起,跟受助方说很遗憾。”邱宏锐说,委屈是其次的,没能献出的爱心却让他焦虑不已。就在9月份,他组织了一场“阿正爱心演唱会”要为云南灾区募捐,但因为场地等问题没有办成。一场精心筹划的街边义诊也没能办成,他们被迫搬到了巷子里。个中辛酸这些年邱宏锐经历无数,但不气馁。“知道为什么要做,比什么都强。”
邱宏锐说,他也有自己的公益梦想。
“现在这些志愿者都是无薪的,但是他们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却又是无法替代的。”邱宏锐说,他希望有一天能有一种由政府提供薪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也希望有一天海南的高校里能有非常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让更多人有保障地去参与这项爱心的事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