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昭:生命至上: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航标(图)

发布时间:2021-04-24 17:06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年09月17日 第05版 | 查看:1091次

 

石向阳 绘

■理论特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观点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提炼了伟大抗疫精神,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生命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好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提炼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生命至上。生命至上,正是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航标。我们要深入领悟、大力弘扬这一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生命至上的抉择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在突发而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命至上就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不能不在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之间作出取舍。党中央果断作出抉择,宁可接受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严重损失,也要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在全国各地推行了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在这一次疫病流行的时候,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抗疫,中国一个时期经济出现负增长,但这是生命至上所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需要指出的是,从世界比较来看,中国因为有效防控疫情而率先全面恢复生产,从经济角度也是理性的抉择。有的国家在疫情暴发后,首先考虑的是总统能否连任、股票是否下跌、各大财团的经济利益有无保障,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至上的逻辑。

生命至上就是全力以赴救治生命。疫情发生后,我们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我们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轻易放弃,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得到救治。我们由国家承担全部治疗费用,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甚至过百万元,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世界上有的国家搞“选择性治疗”,老人、穷人被排斥在治疗之外,是一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的国家高额的治疗费用,实质上使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均为全球最多,一场疫情让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社会不公等痼疾凸显出来。

生命至上就是着力解决民生困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视和保障民生是应有之义。疫情之下,人民生活受到巨大冲击。越是困难之际,越要关注民生。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但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为让民众过好日子,政府主动过紧日子。

生命至上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生命至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人命关天,“天”是形容最高和最重要的极致之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为了拯救生命,中国人民在抗疫大战中展现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奋战在抗疫一线,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压力,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好展示。重大危机面前,对待生命的态度检验着一个国家的道德良知和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无论是面对汹涌的洪水、惨烈的地震,还是肆虐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既源于执政党高度的政治自觉,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使命担当,始终坚守的执政理念。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见物不见人”,而是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旨在建立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这与资本主义把人当作资本增值的工具是根本对立的。

生命至上的坚守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民族要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必须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弘扬生命至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史无前例的大考,考的是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考的是我们能不能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抗疫斗争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弘扬生命至上,就要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要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就业、收入、就学、社保、医保、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我们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筑牢民生根基,兜住民生底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弘扬生命至上,就要补短板、强弱项,做好医疗保障。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再接再厉,保卫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加大药品和疫苗科研攻关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