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21 00:02 | 来源:新京报网 2010-07-15 02:49 | 查看:1808次
湖南一农民向温家宝反映塌陷灾害,事后担心被地方“报复”曾“出逃”,当地政府称是一场误会
7月1日,湖南宁乡农民陈凯旋坐在温家宝总理身边,带路去看当地的塌陷。新华社资料图片
■ 核心提示
因给总理带路,陈凯旋在当地出名了。
7月1日,温家宝在湖南宁乡县考察防汛抗洪工作,临时停车与百姓交谈,这时农民陈凯旋向总理反映当地出现塌陷,大家提心吊胆。随后,温家宝让他带路去了塌陷现场。
那个下午陈凯旋兴奋不已。事后,他说自己是一时心热,他对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没有任何预料。不过,生活还是渐渐发生了变化。
7月1日,湖南长沙市宁乡县大成桥镇,阴雨连绵的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天下午,陈凯旋望着门前的马路,琢磨起心事。
陈凯旋是卖菜的,他的菜店位于镇中心广场,属于镇上的商业区。
40岁的陈凯旋,在这里“知名度”并不高。邻居们说,陈凯旋不识字,不过卖菜时账算得很快。他很勤劳,还是个热心肠。他的心思,则都在供儿子念书上。
7月1日下午,陈凯旋的心思,是想看到温总理。
“总理在峨山坝上视察,车队回来时肯定路过这条路。”陈凯旋说,他想一定要看看车里的总理。他希望能站在路边,向总理挥挥手。
陈凯旋决定,在马路边等候总理车队到来。
镇上的人都知道温家宝在当地考察抗洪防汛工作。车队尚未到来,守候的人群已水泄不通。
陈凯旋觉得,在这里,想隔着车玻璃看一眼温总理都很难。
他决定“另辟蹊径”——在他邀请下,镇上一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带着他,从田间小路,奔向了峨山坝。
陈凯旋的“凯旋路”
当地老百姓跟陈凯旋说,他给温总理做向导去看大坑的路,是“凯旋路”
约下午5点10分,陈凯旋站在田埂里,距总理车队将要驶过的马路,不足20米。
20分钟后,陈凯旋看到车队驶来。车队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疾驰而过”,而是停了下来。
陈凯旋看到,温家宝走下了车,与守候田间的农民聊了起来。
“总理一边挥手一边走过来,当时大家把掌鼓得很响。”陈凯旋在人群中挤,发现自己离总理“可近了,最多三米”。他听到总理问一名农民,今年粮食有没有减产。
陈凯旋还听到身后有村民小声向自己嘀咕:“你看总理多亲咱农民啊。要不你把镇上受灾,学校、医院、民宅都掉进坑里的事,和总理讲一下。”
“温总理,我想向您反映一个问题。”陈凯旋说,他当时心里一热,上前说,附近塌陷出大坑,大家提心吊胆。
陈凯旋说,自己当时是被总理的亲民作风感染,之前没有任何准备。自己家也并不在灾区范围。
“总理说我反映的是一个大事情,涉及群众的生命安全。”陈凯旋回忆,温总理问了他一些情况。他跟总理说“我们想请您去看看”,温总理“马上叫我为他带路”。
陈凯旋上了总理的车,感到“局促不安”,不知坐到哪里好。温家宝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在车里第一排。
陈凯旋说,路上总理还跟他聊天,问了他一些个人情况。路两边有群众时,总理会向窗外挥手致意。
“一点架子也没有,有时候他还握着我的手一同向窗外挥呢。”陈凯旋说,他感觉特别幸福。他说,总理的手很软,很暖。
约十多分钟后,车到了青泉村口。温家宝下车步行,让陈凯旋带路。
当地半年来频发塌陷,陈凯旋带总理看的,是一个直径60米深约30米的大坑。总理视察的过程中,陈凯旋没跟上。
他说,自己想再次回到总理身边时,现场有干部拦住了,不让他再靠近。
据新华社报道,温家宝视察完大坑要离开时,四处打量人群,还问了一句:“我的那个向导呢?”
这成为陈凯旋的遗憾。7月9日,陈凯旋说,“当时要是能跟总理告个别就好了。”
那天下午,陈凯旋反映问题和给总理当向导,前后二十多分钟。陈凯旋说,别看时间短,村民们都说他走的是“凯旋路”。
“误会”与“出逃”事件
听到有人敲门不止,陈凯旋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借道邻居家楼梯,跑了
陈凯旋上了总理的车后,一些乡亲涌向了陈凯旋家的菜店。
正在卖菜的陈凯旋妻子听说丈夫的事,说:“你们别说笑了,他一个卖小菜的,还能上总理的车?”
7月9日,陈妻说,后来她给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打电话,才相信丈夫真的见到了总理。她觉得“还是很自豪的”,不过听说丈夫反映了问题,她又有些怕。
给温总理带路后,陈凯旋带着“幸福和兴奋”,回到了菜店。
妻子说,“见总理是好事,可你不该乱讲话,你又不是塌陷户。万一今后生意做不成了咋办?”陈凯旋没太在意。
这时乡亲们三五成群到来,纷纷说,陈凯旋把总理带到现场了,问题一定会很快解决。大家都乐呵呵的。后来,不知谁说了一句:不对啊,你这是给政府惹麻烦了,你要小心些。
当晚7点钟左右,一名在政府工作的亲戚来访。亲戚训斥了陈凯旋,认为他随便向总理反映问题很冒失。亲戚建议他出去躲躲。
陈凯旋紧张了。店里的人走后,他关上了卷帘门。
坐在板凳上,陈凯旋越想越害怕。陈凯旋回忆说,在他向总理反映问题和带总理去看大坑的途中,曾先后两次有人在身后拽自己的衣服。
此外,陈凯旋称,在总理视察塌陷现场时,有一个穿衬衣的中年人低声对他说,你把总理带到这里,今后你没好日子过。还有一名穿警服的人也凑过来,说了同样的话。
7月1日当晚,镇上流传说,派出所要抓陈凯旋。
夜里约12点,菜店的门被敲得叮咚响。他跑到店面的二楼,透过窗户看到楼下是镇上的干部,旁边还停着一辆小车。
敲门声让陈凯旋心惊。妻子楼上楼下地走,眼泪汪汪,说“你看你这闲事管的”。“我当时对我老公讲,不能开门,一定是来抓你的,你看车都来了。”7月9日,陈妻说。
见来者敲门不止,陈凯旋借道邻居家的楼梯,跑了。
陈凯旋后来说,干部们半夜来,敲门时屋里没回应还敲了半个小时,“架势和抓人一模一样”。
7月10日,大成桥镇一名朱姓干部说,陈凯旋出逃是个误会。“他多虑了,我们当时就是想去了解一下,他是怎么见到总理的,不是抓人。”这名干部说,因知道陈凯旋在,就多敲了一会儿门,不过没敲半小时。
出名后的烦恼
陈凯旋不想接受采访了,一听有媒体要来,立即从家里跑掉了,夜里都没回
陈凯旋出逃后,三天没敢露面。
这期间,镇上的干部频繁给他打电话,叫他到镇政府一趟。
陈凯旋在电话里吼:“你们把我的门都砸烂了,你们一定是来抓我的。我不回去!”后来陈凯旋又说“要回去我只见张书记”。
张书记在电话里说,敲门事件是个误会。三天后,陈凯旋走进了镇政府,“书记说了一些安慰我的话,让我放心生活”。之后,陈凯旋回了家。
陈凯旋的日子,发生着变化。
“你看总理在这里,我在这里,这张是我在向总理汇报情况。”如今,有客来访,陈凯旋会用手指戳向报纸上的照片,讲自己的故事。
不断有电话打来,很多记者要采访他。开始,陈凯旋很高兴。他开始收集报纸,并让人念给他听。
陈凯旋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考了300多分,他担心儿子上不了大学。在接受采访时,他总提到自己的心愿是儿子能上大学。陈凯旋以为,或许能帮儿子完成大学梦,不过他每次提完心愿,没看到有什么发生。他也就不想这茬了。
有一天,他听说新闻里说他告诉总理塌陷是挖矿造成的。陈凯旋说这话他没说,他觉得这样会让很多人恨自己。
“电话一个接一个,接受采访,搞得我嗓子都说哑了。”陈凯旋不想接受采访了,他又怕得罪人,白天干脆不在家待着。
陈妻说,有一次县委宣传部来电话,说一家中央媒体要来采访。陈凯旋听后马上跑掉了,夜里都没回家。
除了记者,不断有周边村民来找陈凯旋。他们带着材料,希望能够替他们向总理反映情况,“解决问题”。
“收人家的材料吧,我压根没能力办。不收吧,又抹不开脸面。”陈凯旋说,现在一想这些事情“就冒火”。
改变的生活
陈凯旋还是感到压力。他把菜店转让了,他打算回家种地
向来早睡早起的陈凯旋,最近开始失眠。
有一次,街坊们看见,陈凯旋一晚上都在屋子里喝茶。
陈凯旋的一个朋友说,陈凯旋最近变得小心翼翼。“以前说话大嗓门,现在说话低声低气,还四下张望。”
县里干部也注意到了陈凯旋的情绪。
宁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国华说:“坊间的传言很多,各式各样什么都有。”
袁国华说,县里已注意到各种传言对陈凯旋的影响。为此,县委还开了会,要求大成桥镇党委书记务必与陈凯旋面谈一次,希望陈凯旋不要有思想包袱,希望他重新过回正常生活。
“谈了两个多小时,不过陈凯旋的情绪一直挺激动。”大成桥镇一名干部回忆。
7月11日,位于塌陷区的村民获悉,新的受灾补偿标准即将推出了。
这一天,陈凯旋以五万元的价格,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菜店转让给了别人。他认为至少赔了五万。不过,他觉得有五万也好。
尽管镇干部给他做了工作,陈凯旋还是有压力,仍担心被“报复”。他担心菜店继续经营下去,被有关部门“找茬罚款罚到一分钱不剩”。
陈凯旋说,他已经决定离开大成桥镇中心商业街。
他想回家种地去,他觉得“这样活起来安生”。
宁乡“天坑”治理变奏曲
湖南宁乡频发塌陷,近百户受灾,安置工作进展缓慢;温总理视察后,当地治理和安置快速展开
湖南宁乡县大成桥镇,一个60米宽30米深的大坑,横亘在山坡上,坑底有浑浊的水。
这就是农民陈凯旋7月1日带温总理看的大坑。
这个今年初突然出现的塌陷,被当地人称为“天坑”。
陈凯旋说,污水下的土层里,掩埋着被天坑吞噬的房屋、牲畜和稻谷。
当地村民介绍,今年初以来,当地不断有天坑出现,目前已有20余个,就在居民们的房前屋后。这些大坑“神出鬼没”,让他们担惊受怕。
据当地人讲,这半年虽然“天坑”频现,但一直没有得到好的治理,受灾村民的搬迁和补偿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解决。
7月1日这一天,陈凯旋向温家宝总理汇报灾情后,一切问题都在加速解决中。
不断出现的“天坑”
村民们听到一声巨响,然后看到,朱君家的房子被大坑“吃掉”了
7月11日,朱君站在大成桥镇清泉村一个“天坑”边上,认真统计着填埋大坑的挖掘机所耗的工时。
朱君和丈夫都是大成桥镇村民。他们曾经的家,位于清泉村,与镇上的福泉小学比邻,去年花了十多万元装修。
今年1月17日,全家人都出门去了。回来时,发现“家”不在了。取代的,是一个深深的大坑,存储的粮食、院内牲畜,都掉进了大坑里。
一起消失的,还有学校的食堂和大部分操场。朱君说,幸好那天是周末,学校没人。
当地村民说,他们听到了一声巨响,然后就发现朱君家被大坑“吃掉”了。那之后,村民们发现,村里的好多口井陆续没水了。
随后,“天坑”不断出现。
村民欧征兵的家,距福泉小学不足一百米。一天欧征兵在家看电视,听到一声巨响。他以为是雷声,出门观看,却发现院子里的犁田机不见了,再一看,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近几个月,村民杨德明目睹了两次“天坑”现身。
第一次,他在离家不远的水田里听到一声闷响,随后目睹两根电线杆“像吸面条一样”被吸到地下。水田里出现一个大坑。杨德明觉得,“下面好像有一张嘴”。
没过多久,杨德明在家陪儿子玩电脑时,又听见一声闷响。他径直跑向水田,没发现什么。回来后,闷响再次传来,杨德明看着自家院里的厕所,消失在眼前。塌陷是一个圆圆的口子,他看到里面全是水。
一王姓村民则称见过“半座山一下就没了”的情形,他说当时吓得不停上厕所。
据了解,过去半年内,大成桥镇村民不停地被“天坑”困扰,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不过持续扩大的塌陷面积,让村民非常紧张。
宁乡县电视台记者曾到大成桥镇收集材料,记者采访后说:“池塘中,公路上,‘天坑’随时可能出现,走在路上我们感觉隐隐不安。”
灾民向总理哭泣
在大坑边哭泣的妇女,递了张纸条给温家宝。温家宝说:你的意思我懂
陈凯旋的家位于大成桥镇边缘,这里没出现“天坑”。
尽管如此,陈凯旋还是供了一尊神像在厅里,“求个平安”。陈凯旋说,当地人认为,“天坑”频繁出现,与这里属于煤炭采空区有关。不过“天坑”还是让大家惶惶不安。
从后来政府提供的材料看,当地一共有重灾户86户。
村民们说,这半年他们不断向政府反映情况,希望治理“天坑”并对受灾者进行补偿。但问题迟迟没解决,补偿则微乎其微,每平方米23元,农民们无法接受。
7月1日,农民陈凯旋向在当地视察的温家宝总理反映塌陷灾害,并把总理带到了清泉村一个塌陷现场。
据陈凯旋回忆,温总理在大坑边认真察看,还向村民们了解塌陷情况。村民们说,这里本来就是沉陷区。今年以来连降暴雨,多次塌陷。
听完介绍,温总理沉思片刻说:“对于地质灾害,我多少也算一个专家。湖南省各级领导都在这里,我们定下几件事。”他说:“要组成专家组,圈定塌陷区范围。要迅速转移塌陷区内群众,决不能发生人员伤亡。要妥善安排群众生产生活。这几件事情必须马上做。”
在温家宝要离开时,突然一名妇女在不远处哭泣。总理让人把她叫到自己跟前。
哭泣的便是朱君,她给温家宝递了一张纸条。温家宝现场念道:“我每天日思夜想的是,如果中央领导亲自来看看,那该多好啊……”
念完后,温家宝对朱君说:你看,我不是来了吗?朱君笑了。
温总理说:“你的意思我懂。刚才我讲的几件事情,还应该再补充一条,群众房屋因塌陷倒塌的要合理补偿,一定不让受灾群众经济上再遭受更大损失。”
7月11日,朱君说,她之所以写纸条,是怕总理听不懂当地方言。她说自己听说总理去视察大坑后,在纸上写了几百字讲述受灾情况。但在现场有人拦着她不让她靠近总理,她便哭起来。
7月6日,也就是温总理考察5天后,当地村民终于清晰地知道了“天坑”为何出现。
这一天出台的《宁乡县沉陷区治理工作情况汇报》里,解释了塌陷频发的原因。
地质专家在当地勘察后认为,沉陷原因分三个方面,一是这些区域地处岩层破碎带和溶洞多存区,地层容易被水溶蚀,形成岩溶现象;二是这些区域解放前就有煤炭开采活动,长期的煤炭开采及抽排水,引起地下水流动冲刷,并引起水位下降,破坏了底层平衡稳定。第三,近期高密度的强降水致使土层软化,进一步加剧了地表沉降。
“土层、地下水、煤层、地下水,层层叠加就像蛋糕一样,这中间的任何一层被破坏,上面的另一层都要塌下来。”7月11日,在大成桥镇参与地质勘探的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的天坑频现,是在还历史的债。
塌陷治理加速进行
总理视察后,塌陷区的治理全面展开,群众得到了生活补助,安置工作也展开了
温家宝考察塌陷区十天后,7月11日,农民朱君已在当地政府安排下成为一名参与天坑治理的工作人员。
“天坑”治理工作已在村、镇、县,多个层面展开。
清泉村的“天坑”,温家宝视察时,还尚无治理,只是大坑边插了竹竿防止有人滑落。
7月11日,橘红色的挖掘机已取代了坑边竹竿。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泥土瀑布般填进坑内。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很多铁丝编制的笼子,用来填埋这个大坑。“把石头放进笼子,然后沉入坑底,这样就能防止继续塌陷”。
7月11日,在大成桥镇塌陷较为集中的老街上,工作人员成队地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们驾驶的维修机械,在并不宽敞的老街上扬起阵阵尘土。
受灾村民胡仁碧说,温总理视察后,政府治理塌陷大大加速。大家现在感到安心了。他说以前是村民找镇里,现在则是镇里找村民。
据记者了解,宁乡县加快治理塌陷的同时,此前备受群众诟病的安置工作,也已顺利开展。各个部门一系列措施出台。
目前大成桥镇已成立了过渡安置转移指挥部。对受灾群众,有两种安置方法,投亲靠友或自租房的,政府每月补助500元;另一种方案是,设立了灾民安置点,由镇财政统一购置床铺、电风扇、纱窗、添置生活必需品。
据了解,宁乡县财政局落实了250万元的沉陷塌方安置小区的先期启动资金。县民政局对房屋全倒户现场勘验,落实了补助款2万元,并将受灾户中的特困户纳入救助范围。国土局启动了建设小学、医院的用地申报。
“我们将按照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强化责任,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宁乡县委宣传部一负责人说,为做好灾民的安置,一片100亩200户的安置小区规划已出台。7月15日,县里即将启动第一期第一批的安置工作。
基层官员的“无奈”
干部们说,治理工作其实早已展开,只是受能力所限进展较慢
在总理关注塌陷灾害之后,大成桥镇塌陷灾害的治理与受灾群众的安置补偿,终于都在解决中。
对此网上有诸多议论。有网友提出,若温总理当天没临时停车,陈凯旋没主动汇报,塌陷灾情将会怎样?“为什么总理关注了,问题才能解决?”
有网友认为,此事从另一角度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民众利益的问题上,仍存在麻木不仁、消极作为的官僚习气。
面对各方质疑和指责,大成桥镇和宁乡县政府的官员们“感到无奈”。
“群众向总理反映问题,主要是因为受灾后补偿资金过低。”宁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国华说,目前对受灾群众执行的补偿标准,是依据2004年长沙市政府下发的22号文件,其中规定每平方米补偿上限为23元。“我们也认为低,但要提高标准的权限在市政府,不在宁乡县。”
7月10日,大成桥镇一名胡姓党委委员将三份会议纪要一字排开。这三份纪要分别形成于今年1月21日、6月8日及6月22日,会议内容均是研究如何治理及预防塌陷和安置受灾群众。
这名胡姓委员说,其实在总理关注以前,相关的治理工作就已经展开了,只不过,受镇一级政府能力所限,推动得比较慢。
大成桥镇纪委书记徐海华和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黄光辉也称,对沉陷区群众的安置和转移工作,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展开,期间县财政还安排了10万元资金进行溶洞治理。
对于现在塌陷灾害的加速解决,大成桥镇的干部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陈凯旋对镇里是有贡献的。
□本报记者 崔木杨 湖南报道
(责任编辑:张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