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5 10:27 | 来源:辽宁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10版 | 查看:1030次
85岁的臧立君(左)与84岁的老伴儿任志勤。
臧立君、任志勤年轻时的合影。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家住沈阳市大东区的臧立君一家拥有多项荣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辽宁省文明家庭、沈阳市才艺之家、沈阳市十大魅力家庭……这些荣誉的背后,一方面是臧立君对家风的营建,另一方面是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对家庭档案的集纳与整理。臧立君说,集纳档案的过程也是凝聚家风、传承家风的过程,全家获益匪浅。
早春的沈阳,乍暖还寒。记者走进沈阳市大东区臧立君所住的小区,很快就在一个车库的大门上看到了“臧立君工作室”几个醒目大字。未见其人,先见其字,采访的距离感一下子就缩短了。
推开单元门,拾阶而上,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装裱精美的臧立君书法作品。原本普通的空间,因为有笔墨点缀而变得韵味悠远。房门打开了,身着红色毛衣的臧立君和老伴儿微笑相迎,浓浓的笑意与暖意迎面扑来,记者被包裹在春风里。
宽敞的客厅并没有因为地面中央放置了一张乒乓球桌而变得拥挤,相反,桌案上井然有序摆放着的家庭档案资料,让沉积的岁月气息充盈着整个空间。
70年前开始着手集纳资料
用“出人意料”四个字概括85岁臧立君的人生是比较贴切的——他本是铁岭昌图人,却在年少时孤身一人到长春读了初中;他本是学的中文专业,但参加工作后却走进了体育圈,并多次担任国内排球、羽毛球裁判,游走国内;他的工作本与体育相关,但退休后却拿起了毛笔,办起了书法班,桃李满天下;他本是业余喜欢,却因为17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用专业方式建起了完备的家庭档案。
臧立君从小就是一个喜欢收藏的人。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臧立君舍不得扔掉一纸一物,久而久之,收藏意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
1951年的初小毕业证,是臧立君收藏的第一份家庭档案资料。臧立君心细,因为担心经常翻阅会导致这些原始资料磨损或丢失,他就将很多重要的家庭档案纸质资料进行了翻拍,并汇集成相册,实物则被他保存起来。记者看到,那张被翻拍的初小毕业证字迹清晰,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
从1951年收藏自己的那张初小毕业证开始,臧立君陆续着手收集与自己及家庭相关的档案资料。
实际上,那时候的臧立君并不知道“家庭档案”这个概念,他只知道这些标记着岁月、记录着变化的证件、照片等不能丢掉,因为它们是自己和家庭成长的见证。
从2004年起,臧立君开始有了“家庭档案”的概念。在各级档案部门的支持下,他的“家庭档案”越来越正规化,内容丰富,条目清晰,内涵也愈加丰富起来。
截至目前,臧立君的家庭档案涵盖26大类、共计近万件,其中,仅证件、证书、照片等纸质资料就已装满了80个档案盒。
为了便于查阅,细心的臧立君特意为家庭档案制作了总目录。展开总目录,26大类档案内容赫然在列——证书类、聘书类、教案类、报刊采访报道类……在档案总目录里,不仅设计有“家庭成员简介”这个子类,还有家庭成员的艺术简介。
按照总目录的指引,记者拿到了标记着“各报刊登文章资料”类的档案盒。打开档案盒,里面还有一张目录表,在这个表格里,臧立君用俊逸的笔法,将这个盒内所有关于他的新闻报道的刊发日期、报纸名称、记者姓名等逐一清晰标注。按图索骥,记者抽出了其中一份报纸,在大篇幅的报道中,臧立君正埋头整理资料,稿件标题醒目:《家庭档案见证时代变迁》。
臧立君的家庭档案已经成了“全国样本”。在一本厚厚的留言簿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观者纷纷签字留言,其中一个留言写道:“向臧老致敬!向臧老学习!”敬佩之意跃然纸上。
最初收藏家庭档案资料时,臧立君的老伴儿任志勤是不太赞成的。这不能怪任志勤。那时,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七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屋里连转身都费劲,哪还有地方存放资料呢?
“我们结婚的时候,他花30多元钱买的毛呢料裤子一直也舍不得扔,说是留作纪念。可这些东西家里哪有地方放啊?”回忆当年境况,84岁的任志勤望着长她一岁的老伴儿,眼神中有嗔责,更有敬佩。
随着家庭档案的日渐丰富,时不时地翻看家庭历史资料,任志勤从中找到了乐趣,她开始全力支持老伴儿的这项“工程”。
影音资料是臧立君家庭档案中重要的一部分。闲暇无事,这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妻会坐在桌前,抽出一张碟片,放进影音机里,按动开关,屏幕闪烁,14年前全家身着大红色的喜庆唐装,集体为邻居写春联的画面跳了出来。
任志勤看着画面中70岁的自己,目不转睛。14年,弹指一挥间,如果没有这些影音资料,十几年前的这一幕温馨画面早就被岁月荡平、了无痕迹了。
追忆似水流年的过往并不是两位老人推崇家庭档案的唯一原因,“家庭档案让全家人积极上进。”任志勤说。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面对记者的疑问,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为这句话做注解。
今年28岁的孙女从出生那天起,有关她的照片、证书、奖状等资料全都被收录进册。“孩子会经常翻开家庭档案,看到自己的长辈工作努力,经常获奖、拿证书,她从小就知道要好好学习,争当先进。”臧立君说。
老两口已经结婚64年,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幸福生活,在家庭档案中留下了不少痕迹。正因如此,儿女成家后,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经营婚姻,他们同样家庭幸福、和谐美满。
“我们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从50多平方米的房子换到6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直生活在一起,婆媳之间从没有红过脸。过年过节,儿媳妇都会给我买这买那的,我既感动,又高兴。”任志勤说。
臧立君接过话茬,“儿子一家三口知道感谢,懂得感恩,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其中,家庭档案对家风的形成与传承起了不小的作用。”
一幅凝重苍劲、轻灵生动的书法作品高高地悬挂在墙壁上。这是十几年前臧立君亲手书写的家训:以德为本,勤俭持家,敏而好学,团结友善。
这句话,16个字,臧立君说,对全家来讲,既是总结,也是提醒。
书法教学与家庭档案相得益彰
在臧立君的家庭档案里,与书法相关的资料占到了一定比例。在这些资料里,有家庭成员因书法获奖的证书,也有到国内外各地参加书法展的照片,还有学生们学习书法时留存下来的视频。
在臧立君心中,书法与家庭档案息息相关。如果说档案是家庭成员勤学向上的动力源泉之一,那么,书法则是诠释与传播这个家庭“勤学向上”四个字的有效手段。
春节前,臧立君家是最热闹的。客厅中央的乒乓球桌被红彤彤的洒金红纸盖上了,祖孙三代六七口人身着唐装,围在桌案前挥毫泼墨,为邻居们写“福”字、送春联。
房门敞开着,邻居们进进出出,有翘首等待的,也有拿着墨迹未干的春联喜气洋洋准备回家粘贴的,笑声、赞扬声、祝福声不断。臧立君全家用这种独特、温馨、充满传统仪式感的方式给邻居们拜年,也用这种方式将全家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播出去。
春节前忙着写完春联,老两口正月里也不会闲着。臧立君开办书法班多年,学生已有千余人,每年这个时候,学生们会拎着菜、拿着酒,登门向老两口拜年。
臧立君的书法班其实是半公益性质: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收费;家庭条件不好者不收费,而且还送笔、送纸。臧立君不看重是否赚钱,他和老伴儿更看重的是通过学书法这种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臧立君的学生有正在学习者,还有学成结业者,他们视老两口为自己的亲人,更视这里为自己的家。家庭档案中的很多照片,都记录并复原了每年春节期间的热闹:学生们自己下厨烹制一道道佳肴,客厅里的乒乓球桌变成了餐桌,学生们围桌而坐,所有人都喜气洋洋,举杯畅饮,他们在这里享受着大家庭的温暖,也感受着勤学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来的次数多了,学生们开始向臧立君打听怎么做自己家的家庭档案,臧立君毫不保留地进行传授,“我告诉他们,只要想建家庭档案,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臧立君至今依然走在不断充实自己家庭档案的道路上。“今天你对我们老两口的采访,我也会作为资料记录在家庭档案里,你的报道我也会珍藏起来。”采访即将结束时,臧立君向记者透露了家庭档案资料的收集方法,并强调说:“是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录,因为自己的每一天都与众不同。”
补记
让每一个日子起舞
采访结束返回报社的路上,有关“家庭档案”的话题一直萦绕在记者的脑海中。应该说,这次是少有的可以引起记者不断思考的有关家庭生活的采访。
家庭档案是什么呢?它是对每一个家庭及每一位家庭成员成长的记录。这是家庭档案最基本的功能定义,但同时,它也是在不断前行的人生旅途上需要回望的时候,能够找寻到的物质坐标,它还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家风的最佳注解。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臧立君一样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档案。原因何在?记者一直在思考着。采访的时候,记者特别向臧立君老人请教了这个问题。他坦言,在建立家庭档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的确,每日不辍,将时间跨度为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家庭资料持续不断地进行收集整理,这份坚持的确考验着一个人的韧性。其实,这份对档案整理的坚持,又何尝不是一个家庭的品格呢?
修身与齐家总是紧密相关的,这份坚韧不仅融入在臧立君的血管里,也融入在整个家族的血脉中。家族与家族的不同,家风与家风的相异,正是因为每个个体留下的精神足迹不同。
采访结束时,臧立君老人那几句话同样醍醐灌顶——“每一天都值得记录,因为自己的每一天都与众不同。”
正因为有了老人的提醒,记者才更加体会到隐藏在这句平淡话语背后的不平淡。是的,记者的采访,让老人的这一天与众不同并值得记录,但记者这一天又何尝不是因为采访了老人而变得别于常日呢?每一个平淡的日子其实都是不平淡的,它值得记录,也应该被记录,若要进一步强调,则可以这样表述:“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