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峰会,习近平为何两次提及一条铁路?(4图)

发布时间:2021-02-22 19:3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02月10日 18:57 | 查看:8477次

(近观中国)这场峰会,习近平为何两次提及一条铁路?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这场峰会,习近平为何两次提及一条铁路?

  作者 钟三屏

  一条全长350公里的快速铁路,在2月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两度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主旨讲话中“露面”。

  这条铁路是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它也是中国在欧盟实施的首个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眼中,这个三方合作项目“对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礼物”。

  如其所言,匈塞铁路不只是三国合作完成的一次铁路现代化改造,更旨在打造一条盘活中欧经贸往来的国际动脉。借由这条通道,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可以从地中海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直接深入欧洲腹地,铁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货物,运输也将更加畅通高效。

  在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这条距离不长却影响深远的铁路被习近平两次提及。他肯定匈塞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又提出要“加快推进匈塞铁路等大项目建设”。

资料图:湖北武汉开出的第一列中欧班列国际合作防疫物资专列。图为航拍装载防疫物资的75041次中欧班列即将开出。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事实上,过去一年,克服疫情影响逆势“进击”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还不只匈塞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等重大项目均总体进展顺利,折射出双方推动合作落地的坚定决心。

  9年来,正是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氛围,孕育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两个“率先”:率先探索跨区域合作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率先实现“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地区全覆盖。

  相近的发展阶段和契合的发展需求,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走在前头的重要因素。正如亚投行波兰前董事瑞德兴所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同共建“一带一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方面有许多成功范例。这不仅有利于深化中国—中东欧之间的合作,更有助于沿线国家更好地和全球市场接轨,使整个区域受益。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当下,倡导合作共赢的历史大潮之中,也出现鼓吹保护主义、炒作“脱钩”退群的“逆流”。

  “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面对“逆流”,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阐明相同态度。此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上,他亦强调,“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

  如果说匈塞铁路是一件“留给未来的礼物”,那么“一带一路”则是一条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不仅搭建合作平台,也注重找准“合作之道”。就中国—中东欧国家而言,习近平认为,合作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并为各方所接受的合作原则: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让合作方都有收获;在开放包容中共同发展;通过创新不断成长。在此前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他亦表示,要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一系列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始终是合作理念的践行者。据统计,中国迄今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国家派出36个医疗专家组,积极支持并参与疫苗国际合作。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大动能。

  此番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再一次向世界表明态度:中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扩大开放,更加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同各国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完)(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