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6 15:13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6日 05版 | 查看:1154次
1950年,筑路大军挺进西藏途中,官兵们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抬运石料。资料照片
道班工人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脚下铲雪护路。资料图片
川藏公路通麦路段上的迫龙沟特大桥。新华社发
【探寻精神源头 彰显时代价值·第二十三期主题:“两路”精神】
【光明日报社主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协办】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一书形容西藏的交通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那时人们出行主要靠两条腿艰难跋涉,运输全凭人背畜驮。新中国成立前,整个西藏除拉萨城内布达拉宫到罗布林卡一条不到1公里的土路外,没有一条现代意义的公路。在建设新中国和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形势和要求下,11万“筑路大军”在没有一张完整地图、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的情况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世界屋脊”,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1954年,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通车,它们犹如张开的双臂,让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紧紧拥抱在一起。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精辟凝练的“两路”精神,既是对历史精神回响的激扬点赞,更是对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鼓舞鞭策。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两条用鲜血和生命铺筑的英雄路。川藏公路堪称地质灾害的“博物馆”,沿线不仅有高山峡谷、激流险滩,而且地震滑坡频发,还要跨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在这种恶劣环境下,3000多名勇士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筑路的基石;在通车后的60多年里,300多名汽车兵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这是两条用坚韧和壮志铸造的奉献路。“海拔5000米,气温-30℃,开水沸点70℃,我们的士气100℃!”在建设、保卫和养护世界上海拔最高、修筑难度最大的两条公路中,“两路”建设者和守护者所展现出的不懈奋斗、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以及蕴含着的敢为人先的坚韧意志和勇于担当的雄心壮志,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是两条用情谊和感恩架起的同心路。进藏以后,筑路队严格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宁愿饿晕也不随便吃百姓的粮食;为了加强和藏族群众的交流,队员们努力学习藏文。军民情深、各族同心和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展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以及民族团结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两路”精神是公路建设者崇高品质的真实反映和高度概括,集中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两路”人的精神风尚和行为范式,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用饱满的热情与执着的奉献建设人生美好的未来、筑就祖国的繁荣昌盛。
不怕牺牲,对事业勇往直前
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藏道远比蜀道更难。新中国成立初期,西藏交通闭塞,党中央制定了“一面进军、一面建设”的方针,要求尽快修通公路,促进西藏经济建设,方便人民交流往来。而拦在筑路大军面前的,是物资短缺、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工具简陋……施工现场竟没有一张完整地图、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筑路条件异常艰苦。
“飞鸟难过皮康崖,神仙到此也咬牙”,这首民谣唱的就是藏族百姓口中“连牦牛也爬不上去”的敏拉山皮康崖。这里是修建川藏公路的必经之路。
负责该段的十八军某部官兵立下了铿锵誓言:“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们徒手攀上陡壁,用绳子吊着人悬空打眼放炮。经过两个月艰苦奋战,他们在这段悬崖上修出了公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就这样开始在西藏部队中流传起来。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彰显了川藏、青藏公路修筑者在修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两条进藏公路时所表现的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两路”修建者对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事业的勇往直前。那一座座墓碑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
拉萨河畔,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静静矗立,庄严而肃穆。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徐文强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展现了筑路军民不惧万难、勇于抗争的革命英雄气概,更折射出“两路”是坚定信念、勇担使命的忠诚之路。
纵千难万险,当壮志如一。1965年5月1日,原济南军区坦克第2师工兵营1连5班班长王杰在日记本中写下“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并用生命践行了这句口号。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71集团军某旅,看望王杰生前所在连官兵时指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两不怕”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60多年来,在“两路”修筑与养护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忠诚的执勤官兵、养护工人、援藏干部等新西藏的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这种精神,用热血的青春述说着忠诚与担当。在刚刚过去的五年间,西藏交通人攻坚克难,实现了以“两路”高速化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重大突破。随着拉萨至林芝、贡嘎至泽当、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昌都至加卡、羊八井至拉萨(高速)高等级公路通车,“十三五”全区建成和在建一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88公里,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58万公里。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终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的强大精神力量。生前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的黄文秀同志,在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她曾在驻村日记里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种坚定忠诚的理想信念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克服一切困难,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甘于奉献,不断攻坚克难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羊肠小道那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当年一曲《歌唱二郎山》传遍全国,感动、鼓舞和激励了无数新中国的建设者。
这座被称为“川藏公路第一险”的二郎山,是修筑川藏公路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筑路部队在修建川藏公路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人为它献出生命。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是对11万筑路英雄坚守5年的真实写照。在这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英雄,比如“不扫清路上积雪不下山”的模范青年团员李学文,一口气打了1200锤、凿了1.7米深炮眼的“千锤英雄”杨海银。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带领千名筑路大军用铁锹、镐头等极其简陋的工具,一点一滴地从格尔木向青藏高原筑路。他在一把铁锹上刻上了“慕生忠之墓”五个字,发誓“死也要死在青藏线上”。
在建设、保卫及养护川藏、青藏公路中,“两路”建设者和守护者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正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精神的最佳诠释。
在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冬季气温在零下20~30℃。修路正值严寒冬季,有的战士集中精力挥动铁锤打炮眼,双手虎口被震裂却毫无觉察;有的战士手握钢钎时间太久,手和冰冷的钢钎冻在一起。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却没人叫苦退缩。他们以“铁山也要劈个半”的豪迈气魄,攻克了一座座大山。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顽强拼搏精神,支撑着筑路部队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对自然条件的险峻、筑路设备的有限,筑路军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不怨天尤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一门心思研究筑路技术、商讨施工方案,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创造性地攻克了桥梁建设和养护等多项技术难题,体现出“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勇气概,使“两路”得以畅通。甚至在生活上,通过积累经验,战士们不仅能做熟饭,而且在严寒的雪线上,也能培植出新鲜豆芽。
先辈的艰苦奋斗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那种大无畏的气概、心系家国天下的情怀不断滋养着后人。被誉为“川藏线上的英雄信使”的长途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正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30多年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上将每封信、每个包裹安全送达。在川藏线雀儿山路段,被誉为“雪山铁人”的养路工陈德华立下誓言:“我就是死了,也要化成个路标,戳在这山上!”
“天下第一道班”,是西藏自治区公路局青藏公路分局安多公路养护段109道班,位于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年平均气温零下8℃,最低达到零下40℃。1990年,109道班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班”,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学习的先进典型。在这里,道班工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和奉献,先后涌现出国家级、省部级劳模3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先进集体荣誉5次。
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和护路工人以高度责任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无闻地牺牲青春、奉献生命。唐古拉山“天下第一道班”、雅江县八角楼养护站、四川雀儿山五道班等川藏兵站部历代官兵坚持以路为家、忠于职守,克服种种困难,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构筑起打不垮、冲不断、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有的工人甚至是几代人坚守在川藏公路上,用热血和生命保障着高原天路的常年全线畅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所体现出的强烈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将汇聚成为新时代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勇往直前、奋发有为的磅礴力量。
军民同心,共创美好生活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提到“两路”,就不得不让人想起藏族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的一首《洗衣歌》。这首歌从20世纪60年代唱红祖国大江南北,至今经久不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明快的节奏,使藏族同胞与解放军因修路而结下的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感情传诵至今。
时光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解放军进驻西藏前,这里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有的只是千百年来由骡马踩出的茶马古道。50年代初,党中央作出了全力修筑进藏公路的重大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四川、青海等地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十余万人的筑路大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
1953年,6名战士背着铁锅、扛着干粮,来到二郎山下,搭起简易草棚,为来往车队烧水做饭,成立起了川藏线上第一个兵站——“烂池子”兵站。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川藏线上就搭建起21座高原兵站,伴随着“两路”全线贯通,川藏、青藏兵站部及护路机构应时而生。
在川藏、青藏公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尊重各族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还是在帮助藏族同胞筑路、发展经济等方面,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
“根据史料记载,在‘两路’的修筑中,中央要求进藏部队‘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要避免物价上涨引起波动,不能向群众大量采购粮食,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同胞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促进军民团结、民族团结。”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龚炜介绍,为此,进藏的十八军用高价从当时西藏地方当局购买了闲置的荒地进行耕种,没有肥料,全军就在拉萨大街小巷清扫和搜集畜粪垃圾……最终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了进藏部队和筑路大军的给养问题。
此外,十八军官兵还事无巨细地帮助藏族群众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为了让他们感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进藏部队还建起了拉萨第一个公共厕所、第一家现代化医院、第一个以招收藏族学员为主的干部培训学校、第一个足球场……这一件件了不起的成就,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真心爱戴与支持。
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胜利通车拉萨。在5年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里,11万藏汉军民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筑桥400多座,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壮举。但这背后,是3000多名勇士把自己的身躯化作了筑路的基石。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川藏兵站部的一茬茬汽车兵踏着先辈们用生命铺就的川藏线,为西藏部队和地方群众运送生活物资。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化作忠魂,永远守护着这条高原生命线。
“我父亲一辈子都生活在西藏,每次说起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的修建过程都眼含热泪,解放军和我们藏族群众的心是相通的,没有共产党和解放军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59岁的拉萨藏族司机贡多告诉记者,在藏族人民的心中,这两条公路不仅是“金色的飘带”“幸福的金桥”,还是“五彩放光的路”,正是因为交通的通畅,藏族同胞才能更好地融入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家庭中。
按照“两路”精神中“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指引,60多年来,以公路为起点,西藏驻军还参与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65年西藏正式通航。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第一座电站、第一家现代化医院……一代代官兵扎根高原,用200多个“第一”,为西藏推行民主改革作出贡献,为西藏人民幸福的生活添砖加瓦,让雪域高原昂首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訾谦 章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