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8 11:50 | 来源:《求是》2020/23 2020-12-01 09:00:0 | 查看:3749次
作者:陆军党委
今年年初以来,人民陆军一支英雄连队再次走进千千万万人的视野。习主席给连队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连队“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表彰该连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个连队就是历经战火洗礼、矢志强军淬炼,享誉全国全军的陆军某部“硬骨头六连”。
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需要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能打胜仗,需要铁骨血性。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硬骨头六连”,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培育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三股劲”,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四过硬”等独有精神特质。1964年、1985年,连队分别被国防部、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硬骨头六连”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夯实政治根基,深化练兵备战,加强转型重塑,正规建设秩序,纯正内部风气,激发动力活力,成为新时代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
信念如磐志愈坚
一支军队的强大,离不开信仰信念的支撑。1939年3月,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组建的“硬骨头六连”,自诞生那天起血脉里就熔铸了铁心跟党走、坚决听指挥的信仰信念。战争年代,他们转战南北、浴血奋战,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和平时期,他们服从命令、对党忠诚,党叫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
党旗所指,军旗所向。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铸就了连队的“硬骨头精神”,刻入了一茬茬官兵的血脉灵魂。2017年6月,一声令下,六连所在旅要从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整体迁移到千里之外的岭南乡村驻防。面对生活条件的巨大落差和诸多现实难题,时任连长胡迟代表连队官兵第一个表态:“忠诚不忠诚,行动来证明。作为‘硬骨头’传人,六连坚决服从命令!”坚定执着的背后,是六连官兵听令景从的自觉行动和家属顾全大局的牺牲奉献。官兵们深知,面对调整改革这场大考,必须用忠诚担当作答;家属们深知:“这是他的选择,他是我的选择!”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六连官兵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彰显的是对党坚强领导的信赖信心,靠的就是坚决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
让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图为“硬骨头六连”步战车驾驶员进行海上驾驶训练,锤炼过硬驾驶技能。 张永进/摄
坚定的信仰信念,源于强军思想的指引。六连官兵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固忠诚,把学习理论当作“一种时尚”,不仅从思想上弄清蕴含的理,更重要的是从信念上打牢看齐追随的底,有效激发了担强军重任、为强军奋斗的光荣感使命感。在六连,官兵有一个共同体会:“强军思想指方向、强军思想明方法,学好强军思想有力量、用好强军思想收获大。”大学生士兵刘思实,起初对理论学习不感冒,时任指导员熊维给他推荐了《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帮他校正价值追求、立起信仰支柱。刘思实感到习主席的话离自己很近、感觉到很亲、学起来很信,从中读懂了“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信了“人民军队党指挥”、“党的战士心向党”,点亮了理想的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经过思想大熔炉淬炼,刘思实的忠诚信念变得愈发坚定,不仅被评为“理论学习之星”,训练上也是顶呱呱、叫得响,还上了连队龙虎榜。
坚定的信仰信念,离不开红色基因的滋养。红色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品味一次信仰就坚定一分。1948年瓦子街战斗,这是连队参加过的161场战斗中最惨烈的一次,40多小时战斗打退敌人30多次进攻,全连140名官兵127人壮烈牺牲,剩下的13人身负重伤仍死守阵地直至胜利。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红色火种越燃越旺。走进新时代,六连坚持把先烈故事当作铸牢官兵铁血忠魂的“活教材”,把战斗英雄迎进班排、把战斗荣誉挂在墙上、把战史战例装进口袋,常态开展“学传统、讲战史、当传人”活动,内化为精神钙质、行为准则、前行力量。指导员冯杰是改革重塑后外调过来的“新”指导员,一上任他就打背包住进了连队荣誉室,一住就是7天,直到把连史倒背如流才“出关”。少数民族士兵艾力扎提·艾合买提是抱着报效国家的想法入伍的,没想到军营生活不适应、训练跟不上、管理太严格,一度怀疑自己的最初想法,建功军营的信念有些动摇。指导员冯杰并没有用大道理去教育他,而是带他走进连队荣誉室,陈列的一把拼弯的刺刀、一面英雄的旗帜、一封诀别的家书……顿感一股强大的气场。“很多革命先辈年龄比我小、身子骨比我弱,面对缺衣少食、战斗异常惨烈的恶劣环境,都那么勇敢、都没有退缩,现在各方面条件这么好,遇到芝麻大的难事,我怎么能打退堂鼓?”从此,艾力扎提像换了一个人,点燃了奋斗青春的梦想、找回了战胜自我的信心,每天自我加压不知疲倦地刻苦训练,很快赶上连队的训练节奏,被评为“进步最快个人”。
一个先进连队的真信笃行,映照出陆军部队的追随景从。近年来,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当强军先锋成为陆军广大官兵的共同意志和价值追求,从领导机关到基层部队、从首都北京到边陲海疆,大学习大宣讲大实践如火如荼,“学习近平强军思想、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和“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群众性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部队上下焕发出矢志强军兴军、建设一流陆军的政治热情和巨大动力。
尖刀淬火刃更锋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钢铁洪流中有一面战旗属于“硬骨头六连”。六连以敢打猛冲、刺刀见红威震敌胆,以不畏强敌、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以创破纪录、摘金夺银笑傲赛场,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重组重塑,在调整移防的大考中整装前进,锻造成为制胜疆场的尖刀利刃。
硬骨头的“硬”,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赛场上拼出来的,训练场上练出来的。六连紧贴未来作战样式,严格按照实战要求主动提档加压,组训施训严于大纲、难于大纲,把招法练到极致,让本领突破极限,不断给“硬骨头”加钢淬火,让“硬骨头”越练越过硬。2018年4月,班长王冬林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严酷的训练环境、严苛的训练标准给每名参赛官兵来个下马威,高达50度的防化侦察车内一练就是几个小时,3公里赛道壕沟、土岭等各种障碍星罗棋布,一周时间就有几个战友被刷了下来。很多人都不理解,非防化专业出身的他是如何过关斩将勇夺金牌的?王冬林写在日记本上的话可能就是最好的注解:“硬骨头六连”的兵无论在哪都是最棒的、最硬的,无论和谁比都要夺第一、扛红旗!决心意志比天大,矛盾困难就会踩到脚底下。3个月下来,王冬林克服眩晕、恶心等身体反应,穿破了3套迷彩服、磨破了2双作战靴,最终在俄罗斯国际比赛场上勇夺单项第一。正是有了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劲头,六连官兵才能练成尖刀利刃,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成绩年年在全旅拿第一,包揽近六成全旅共同科目训练纪录。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才能锻造新时代“硬骨头”。图为“硬骨头六连”在实战化演练中,两栖步战车在烟幕掩护下行进。 张永进/摄
打仗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硬骨头六连”,人与人比、班与班争、排与排抗,成为一种常态。今年6月,连队组织排射击综合演练,各排纷纷叫响战斗口号,抢时间、较着劲、比着练,全连整体训练水平快速提升。班长张亚秋去年代表连队参加旅单杠卷身上大比武,一鼓作气完成了120个,已遥遥领先其他对手,但欢呼声并没有让张亚秋停下动作,而是继续向新的高地发起冲锋。体力已接近极限,双手掌磨出了血泡、渗出了血水,染红了衣袖口,大家纷纷劝他“已经超出第二名很多了、也创纪录了,不用再拼了!”本着“‘硬骨头六连’的兵,不能只战胜对手,更要战胜自己”的坚强信念,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继续挑战极限,最后硬是以265个的成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旅纪录。“优秀成绩算起步,破了纪录才算数。”这就是六连叫响的训练口号,也是六连要求严、标准高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无论条件环境怎么变、编制装备怎么改、作战任务怎么调,“硬骨头六连”都坚持把训练当打仗,向实战对接、与打赢对表,让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2018年1月,移防刚刚半年的六连参加集团军组织的“岭南尖兵”侦察兵大比武,面对陌生的地域、复杂的环境、实战的标准,六连深知,打仗是不会选择时间、地点、对手的,只有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构设训练条件、设置训练环境、实练训练课目,才能锻造新时代“硬骨头”。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比武课目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在36小时不间断高强度比武中拼下了第一。实兵实装对抗演习,六连担任红军主攻。两军对垒智者胜。六连组建一支突击奇兵,迂回奔袭10多公里绕过正面蓝军,穿越山丘丛林徒手攀爬近90度的陡峭悬崖,出其不意一举摧毁蓝军阵地。事后有人感叹,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六连胜战的秘诀就在难处、险处。军不备战,国之大忌。六连素来枕着敌情睡觉,始终保持备战状态。20世纪60年代,六连探索的战备工作“三分四定”被写入条令在全军推广,进入新时代,他们又梳理出20类169条战备运行规范,大幅提高了应急备战能力。去年南部战区不打招呼临机拉动,六连人车物编组分毫不差,比规定时间提前近半小时,创造了全旅紧急出动的新纪录。正是靠着这些内化为习惯的战备养成,六连做到了一声号令,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陆军部队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指示号令,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考核考评全员覆盖,实案实演瞄准强敌,联训联赛扬威疆场,应急应战全域拓展,练兵备战成为部队各级的主旋律、最强音。“硬骨头六连”是火热的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胜战锐气不可挡
六连的荣誉史就是一部战斗史,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凝铸的红色基因流淌在官兵血液里,这种刺刀见红、有我无敌的血性胆魄,不断砥砺官兵英雄之气、血性之勇,提振不畏生死、敢打必胜的精气神,激励官兵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不管遇到多强大的敌人,不管处于多危险的境地,都殊死搏斗、顽强战斗。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在“硬骨头六连”,人人都是硬骨头,铁的意志、铁的思想、铁的作风早已深入骨髓、成为习惯。赵松是个硬邦邦的“武教头”,训练中受伤,手腕处植入一枚钢钉,医生说至少需要静养半年才能恢复。“我是连长,不训练怎么带兵?‘硬骨头’连长,这点伤算什么!”他再三恳请医生帮助制定了训练计划,每天用右手拉单杠训练,左手以举哑铃方式进行恢复性训练,用绷带绑着夹板训练长跑。每次训练完手腕都像针扎一样疼,肿胀得像小馒头,有时实在挨不住了,甚至闪过放弃训练的念头,但又很快告诫自己,“硬骨头六连”历史上没有逃兵,不然怎么对得起“硬骨头六连”这个光荣的称号?怎么当得好新时代的“硬骨头”?赵松凭着一股子狠劲顽强训练,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在左手腕尚未完全康复情况下参加考核,勇夺全旅干部第一个军事体能“特三级”。
敢于斗争、勇猛顽强是能打胜仗的精神利刃。在六连,面对战场血与火的考验、赛场赢与输的比拼,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是激励官兵胜战的冲锋号。一次军事观摩示范演练活动,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气温骤降8度,六连依然按计划行动。浑身湿透的班长杨树林冒雨连续完成几个动作后,迅猛攀爬翻越5米云梯,下跳时不慎滑倒,右小臂重重地摔到一块石头上,指挥员让他退出演练,杨树林态度却很坚决:“这虽然是一次观摩,但也是一次实战,摔了一下就退出不就成了‘软骨头’吗?右手不行还有左手。”他强忍着剧痛在泥潭里单臂突击扫残破障,演练结束后才发现右手臂粉碎性骨折。一位现场观摩的将军赞叹:“手臂折了,还能做出这么标准的动作,硬骨头战士真是硬啊!”2019年8月一场实兵演练中,班长徐铭铭喉咙被灌木丛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他随即抓起一把沙土摁在伤口上止血继续战斗。战友怕他受伤感染,他大手一挥,“当年连队‘特等战斗英雄’李恩龙颈部负伤比我严重多了,也是抓了一把黄土按住伤口,与敌人死拼到底、顽强抗争,我这点儿伤算个啥!”
坚决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图为“硬骨头六连”官兵向岸滩发起冲击。 张永进/摄
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20世纪60年代,六连在福建漳州的一件小事,在当时传为美谈。一次集体观看电影时,六连官兵周围坐满了群众,电影剧情精彩之处,群众激动地起身观看,官兵视线被挡住,但始终没有一人站起来,没有一人有怨言和责怪,队伍依然整齐划一,他们端坐一个多小时,“听”完了一场电影。历史上相似的场景在今天再次上演。2019年一次队列训练,突然下起大雨,连长此前因事临时离开训练场,六连官兵在没有接到连长命令的情况下,所有人挺拔而立、纹丝不动、全身湿透,新兵王杰说,“没接到命令,我们就是不能动,动了就不是六连的兵!”正是这种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守纪如铁的作风深入骨髓,六连官兵练成了一个个纪律严明的“邱少云”。
无畏艰险、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陆军部队高度重视战斗精神培育,通过大项任务磨砺、军事斗争淬炼、日常作风培塑,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激励引导官兵敢于克服任何困难,勇于战胜一切敌人。
沐浴春风,新型陆军永向前;风雷激荡,奋楫争先立潮头。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陆军部队发扬光大“硬骨头精神”,一批批“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竞相涌现、茁壮成长,他们正以昂扬的斗志、豪迈的步伐,奋斗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奋力开创新时代陆军转型建设新局面,谱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崭新篇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