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大学生张华救老农牺牲 精神影响一代人(4图)

发布时间:2010-05-27 11:29 | 来源:荆楚网 2009-11-11 17:02 | 查看:13843次

  1982年7月11日,大学生张华救跌入粪池的老农牺牲,围绕张华的争论在全社会展开

  张华留下的两张照片之一

  张华牺牲后,同学们走进礼堂悼念张华

  在商铺林立的康复路南口,张华碑并不惹眼

  第四军医大学以后的每届学员入校后都要被带到张华像前宣誓。

  第四军医大学校园安静优美,巨大的华山松和梧桐树遍布校园,在校园东南学生宿舍区,张华的铜像坐落在如茵的草坪上。

  1982年7月11日,因救不慎跌入化粪池的69岁老农魏志德,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大学三年级学员张华年轻的生命打上了句号,年仅24岁。牺牲之后,他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他的事迹也引起了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广泛报道,而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也在全国大学生和整个社会中展开。

  开胸直接按摩心脏,张华仍然没有抢救过来

  回忆起张华,张华生前同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礼鲜显得有些沉重。“那是1982年7月份,那年我们在学校的理论课的学习结束了,马上就放假了,同学们都在准备回老家。暑假后,我们将奔赴全国各地实习。”在徐礼鲜的回忆中,张华出事那天是周末,星期天,因为暑假要回家探亲,张华就趁着周末进城给家人买些礼物,顺便也把裤子改一改。他还记得张华离开学校的路上遇见了班上的同学,同学还邀请张华一起去看足球比赛。“要是那天张华跟同学一起去看足球比赛,他就不会死了。”语气中,徐礼鲜充满遗憾和感慨,“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与我们的最后一别。”
  时间倒回26年前,西安市康复路,7月11日上午9时许。周末的康复路比平日人流要多一些,路边三三两两的有一些做小生意的摊贩,裁缝铺、修鞋摊、烤红薯摊……康复路靠里,69岁的老农魏志德正拉开公厕化粪池的盖子掏粪。突然,“扑通”一声,老农被粪池散发出的强烈刺鼻的沼气熏倒,跌入三米多深、池口只有两尺见方的蓄粪池。老农掉入粪池的声音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大家围拢过来并高喊,“有人掉进粪坑了,快救人!”张华此时正好经过康复路路口,听到呼救声,他快步跑向人群,一把拽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裁缝师傅李正学说:“我年轻,我来,我下去救!”把挎包一扔,迅速脱下军装,张华沿着竹梯下了粪池。一手握住竹梯,一手拽住落进粪池老农的头发,张华向着粪池上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话刚喊完,张华也被强烈的沼气熏昏,倒入粪池。
  “估计当时张华根本来不及细想粪池里有强烈刺鼻的沼气,当时那种情况谁也不会细想。”张华的一位同学这样猜测。后来围观的群众想办法将张华和老农从粪池里救了出来,用清水冲洗掉他们身上的污垢和蝇蛆,马上送到只有一街之隔大约100米之外的西京医院,但已经太迟了。一个挎包,里面装有一架海鸥牌135相机,一件“空军蓝”军上衣,一双军鞋,这是张华留在救人现场的衣物。
  张华同班同学、现为唐都医院门诊部主任的李陕区回忆,“当时群众把他送到了西京医院,西京医院也是我们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当时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人工呼吸、注射强心针、清除呼吸道异物,甚至是开胸直接按摩心脏,都没有效果。张华的肺部全都是粪水,也耽误了太长时间,没有能抢救过来。”
  据同班同学,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审的许昌泰介绍,通过张华身上的军服,医院很快确认了张华的身份,并组织了最好的医生进行抢救,“最后负责开胸抢救的医生是刚从加拿大学习心脏搭桥手术回来的鞠名达,技术水平在当时应该是全军最优秀的。鞠名达后来在我们学校校长的位置上退休。

  校园里到处都是花圈和挽联

  张华出事的消息直到中午才传到学校,“西京医院离我们学校有十几、二十里路,当时又没有电话,联系都不是很方便。”刚听到这个消息,张华的同学都不太相信这是真的,李陕区是张华的同班同学,平时跟张华也很要好,他回忆说,“那天我跟平时一样在午休,部队的生活非常规律。突然有同学跑进宿舍告诉我张华出事的消息,我根本不相信,觉得不可能。”
  徐礼鲜知道张华出事的消息更晚,“那时候我们都在准备回家,等到傍晚四、五点的时候,才听到这个消息,刚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可能。”直到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出面宣布这个消息,他们才敢相信,而张华的死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震动。“后来我们中队的中队长进来对我们说,张华死了,在粪坑里救一个老农,淹死了。在这个时候,我才开始相信张华真的死了,他的死对我触动很大,你想想,一个跟你一起生活了3年多的同学、战友突然就没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张华救人牺牲的消息传到第四军医大学之后,一场同学间自发的悼念活动迅速在校园展开,负责板报宣传的几个同学当天下午就把几块大黑板连在一起,黑底白字,书写了一条巨大的横幅:“沉痛悼念张华同志!”“知道张华出事的消息之后,大家都很惋惜和悲痛。虽然就要放假了,但是同学们都没有马上回家的意思,因为张华。那时候人真的很单纯,关系也融洽,朝夕相处的同学突然间就没了,搁谁也不是滋味。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吊唁和哀悼活动。”李陕区回忆,当时第四军医大的同学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张华的,都去附近买纸张扎花圈,悼念张华。“当时快放假的四医大真的成了张华的世界,横幅、标语、花圈到处都是,铺天盖地。”
  张华牺牲后的第二天,他的家人接到了学校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是“张华同志因抢救老农,病危!”接到电报后,张华的家人马上坐火车从黑龙江赶往西安。“当时接到电报我们并没有往这上面理解,病危只是危险,没有死。一路上我还安慰我母亲说医院一定会把他治好。”
  张华的哥哥、黑龙江七台河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副支队长张辉回忆说。三天后,当张华的父母、哥哥、弟弟、妹妹从遥远的黑龙江七台河赶来时,张华已躺在冰冷的停尸房里。“到西安后就知道了张华牺牲的消息,哎!当时啊我们的心情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尤其是我母亲,特别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一个儿子、一个兄弟,还那么争气,就这么没了,搁谁身上谁都受不了!”
  据当年接待过张华家人的同学介绍,对于张华的救人牺牲,他的家人表现得很开明,“没有向学校提出任何特别的要求或补偿什么的。”即便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人也没有以张华这个英雄的称号来向政府要求过任何照顾。他的家人默默地接受了张华牺牲的事实,只是向学校提出要到张华生活过的校园看看,走走。而此时,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宿舍区、食堂、教学楼已遍布白花花的挽幛、挽联、花圈……“我们来到学校时,十分感动,校园里到处都是悼念我弟弟的花圈和挽联。同学都自发地来到门前不走,张华的很多同学都来安慰我的父母。”张辉说。
  对于张华救人牺牲这件事如何处理,该给张华什么样的荣誉,刚开始学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也因为这个原因,张华的追悼会迟迟没有召开,一直在等待学校所属兰州军区的指示。“感觉他们学校的领导可能是因为文革刚结束,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谨慎,也可能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办。”张辉回忆,“我们到西安后追悼会还没开,可能是在等兰州军区的指示,就这么等。”
  而在李陕区的记忆中,刚开始学校并没有打算将张华树立为一个典型,想要低调,“感觉学校刚开始想淡化处理,因为张华学习不是很出色。”见张华的追悼会迟迟没有召开,同学们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张华请功,在门口拉横幅,签字,“校园里有替张华请功的签名活动,也不知道是谁组织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李陕区回忆,“还有同学向媒体写稿,当时同学们就觉得有必要宣传张华,因为他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正气。”
  或许是学生自发的请功活动让学校感觉到压力,也或许是兰州军区有了明确的指示,要将张华树立成一个典型,张华牺牲一周之后,他的追悼会隆重召开。第四军医大学党委做出决定,给张华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骨灰安放西安烈士陵园。
  至今张辉还记得在追悼会现场的一个细节,“当时开追悼会的时候,同学几天时间自发给他塑了个石膏像,完了之后想拿到追悼会现场,被政委拦住了,怕有影响。”

  “所有同学都管我母亲叫妈妈”

  中国青年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华岳魂———张华传》的小册子,从张华的童年写起,完整地记述了一个24岁生命的成长历程。在这本百来页的小册子中,记录了很多张华舍身救人的感人细节,如跳入刚解冻的江水抢救落水儿童,在饶河当知青时用身体碾灭森林大火,在洪水中救起老大娘等等,书中的张华豪迈、热情、坚定、乐观,说出的话语都有着诗一样的激情。但仔细翻完这本小册子之后,我却不得不踌躇起来,难道这本小册子真的就浓缩了一条24岁生命的全部真相?不知道在这些故事里是不是有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浪漫主义想象?
  1958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虎林县;1964年在虎林上小学;1975年下乡饶河农场;1977年参军;1979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同年入党;1982年牺牲。这就是张华24岁生命最简洁的履历。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张华在家人的眼里从小就跟大家不一样,长相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我们家子女四个,弟弟张华双眼皮,他长得像我母亲,我们其他三个都单眼皮,像我父亲。”回忆起张华,多年后张辉的记忆还非常深刻,“他的性格也跟我不一样,他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跟人交往、接触,活动力强。”“小时候他有他的朋友圈子,我有我的,一起玩的时候不多。还有,他不怎么干家务活,老喜欢往外面跑,家里的活基本都是我干,我是哥哥嘛。因为这个,他没少挨骂。”
  据张辉回忆,张华尽管调皮,但却是家里学习最好的一个,“他是我们家姊妹四个学习最好的一个,学习用功。小时候我们俩住一个屋,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张华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体育运动,“乒乓球、篮球都打得很好,曾经得过县乒乓球比赛的冠军,在四军医大也是篮球队的队员,代表第四军医大参加过两届全国大学生篮球赛。”
  1975年,张华中学毕业,到尧河县农机知青点插队。当时这个知青点是头一批接受知识青年,一起跟张华下乡的有30多个知青。在知青点,因为张华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很快就当上了知青点的副场长,场长是县农机公司的一个职工。“在知青点,张华带着大家一起开荒,在山上挖地,盖木头房子住。”1977年,张华参军,到了空军某部的场站保管室,“在部队的两年,感觉他进步很大,回家探亲感觉他懂得很多,知识面也比我宽多了。”张辉说。
  1979年,张华从部队考入位于西安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知道他考上大学的消息,全家人都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后来考上了西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发通知书的时候他回来过一趟。我们知道了都很高兴。我们祖辈都没有上大学的,人家家里有根基的,孩子都推荐上大学,咱的儿子是自己考的,都很高兴。”直到现在,说起张华考上大学,张华母亲还很骄傲,在母亲的眼里,“小华心眼实,按现在的说法叫傻。”“小华不讲究吃穿,上大学时,刚时兴的确良,我给他做了件衬衣,这孩子到了学校就送给了同学。星期天上街就只能穿军装了,有一次打篮球,把军用衬衣丢了,一个夏天就穿着军外套过。”
  说起张华,张华生前同学几乎众口一词:“张华绝对是好人!热情,仗义,是同学中的老大哥。”现在是西安唐都医院检验科主任的张惠中这样评价他。
  “张华非常乐观、开朗,豁达、义气,乐于助人。由于是学生干部,所以很自律。”张华的同学、现在是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主任的朱国雄说。
  “有什么缺点?还真没发现张华身上有什么缺点。学习上吃力些,因为是部队上来的,基础差点,但他很努力。”李陕区说。
  在张辉的印象中,弟弟张华人特别热情,跟周围的人关系都很要好,他感慨地对记者说:“在军医大,感觉他的同学跟他的感情都很深。当时我们到军医大后,所有同学都管我母亲叫妈妈。直到现在,张华的同学每年春节还一定给妈妈来电话拜年,有个叫张孝飞的同学还会经常给我母亲邮些钱。

    大学生救老农,是不是金子换石头?

  1982年8月5日,《光明日报》首次报道张华,头版二条用三行题发表了一条消息,引题是:《老农掏粪落池军民争相抢救》,主题是:《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光荣献身》,副题是:《学校授予他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追记一等功》。消息后配有题为《社会主义文明的赞歌》的编后。此后的两个月,张华占据着《光明日报》重要版面最显著的位置,对张华的报道几乎天天出现在一版,通讯、各地学习体会等等,在这些报道中,紧随张华名字的词汇是“共产主义”、“献身”、“必然性”、“历史造就”……
  就在张华被媒体戴上一个个闪光光环的同时,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在全国大学生中展开,并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争议。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年轻大学生救年迈老农而牺牲,值不值?并认为,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大学生一般来说能比一个老农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句话,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比老农社会价值高,一命换一命对于社会来说是亏本投资,所以张华救老农不值得,是“金子”换“石头”。
  围绕张华的争论在公开的媒体上进行得并不热烈,在对张华的公开报道中,我们很难找到关于“大学生救老农民值不值得”讨论的报道。在公开的媒体中,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张华这位“当代雷锋”的一片赞扬之声。“在报纸上见到这样的观点(不值得),好像是8月中旬,浙江的一家地方报纸发表的,具体是哪家报纸记不清了。印象中,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出现这样的声音并不多,大量的报道是以《光明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徐礼鲜回忆说。
  与公开媒体上的声音不同,在大学校园内,这场讨论进行得非常热烈。尽管参与讨论的人都不怀疑张华救人的目的,但是在对“大学生救老农”的价值判断上,讨论形成了两种观点:持肯定意见的人主要的视角停留在道德层面,认为张华救人牺牲是社会的一种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去学习。而持反对意见的人主要的视角则是社会效益,他们不否认张华行为本身的高尚,但却认为以大学生换老农民,社会获益少,“不值得”。
  现在在广州大学任教的袁兵喜至今还记得,“我们上大学那会儿,关于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不过我们多是私下里讨论,没有公开,毕竟他是全国树立的一个典型。”
  围绕张华的讨论,早在张华牺牲之后不久就已经在第四军医大学展开,不过相比其他大学,这种讨论的热烈程度要小一些,也更私密。对于这种讨论,张华的同班同学基本没有参与。
  当记者把这个讨论再次抛给张华的同学和家人,他们的答案非常一致:“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等价交换。在生命的天平上,难道精英就比老农更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怎能如此势利?”许昌泰这样看。
  “从感情上说,我们当然都希望张华平平安安的,即便他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但是当时他那样做了我们也能理解,当时讨论的时候我们都觉得那个观点(金子换石头)有些偏激。”张辉这样评价。
  对于当时为什么会围绕张华产生那样的争论,李陕区作出了自己的时代解读,“那个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以前的信仰开始动摇,大家都不知道该信啥了。当时的信仰是混乱的,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才会有那样的争论。”回顾历史,这场争论的展开确实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者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热潮为这场争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根据。
  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曾表示,讨论表面上是大学生救掏粪工值不值得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人生命价值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分析说,在一个绝对宣扬集体主义的社会,这种争论不可能发生。“讨论不会有答案,但讨论本身却是有价值的。”正是在张华救老农是否值得的讨论中,个人价值的观念才被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有价值的,而不只是集体的一个螺丝钉。
  “我觉得从精神方面来说,还是值得的。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张华这种献出生命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影响了四医大。”谈话中,李陕区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如今张华已经成为第四军医大的一个象征,每年入校的新生都会被带到张华的铜像前举行宣誓仪式,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第四军医大学主楼大厅东侧是校史陈列馆,进门最显著的位置上是一个有玻璃罩的展柜,有张华生前穿过的军服、鞋帽,使用过的听诊器;还有张华的入党申请书和日记原件等等。张华生前所在的班被命名为“张华班”,一个表彰先进的奖杯叫“张华杯”,在全校各学员队间流动。

    大事记

  ●1958年,张华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
  ●1975年,中学毕业至黑龙江尧和县插队。
  ●197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
  ●1979年8月,考入第四军医大空军医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7月11日,因救跌入粪池老农魏志德牺牲,年仅24岁。
  ●1982年7月18日,第四军医大召开表彰会,追记张华一等功,批准为革命烈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2年8月5日,《光明日报》首次报道张华,此后被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1982年8月中旬,浙江一家地方报纸刊登文章,提出“大学生救老农值不值”的问题,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内“金子换石头”值不值得的大讨论。
  ●1982年10月28日,叶剑英为《张华烈士专集》题名《新一代理想之歌》。
  ●2008年,张华被列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候选人之一。
  自发替张华请功的标语满校园都是
  ●口述:徐礼鲜
  那是1982年7月份,那年我们在学校,准备放假了。礼拜六,他到城里去买点东西回家吧,他背了个黄色的挎包,在回去的时候要穿过康复路,康复路行人比较少,路边有些做小买卖的摊档。康复路靠南边有个公厕,公厕大概靠里面有一百米。
  在公厕里有一个老农民掏大粪,他把盖子揭掉以后,在粪池里舀那粪水。可能他呆的时间有点长了,再加上粪池里面有大量的沼气,缺氧。粪池里面还有个梯子,他还走下几级去掏,一使劲就更缺氧,就掉下去了。当时掉下去的声音很响,那些摊贩和过路的听到了声音就跑过去,喊有人掉进粪坑里了。
  当时张华路过十字路口,听到有人掉进去了,赶紧把挎包一扔,然后就跑到那里去了。当时有一个骑三轮车的,没停车就走掉了。还有个裁缝,好像姓李,他正要脱衣服下去救人,张华一把就把裁缝拽起来,说我年轻,我来,我下去救。当时他24岁,体质比较好。走下几级梯子,他就拽住老农的头发,想把老农拽起来。拽了几次,没拽上来,结果一用劲,他也缺氧了,也掉进去了。上面的人再不敢下去了。后来很多人来了,好不容易把他们给捞上来,马上送到马路对面的西京医院抢救,当时还有气,但是肺部全是粪水,时间也比较长,结果就没救过来。
  那时候我们都在准备回家,听说这个消息时,一开始大家都不太相信,觉得不可能。后来我们学院的领导告诉我们这个消息,说是为了救一个人牺牲的,这才相信。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同学都停止了休假,很震惊。
  同学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写大幅标语,进行签名活动,替张华请功,当时的请功标语满校园都是。还组织了各方面的吊唁活动,给他做花圈什么的。当时我是班长,负责给张华的追悼会和集体告别做花圈,我弄了三个花圈,班里送了一个花圈,我们要好的同学一个,还有代表我们大队送了一个。
  大约一周左右,张华的家人过来了,有他的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哥哥。当时我接待过他们。张华的父母非常伤心,尤其是张华的母亲,悲痛得不行,好几天都吃不下饭,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着。我们这些同学不停地上门去看望张华的父母,不停地安慰他们。到现在我们这帮同学还偶尔去看望张华的父母。
  我们那届同学,层次比较复杂。当时有部队考来的,有从学校考来的。我当时考过来的时候是排级干部,张华是从战士考来的。张华当时就是文体委员。那些高中生考来的,生活上有困难,我们都会去帮助他们。年轻的学生对我们有依赖。张华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和同学的关系非常好,同学碰上什么难事,他都会去帮助他们。在我心目中,张华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学,很称职的老兵,很好的朋友。
  在我心目中,张华给我有两个印象。首先他是我的同学,一个与我们共同生活了三年多的普通人,我们有个毕业纪念册,每个人都有一张照片,上面写着每个人分配的地址。我们纪念册的第一张就是张华。第二他是一个英雄。张华碰到这样的事情,奋不顾身地抢救这个老农,至少说明这个人的本质是非常好的。我们学医的当然知道粪坑里的氧气会比较少,而且粪池是比较臭比较脏的,不是每个人随便都能跳进去的,单从这一点,我就觉得他很了不起。
  张华牺牲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论,有人认为张华一个大学生换一个老农民不值得,是用金子换石头。这个争论我们当时知道,但好像没有同学参与这个争论。有这样的争论也能理解,毕竟当时的大学生非常少,比较珍贵。但从另一方面讲,从生命来讲就不能这样来比。我参加过一次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关于见义勇为的大会,白岩松曾采访过我。当年我对白岩松打了个比喻说,一个张华倒下去了,通过他的精神,全国可能会有很多张华出现。从这个来说,张华的作用大多了。从现在来看,张华这个事情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徐礼鲜:张华生前同学,现为西安口腔医院麻醉科主任
  本版图片拍摄及翻拍:蒯乐昊
  撰文:本报记者 帅彦 实习生 陈容清

(责任编辑:袁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