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张华救人献身 30年前人生价值大讨论至今有余音(2图)

发布时间:2012-07-18 10:23 | 来源:新浪广东 2011年07月03日08:15 | 查看:9218次

    摘要:看现实,有的人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行为截然不同,入党前工作积极肯干,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成为大家的表率。可党组织一旦接收了他们,不久这些先进的特点不见了,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群众都不如……现在,自己入党了,能不能也像这些人一样呢?一句话:不能……我立誓:从此以后我是党的人,一切交给党,为党的事业去献身。


    学习中的张华。

  

    描绘张华救人的国画《闪光的青春》。
  
     第四军医大学校园内的张华铜像。 南都记者 韩福东 摄

  张华

  ◎入党时间:1979年

  ◎入党地点: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介绍人:孙志文

  看现实,有的人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行为截然不同,入党前工作积极肯干,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成为大家的表率。可党组织一旦接收了他们,不久这些先进的特点不见了,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群众都不如……现在,自己入党了,能不能也像这些人一样呢?一句话:不能……我立誓:从此以后我是党的人,一切交给党,为党的事业去献身。

  ——— 张华

  南都首席记者 韩福东

  “人还活着,快放绳子!”这是张华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1982年7月11日上午,西安市康复路南口3米深的化粪池内,张华左手抓住池边的竹梯子,伸出右臂拉住跌入池内69岁的老农魏志德———他在疏通粪道时被沼气熏晕。池边聚来的人们正在找绳子的当口,张华也招架不住沼气的侵袭,跌入化粪池内。

   张华是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空医系二大队学生,他的生命定格在24岁救人的那一个瞬间。此时,距离他入党尚不及三年。1979年,他在解放军沈阳空军公主岭军用飞机场站保伞室服役时,经由班长孙志文介绍入党(进入第四军医大学后转正)。曾经,他在写给党组织的一份思想汇报中这样说:“看现实,有的人入党前和入党后的行为截然不同,入党前工作积极肯干,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成为大家的表率。可党组织一旦接收了他们,不久这些先进的特点不见了,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群众都不如……现在,自己入党了,能不能也像这些人一样呢?一句话:不能……我立誓:从此以后我是党的人,一切交给党,为党的事业去献身。”他后来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献身的承诺。

   张华舍身救人的事迹,登上了《光明日报》的头版,中央军委曾授予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解放军总后勤部党委、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进行的向张华同志学习活动,更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楷模。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79年张华入党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与改革开放相伴生的,是固有信仰的坍塌和价值观的迷失。那是一个思想多元而又混乱的时期,民间充满着对权力的质疑与不信任。张华在化粪池边奋不顾身的青春英勇之姿,不仅提升了共产党员的形象,也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近30年后,湖北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为救落水少年献身事件(2009年)再次引起媒体对张华救人献身事件追忆和联想。

  军人家庭,革命教育

  张华195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在他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搬到了饶河县。他的父亲张文良是一位曾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军人,任饶河县武装部政工科长,母亲潘英花在县妇联工作。张华兄妹四人,他排行老二。

  “张华从小就学习好,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潘英花对南都记者说,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尤其是军人出身的张文良,不仅不允许孩子剩饭、掉饭粒,对孩子走路的姿势都有硬性规定。几个孩子都不爱打闹,但相对而言,张华比他的大哥张辉更听话。

  有一次,张华从外面摘了很多果子回来,说是从山上摘的野李子。饶河县位于中苏边境,边防站就在山上,刚从虎林搬到饶河不久的张华或许将别人家门口的果树误认为野生。但很快,有人找上门来,说张华偷摘了他家的李子。“我那时也不会教育,就只会打。”潘英花打了张华一顿,道歉赔偿,“从那以后,张华连别人掉在地上的东西都不捡。”

  张华学习很好,且一直是班干部。“他小学就是班长,中学时是体育委员,在学校挺有名的,老师也很器重他。”张华的大哥张辉对记者说,张华读书的时候,正赶上“文革”爆发。但因饶河处于边境,国家对武斗控制比较严格,且县城人口稀少,当时一共不超过3万人,早期虽有红狮、联众两派势力相互对立,但相对还算安定,“文革”中后期又开始各行业军管,他们作为革命家庭,所受冲击不大。

  张辉说,“文革”开始时,他和张华还读小学,没有参加红卫兵,读初中时,“文革”高潮已过,因此也参与不多。

  大概在1970年前后,已读初中的张华赶上“评法批儒”,各地提倡反潮流,批评“师道尊严”。班干部张华也不可避免参与其中。潘英花有一次路经学校,即看到他们写的大字报。“但张华不是把别人一脚踩死的态度。”潘英花说,有一位老师被打成走资派,张华认为不是,还曾帮老师把家里被冲击凌乱的东西收拾好。

  那时,一些高校教师被从外地下放到饶河改造。因祸得福的是,张华等人因此获得相对好些的教育。但“文革”期间,他也曾短期中断过学业。张华平日喜欢看些课外书,虽然书单仍然单薄———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和《敌后武工队》等,充满革命气息。雷锋事迹的小册子,也常被他揣在衣服口袋里。他有剪报的习惯,订了好几大本子。

  当然,他更常看的书是毛主席语录。“那时学毛主席语录,别人孩子会背一页,他会背两页。”潘英花说,每天早上,他第一个在家里毛主席像前站好,张文良也有意让他带头,给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

 对那个时代提倡的阶级斗争,张华也有了解。不过,彼时部队不允许参与批斗大会等运动,军属的成分一般都很好。所以潘英花说,革命教育给张华的最大影响,表现在其平日常帮五保户扫挑水、劈柴和买粮等事迹上。张华热爱劳动,每次扫地,都会顺带把自己邻居家门口打扫干净。“他响应党的号召,比如那会儿号召捡肥(粪便),他天一亮就去捡。”

  “我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光”

  张华从小崇拜革命烈士。饶河县有个革命烈士陵园,小时候,张华就被告知烈士为解放饶河“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他常常去山上撸一把鲜花,献在烈士墓前,还曾在那栽过树。

  “他们有一个学习小组,常一起去扫墓。我对他说:扫墓得看日子,不能总扫。他回答:我们是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去。他有时还拿馒头和糖果过去。”潘英花说,张华常说自己长大了坚决要当兵,为烈士报仇,家人看着他小小的个子,觉得有些好笑———那时还没有征兆看出他会长到1米80左右。

  烈士陵园内,后来安葬了在珍宝岛事件中牺牲的烈士。在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之前,边境两侧即有冲撞。潘英花说,冬天边界河结了冰,张华会和民兵、妇女一道在边境线边站岗放哨,张华非常认真。有时和对岸推搡冲撞时,张华也会参与。

   这样的革命教育,也让张华有献身意识。他读中学时,一个在饶河居住的苏联小孩在冰上玩耍,冰块断裂,孩子随着漂浮的冰块向河下漂流,在张华等人的帮助下平安上岸。潘英花说,张华的棉衣全湿了,冻得休克,被送进医院,“回家后对我说掉江里了,我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救人。我说:你不怕死么?他说:不怕,要舍己救人嘛。我问他谁教的,他说老师教的。”

  1975年,张华离开高中,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去了饶河县农场。潘英花说,在农场,一位女生在牵着耕牛打滚子劳作时被绊倒在地,张华去救援时,腿骨折断,打了石膏。潘英花去看他,但他坚持不回家,说这里的学生还需要他指导。在农场,他是一个农机青年点的青年负责人。

  在农场待了一年多,1977年春,张华入伍参军。“解放军文革时支左,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也有不好影响,但整体上声望还行。而且解放军经济地位比较高,那时一个解放军提干了一月就有五十多元钱,而一般公务员只有三四十元。”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副主任贺治乾对南都记者说。

  在潘英花的印象中,1977年前后,青年人中参军意识特别浓厚,家庭成分不好者不能参军。“他当兵时,将家里党的基本教材都带去了。党章、还有县、市发达党员学习材料,他平时也都看。我对他说:这些材料,等你在部队上靠近组织,都能看到,不用从家里带去。他说到部队就写入党申请书。”

  潘英花一家人都是党员,她爱人张文良1950年入党,她1951入党,她的农民父亲也在土改时入党。潘英花的四个孩子,也都先后入党。“那时大家把入党看得可重了。张华可积极入党了。”

  张华去参军前,潘英花嘱咐他:你在地方做得好,去部队也一定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他回答:不用嘱咐我,我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光。

  从小表现优异的张华,带着这样的自信参军。“当年部队就发喜报过来,他跳伞、护伞都是优秀。”潘英花总结说,“他主要就是听话,上面告诉怎样就怎样。”

  曾因救人被学校误解

   张华入党的时间是1979年。《华岳魂———张华传》作者、陕西省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刘杰诚对南都记者说,张华参军时的班长孙志文有意介绍张华入党,但部队中有人反映,张华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说自己是“被耽误的一代人中的一员”———分明是对党不满。但这个误会很快被消除。在孙志文的介绍下,张华入了党。

  “张华曾写信问父亲,要写入党申请,我还少哪方面知识。后来又来信告诉我们已写了入党申请。入党有6个月的转正期,张华在公主岭参军时还是候补党员,等考上第四军医大学后,才转正。”潘英花说。

  感慨自己“文革”中被耽误的张华,刻苦学习。刚刚恢复高考后不久,1979年秋,他以沈阳军区空军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他放假回家时,说自己参加考试,那时我对考大学没太大感觉。文革时,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读书没啥用。大学制度被砸烂,靠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我当时还认为,他当兵回来上班挣钱多好。我没觉得上大学有多重要。”张华的哥哥张辉还不很能理解弟弟的所作所为,他当时仍满足于自己的工人身份。

  张辉和潘英花最后一次见到张华是在1981年暑假———第四军医大学每年只放暑假,张华照例都会回家。那一年,刚好赶上饶河县发大水,张华家附近的平房也全被淹没。张华帮助过不少遇灾户。

  “那时解放军去哪都穿军装,不穿便服。张华年轻,身体又壮,走到哪里老百姓有啥事,不可能不帮忙。他从小就爱帮助人。”张辉说。

   潘英花说,在张华打包准备赶火车的时候,听见有人求救,原来是饶河县一位老师的孩子掉到水里去了。他参与救援,导致误了火车时间,第二天才回校。为此学校对他作了处分,后来查清真相后,才取消处分,给他嘉奖。

  张华在第四军医大学,也表现优异,是校中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类似于学生会)的成员。刘杰诚在《华岳魂———张华传》中提到,1979年前后,在一些高等院校出现少数人“闹事”现象,说共产党“腐败”了,企图否定或取消党的领导。第四军医大学党委面对现实,好不回避,抓住典型,进行分析,组织全校同学进行讨论。张华作为中队革命军人委员会成员,也团结同学进行讨论,他认为,少数党员有腐败现象,决不能说整个党腐败了。

  《华岳魂———张华传》中还提到,张华的同学小韩,在部队时曾积极要求入党,但进入大学后,对政治活动淡漠起来,觉得入不入党无所谓。张华努力帮助他改变看法。

  “人生价值”全国大讨论

  张华遇难后,家里收到第四军医大学发来的电报。张辉记得上面并未说张华已经牺牲,而是类似“张华同志因抢救群众而病危”这样的词汇,家人还抱有一种能救活的侥幸。

  张华的家人先后去了第四军医大学。学校已经在号召学习张华,但2009年再度前往该校的潘英花感到,那时对张华的重视程度不及现在,“后来中央军委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以及叶剑英为他题词‘新一代的理想之歌’,才更重视了。”

  贺治乾说,在张华舍己救人之前,陕西省亦有大学生邵小利因抢救落水学生而牺牲,在其身后,亦有类似英雄出现,但他们都没有像张华引发这样大的举国轰动,这和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长篇报道有关。

  第四军医大学当年的宣传干事舒英才,将张华救人事迹写成长篇通讯,投给光明日报。“当时光明日报社内对能否刊发头版也有争议,后来觉得大学生救人很有意义。”贺治乾说,后来经过几番修改,光明日报于8月5日头版刊发《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光荣献身》报道,并附了一篇题为《社会主义文明的赞歌》的编后语。

  此后,光明日报先后刊发多篇报道,对张华之死进行持续报道。“光明日报报道后,解放军总后勤部才跟进,全国掀起学习张华热潮。”贺治乾说,在对张华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包括第四军医大学内部都有不同声音,认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为了一个老农而献身,是划不来的。此后,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大讨论。

  争论的公开引爆,源于上海《文汇报》刊发了一篇署名“多言”的杭州师范学院学生文章,该文认为,用一名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69岁老农生命,好比拿金子去换取等量的石头,并不划算。大学生应懂得生命的宝贵,用有限生命去为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

  文汇报》随后收到全国各地4500多件信稿,其中1/3来自高校学生。这场关涉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张华救老农究竟值不值”讨论,最后以《文汇报》发表“多言”第二封信结束。多言改变了他一个月前的看法,“我看到了张华烈士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也看到了自己认识上的错误。”

  除了舍身救老农是否值得,在第四军医大学内部,也有对张华的非议。同学中有人议论,张华和女同学来往较多,疑似谈恋爱。贺治乾说,当时部队大学要求非常严格,不准学生谈恋爱,不过事实是,张华虽然和那个女生互相心有灵犀但还是不太敢突破禁令,两人还没达到谈恋爱的程度。

  从张华逝后公布的信件、日记等内心独白看,这个青年的确有着强烈的学习热忱与奉献情怀。

  “当时正是人们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旧的标准被打破,新的未建立起来,(党的)十二大开始讨论建设精神文明话题,需要宣传典型。张华在这个时候出现,他影响了一代人,起到导向和旗帜的作用。”贺治乾说。

  专题统筹:李召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