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爱心小屋”装满大爱(3图)

发布时间:2020-10-29 14:32 | 来源: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28日 15版 | 查看:2279次



张小秋(中)、沈直劼和女儿外出旅游时合影留念。(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军嫂爱心小屋”志愿服务团队在为农村困难家庭搭建暖棚。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王 坤

核心提示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从为军嫂、军属等身边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普通小事,到为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许许多多人奉献爱心……张小秋在鞍山海城市创办的全国首家“军嫂爱心小屋”公益团队,以小家带动大家,让小屋装满大爱,不仅聚集起八方爱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激荡社会正气,凡人善举汇聚爱心暖流。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10月25日,重阳节。记者来到位于鞍山海城市北大营的“军嫂爱心小屋”时,只见张小秋和7名志愿者正从屋里往外搬运竹坯子、塑料布……

把物料装上车,张小秋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边告诉记者:“上午去耿庄贫困户张大娘家,为她搭暖棚;下午买生日蛋糕,晚上给许大娘过93岁生日,老人家无儿无女,咱们去了,她保准高兴。”

一会儿工夫,准备就绪,记者跟着志愿者一同上车。司机是一个体型敦实的中年男人。他叫沈直劼,是张小秋的丈夫。等张小秋坐到副驾驶位置后,他问张小秋:“早上的荷包蛋吃了吗,牛奶喝了吗?”张小秋爽快地回答:“放心吧,吃了,喝了。”张小秋说,“在家他是我‘领导’,每天早晨我不把他做好的鸡蛋吃了,他就不让我出门,说吃鸡蛋、喝牛奶才能身体棒,身体好才有力气帮助更多的人。”

车行驶了20分钟,一行人来到了张大娘家。搬梯子、搭架子、捡拾劈下的竹坯子……大家忙上忙下。沈直劼、张小秋夫妻俩边干活儿边和张大娘唠家常,不知不觉中暖棚就搭好了。

心里有爱,看不得别人有难

嫁给军人,成为一名军嫂,张小秋并没有心理准备。但是,甘于寂寞、善解人意、默默奉献的军嫂品格,她小时候仿佛就已拥有。

1974年,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老院子里,住着祖孙三代16口人,张小秋就出生在这里。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人口很多,但祖父祖母却还是收养了一个孤儿。祖父教育他们,“越是别人有难处的时候,就越要接近他、帮助他。”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张小秋从懂事开始就乐善好施、热心助人。

到张小秋这辈儿,家里有两个女孩,张小秋排行老大。祖母对张小秋格外严格,下厨房、织毛衣、做手工等活儿,都放手让她做。7岁时,她就会生炉子、做饭了。高中毕业那年,张小秋赶上铁路系统有为职工家属、子女安排工作的政策,祖母决定让张小秋到哈尔滨火车站当客运员。张小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祖母找到街坊邻居,认识了大张小秋两岁、当时已在部队做司务长的沈直劼,没等张小秋与沈直劼见面,祖母就把婚事定下了。祖母把张小秋叫到跟前对她说:“小秋呀,奶奶见过他了,老实、善良、憨厚,奶奶这辈子看人没走过眼,就他了。”

张小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嫁了。2000年,女儿11个月大时,张小秋辞去工作,作为随军家属搬到海城部队家属大院生活。

“来到海城我没有工作,靠沈直劼一个人的工资,处处得省着花钱,我和孩子住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宿舍,最初是平房,屋里很冷,那时连电褥子都不舍得用。”张小秋回忆说,“沈直劼每次调换部门,按规定都要腾宿舍,几年间我带着孩子搬了11次家。”

沈直劼不在张小秋身边的日子里,她把自己融入部队的大家庭里。

军嫂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的方言,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张小秋会织毛衣,会做手工,一来二去,军嫂家里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她总是热心地牵个头、搭把手、帮一把,家属院里的军嫂都把张小秋当作大嫂。

一名在学校工作的军嫂与张小秋聊天,说出自己班上有个叫磊磊的男孩,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磊磊的父母打架,父亲失手误杀母亲后被判入狱服刑,男孩被寄养在他的姑姑家里,姑姑家很穷,对他照顾很少。张小秋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她把家属院走个遍,看谁家有男孩,找人家穿剩的棉衣、用过的学习用品,然后大包小包地送到了学校,磊磊见到张小秋就像看到了妈妈一样。

磊磊成了张小秋帮扶的第一人。大爱无疆,上善若水,从此以后,这个家庭开启了助人之旅。

一名战士在训练中突然脸色发青,在回宿舍休息的路上,被张小秋看见了。得知他患有严重的肾病,战士的母亲也住院,生活负担重,张小秋把沈直劼当月的工资都拿出来给了这名战士,还联系当地一家医院为他买到急需的药品。

那名战士很快痊愈。后来战士结婚成家,他的妻子加入了“军嫂爱心小屋”志愿服务团队。

因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坚持做下去

“爱心无大小,星火可燎原”,这是张小秋创办“军嫂爱心小屋”的初衷。

自己不挣钱还打定主意帮助他人, 张小秋说:“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是不可能办成的事,没有家人的付出,更无法坚持做下去。”

2009年的一天,张小秋和沈直劼聊起做公益的话题。

“做公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捐资捐物,应该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应该把军嫂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张小秋说。

几天后,“军嫂爱心小屋” 在部队家属院内一间废弃的车棚里挂牌,有两名军嫂志愿加入。起初,她们收集、整理并捐赠旧床单、衣物、书籍和家用电器;后来,队伍不断壮大,她们帮扶的对象也越来越多。

“上门为老人理发,去残疾人家里帮助做饭、织补衣物、修理家电,军嫂会啥的都有,谁能干啥就干啥。”张小秋说,她是“军嫂爱心小屋”的管家——管人、管事、管物,还管教手艺。对收到的一些旧衣物,她教大家进行剪裁,然后做成坐垫、鞋垫、玩具沙包、购物袋,再送给有需要的困难学生和群众。

2014年,部队腾出闲置房屋,支持张小秋开展公益事业。面对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张小秋全身心投入,把管理好“军嫂爱心小屋”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而对她自己小家里的事,却常常分身乏术。

沈直劼生过一场重病,连续多日高烧不退,当地医院很难确诊,被紧急转往沈阳的大医院接受治疗。“肝脏、肾脏受损,医院诊断为间歇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必须长时间住院治疗。”张小秋当时吓坏了,那是她唯一一次撇下“军嫂爱心小屋”,去沈阳陪护丈夫治疗。

陪护到第三天,病情稍有好转,沈直劼就撵张小秋回家,张小秋没答应。沈直劼在医院住到第五天,软磨硬泡说服医生同意,办理了出院手续。

“我知道你心里有我,也有小屋。”张小秋对沈直劼愧疚地说,“你在为我默默付出。”

过去沈直劼出钱,现在,沈直劼出钱又出力。2015年,沈直劼从部队退役选择自主择业,夫妻俩结束了在部队家属院里的生活,并在海城市区买了一套商品房。沈直劼没有再找工作,而是一头扎进妻子创办的“军嫂爱心小屋”,挑起厨师、司机等多个重担,做什么、怎么做,他听妻子指挥。

几年间,以张小秋家庭名义,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超过1万小时,捐赠物资10多万元,而每一次活动、每一笔捐款都有沈直劼的参与。

一次,沈直劼说好了带张小秋和女儿自驾游,却径直把母女俩拉到了马风镇材木村贫困户崔大爷家里。崔大爷的儿子残疾、儿媳智障,一家人全靠他一人捡废品维持生计。沈直劼从战友那里得知崔大爷家的情况,就决定带张小秋到现场看看。他们拿出包里仅有的2000元钱和为旅行置备的食品,一并送给了崔大爷。此后,崔大爷一家成了他们的帮扶对象。

“你想做公益,妈妈很开心”

人拥有了善意,并对他人付出了爱心,就如一缕阳光,释放温暖。

在张小秋心里,她从事11年公益事业,第一个被温暖的人,还不是那个曾经被他们帮助的小男孩,也不是被他们救助过的战士,更不是被他们资助过的崔大爷……而是她和沈直劼的女儿沈筱松。

沈筱松小时候并不理解张小秋所做的事,她也经常质疑妈妈为什么会把自己最心爱的礼物送给别人,但渐渐地,她学会了比妈妈更会表达爱心。

有一次,张小秋准备率团队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为山区的孩子募捐玩具和学习用品。9岁的沈筱松想跟着妈妈一起去,张小秋问她是否也愿意捐出一个玩具来。沈筱松翻着自己的玩具箱,拿起一个玩具,放下了,又拿起另一个,又放下了,反反复复好几次,最后挑选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

张小秋问女儿为什么没选捐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玩具给别人,女儿回答说:“我自己不喜欢的,恐怕别人也不会喜欢。”

张小秋听了女儿说的这番话,为女儿的善良感到无比自豪,“她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她特别善解人意。”

沈筱松上高中时,有一次,“军嫂爱心小屋”要为她所在学校的一名贫困学生捐赠衣物。沈筱松主动对张小秋说:“衣物由我带进学校并亲自送给他,我以姐姐的身份出现,这样他在同学面前不会难堪。”

2017年,沈筱松考入上海健康医学院。开学前,她把自己心爱的钢琴赠给了自闭症学校。这架钢琴是妈妈张小秋花了4000元钱买的二手钢琴,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大学期间,沈筱松看见哪位同学生活上有困难,就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每次给人家东西时她都说:“我有两份,你在帮我用。”

今年疫情暴发初期,沈筱松第一时间发短信问张小秋,自己能为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做些什么。张小秋回复女儿说:“你要做公益,妈妈很开心。”沈筱松听了妈妈的话后,捐出了200元零花钱。在抗疫期间,张小秋家庭共捐资2500元。

补记

小家带动大家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道德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力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会传播、会传承。

走进张小秋精心营造的“军嫂爱心小屋”,十几个装满旧衣物、家电、书籍的房间,都被志愿者们整理得干干净净。

分拣间中,志愿者们正把来自各地捐赠的废旧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洗衣间里,几台洗衣机在转动着,一名志愿者将洗好的衣服分拣、晾晒,冬天的、夏天的、老人的、孩子的……

工作间里,几名志愿者在缝纫机前埋头缝纫,她们把旧衣服、床单的“边角余料”再度加工成崭新的坐垫、玩具沙包、鞋垫……

几名年老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她们在小屋里做事好多年了,每天都很快乐。“帮助别人,自己会感到幸福,也会收获快乐。”“我们岁数大了,干不了啥重活了,但是缝制个沙包的力气还是有的。”老人们说说就笑了。

张小秋说,做公益并不难,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有爱心献爱心。

张小秋对记者讲了三件让她感动的事。

第一件事是,“军嫂爱心小屋”帮扶过的仇爷爷夫妻俩。他们有三个子女都先后去世了。仇爷爷患有脑血栓,老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总爱忘事。志愿者们经常为他们送去生活所需。仇爷爷和老伴不认得别人,每次沈直劼和张小秋夫妻俩到他们家里去,老两口就说:“谁说我俩无儿无女,这不,我女儿来了,我女婿也来了。”

第二件事是,张小秋帮助过的战士和他们身边的军嫂,自发加入到“军嫂爱心小屋”里。76岁的李党阿姨,每天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爱心小屋里做零活。30岁的任香,每天带着3岁孩子来爱心小屋义务帮忙。

第三件事是,当年和张小秋一直生活在部队家属院里的6个军嫂,得知她家搬进新房后,也纷纷到同一个小区购买了房子,6个军嫂还纷纷加入爱心小屋志愿服务团队,6家钥匙也多配置一把,放到了张小秋家里,以备应急之需。

一次下大雨,小区里有积水。沈直劼看家里没有工具,就打电话给6个军嫂。其中一个军嫂说,到她家里拿。沈直劼在楼下看到一个军嫂家窗户没关严,又顺道关好窗户。张小秋说,因为信任她,有事可以随时响应,有事也可以互相照应。

也正是因为信任她,信任她的小家,“军嫂爱心小屋”创办11年里,注册成员已超过200人,流动志愿者1000多人,捐赠衣物30多万件,关注留守儿童382人,一对一助学37人,组织大型服务活动300多次,志愿服务超过7万小时,累计捐赠物资超过160多万元,受助群众过万人,辐射全国17个省市。

更让张小秋欣喜的是,“军嫂爱心小屋”常年开展的“绿丝带爱心传递”活动,携手海城市中心医院护理爱心团队、郭明义爱心团队烟草专卖局分队、海城市城建局志愿者分队等公益组织,让正能量通过人际传递,产生连锁效应。在“军嫂爱心小屋”的辐射带动下,海城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参与爱心帮扶率60%以上。

小家带动大家,细流汇聚江海,小善成就大爱,无数乐于奉献、友爱善良的平凡者,为他人点亮一束光,书写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把爱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