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22 09:24 | 来源:新华网 2008-06-11 | 查看:2656次
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安置点,陈光标偶遇温家宝总理
陈光标在地震灾区
5月14日凌晨3点,一支120人的救援队伍抵达都江堰市,其中包括60台工程车等大型救灾机械。这是全国首支到达地震灾区的民间工程救援队伍,其中20台大型机械车被留在当地救援,其余车辆则向北川进发。
组织这次千里大救援的企业家,是安徽五河籍的江苏黄埔集团董事长陈光标。
就在一年前,陈光标在合肥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徽商论坛时,曾向家乡人民如此诠释他的财富理念,“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5月12日下午3点半,江苏黄埔集团董事长陈光标,正在武汉主持召开董事会。此前约1小时前,汶川地震造成都江堰、北川等震区大量房屋倒塌。正在会上的陈光标从朋友处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将董事会变成了抗震救灾部署会。
5月12日下午5:20,由60台吊车、推土车、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车队就从江苏、安徽向四川进发。这支由120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日夜兼程,辗转30多个小时、驱车1000多公里后,在14日凌晨3点抵达都江堰市,成为自发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救灾队伍。陈光标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当时正处救灾初期,大型救灾机械急缺,60台工程车在现场大显身手。
这支大型机械队伍如此迅速的开拔,在灾后不到32个小时,就从中国沿海的江苏开进到地震灾区,令各方都大为赞叹。为什么陈光标的反应如此之快?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黄埔集团,一直开展废旧设施爆破、建筑拆除等业务,就是跟废墟打交道。陈光标判断,一片废墟的震区,亟需具有丰富拆迁经验的人员和大型专业设备。
陈光标本人是5月13日下午3点左右抵达都江堰的,一到达就展开了紧张的救援活动,并不断向重灾区行进,途经德阳、绵阳,最终抵达了北川,如果汶川能够进去,他们还将继续深入。
在灾区,由于缺少大型机械设备,很多士兵只能用手刨石块、用肩扛楼板救人。陈光标带来的工程车在灾区刚好大显身手。
5月17日,在北川中学,陈光标带着两名员工和一台千斤顶开展救援,通过千斤顶顶起楼板,再用一块块砖头将楼板垫起来,将孩子们从废墟里救出来。就这样,陈光标仅两个小时就救出了6个孩子。
总理向他致敬
5月14日上午,在距北川约5公里的擂鼓镇,刚路过此地的陈光标看到百余名受灾群众正在路边等待救援,陈光标立即下车,从车后尾箱取出数沓百元现钞,逐一发到在场的人手中。望着这一切,在场的很多受灾群众都感动得哭了。
“他们太可怜了,我能帮多少就多少吧。”据陈光标介绍,“有时,因为人太多,发钱都发到手软。”据了解,在震后20多天里,陈光标共向受灾群众派发了百万余元的现金。
据粗略统计,20多天来,陈光标带领他的救援队共救回128条生命,捐出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这一个个数字透露的,正是被各界称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陈光标及他的救援队为灾区所做的贡献。
5月23日上午,陈光标从成都赶往绵阳发放收音机,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安置点,恰好遇到前往九州帐篷学校看望复课师生的温家宝总理。“你叫陈光标吗?我早就听说过你,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企业家要有经营的理念,还要有爱心,有灵魂。谢谢你们!”总理紧紧握着陈光标的手说。
陈光标对总理说:“我们企业家能有今天,都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国家遇到了危难,正是考验我们企业家的时候到了。帮助灾区人民,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应该冲在前面,分担困难。我给灾区送物资,就是要把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传达给灾区的父老乡亲。”
曾经露宿南京街头
陈光标的救灾义举,令很多人震惊。然而,熟悉他的人对此并不称奇。陈光标出身贫苦,童年的贫苦和商海的历练,令陈光标对财富有着独到的认识。
1991年,22岁的陈光标来到南京创业。可几个月下来,陈光标并未找到创业的捷径。一次,陈光标发现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很受一些老百姓的欢迎,但仪器在设计上仍有一些缺陷。陈光标给它做了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已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改进后的产品一上市就广受好评,而且身价也从原来的100多元提升到了8000多元。
但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那时正是八九月份,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一张凉席,露宿在南京街头。白天,他在路边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就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清晨,花两角钱到原来老新百门前的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
2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一万多元。不久,陈光标租了房子,开始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特别是在家乡安徽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仅在五河县就卖掉了一百多台。陈光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深受徽商文化熏陶
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后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
当时南京城运会旧址附近的房屋需要拆除,南京市领导找到陈光标,问他愿不愿意接手,陈光标表示愿意试试。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富矿: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磨成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以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式,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
在为自己带来倍增效应的同时,陈光标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创造不止,回报社会”。他认为,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而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今年4月26日,“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在北京发布,陈光标以1.81亿元的年度捐赠额获得“中国首善”称号。近年来,陈光标已累计捐赠到位款物5.13亿元。
2007年5月18日,陈光标在合肥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徽商论坛,陈光标在论坛上说,“作为新徽商的一分子,我深深感受到发扬徽商精神,团结互助、诚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努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全力回报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仅是简单的捐赠行为,它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的,从事慈善事业活动的人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向文明迈进了一步;同时慈善也是一种特殊的分配机制,能够实现财富的再次分配,富人自愿通过多种形式捐助和帮助他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要坚持把慈善事业做到底。”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